如果是吃着家乡的饭菜,短短一周的春节假期,我的体重就总能增加十斤左右。对于希望好歹从身材方面保持运动员样子的我来说,这实在是一大困扰。这回父母来京过年,天天吃着家乡味道,体重便不管不顾往上猛增。但北地毕竟不是南方,做出来的东西会有些不一样,不免也因此更加怀念那些或浓或淡的香甜。
土家美食是我常常向外人吹嘘的资本之一,不过仔细归纳总结,我们吃起东西来尽管名目多样眼花缭乱,指导思想不外乎归结于两点:一是尽可能久地保存食物,一是用最简单的食材作出尽可能多样的食品来,并没有外地那些很需要精雕细琢或奢靡到让人咋舌的美食风格,一切都还是以实用为基础,朴实之外再来一些锦上添花,就成了土家人的食谱。
关于土豆的十余种吃法,大概是最能表现土家巧妇能为无米之炊的典型。山区不怎么产米,我们小时候的主食基本上就在土豆、红薯、玉米这几样中间轮换;而其中吃法最为多样的,就是土豆了。吹牛的说法是这样的:一桌子十几个菜,都是土豆做的,但一个不重样;换着法儿吃,土豆就能从年头吃到年尾,也不会腻。虽说腻不腻要因人而异,我们倒确实年头年尾都有土豆的不同吃法。
土豆我们叫做洋芋,品种上首先就有面的、不面的两种。(我们并不区分为面的和脆的,因为不面的那种也说不上就是脆,而且口感与苹果的面和脆不大一样。)面的适合蒸食,跟米饭或玉米面同蒸尤其美味;或者是炕洋芋,就是用小火或者紫毛火(未燃尽的炭灰)慢慢烤熟;或者和皮煮食,就叫做和皮洋芋,总之就是面的这种是适合整个食用,或者切成大块下火锅。不过,这种很面的洋芋我在家乡之外从来没有吃到过,也许其余地方洋芋较少作为主食,做菜的便只有不面的。没吃过的人可能很难想象面洋芋的味道怎样独特,捏在手里的柔软,掰开来的清香,以及绵软甜糯的口感,下肚之后的余香和回味。另一种比较少见的洋芋是红色皮,就叫做红洋芋,个儿较小,口感也脆,很适合炒菜。这也是我在家乡之外没有见过的品种。
洋芋作为主食,还有“恐”这样一种做法。将洋芋先用猪油翻炒,然后加水加米煮熟,还可以在其中加入肥肉,恐出来的洋芋多半带有金黄色锅巴,绵软可口。“恐”不晓得本字为何,在这里是个动词,还可用于描述天气:很“恐”人就是像将人在大锅里“恐”着一样的天气,脚下开水翻滚,头上还捂着锅盖不得散发。此外,合渣洋芋也很常见,后文详说。
洋芋做菜,那就花样更多。就拿最常见的土豆片来说,虽是随处可见,土家人做出来却有不同的味道。我最喜欢的是“响洋芋片片”,也许“响”的本字不可考。这是加入发
酵过的酸辣椒炒出来的香脆味道的土豆片,嚼在嘴里清脆有声,而酸辣椒混合土豆片自带的淀粉后形成的芡汁也是极下饭的材料,就着碗底一点儿芡就能吃下去一大碗饭。此外,也可以多放些油,做出来的土豆片则较为绵软,更可以煎出一点焦黄,做成盖饭也是美味。我们较少做土豆丝,或者土豆切丝的话多半是煎土豆饼。
将洋芋洗净去皮,剁成碎丁,石磨磨浆,就可以滤出淀粉,这是在家时每年都要大费周章的作业之一。洋芋粉有两种,沉淀时自然分开,上面的一层颜色很深,大概是接近洋芋皮的;下面的则十分洁白。在太阳底下晒干,簸箕里就是白花花的一大片。深色的叫做油洋芋粉,不晓得是不是真的含油;吃起来,口感也是不一样的。洋芋粉可以直接煎熟切块炒食,煎熟之后是半透明的颜色,大概介于灰绿、蓝褐色之间;此外,还可以用鸡蛋调成汁,煎蛋皮子吃。洋芋渣也并不废弃,可以淘净用桐叶包起来蒸粑粑,蒸出来的深红绿色也略带点透明胶质的感觉。因为融合了桐叶的味道和颜色,打开来,清香扑鼻,素净可人。
洋芋粉沉淀下来的过程叫做“正”,也许是澄字的转音。沉淀好之后,倒去上面的水,下面的淀粉十分坚实,简直针插不进,要用铁皮刮才能一层层一块块刮下来。不过等到完全晒干,又可以轻易捏成粉末。造物在水的来去中间上演柔软与坚硬的转换,实在是很可以琢磨。
做成干货的洋芋可以保存很久,最为美味的做法是切片煮到半熟,在夏天的大太阳下暴晒,晒干后的样子也有点半透明。要吃的时候用油炸熟,就变成白色的洋芋片,虽然已经完全脱水,吃起来也不觉得干或者难嚼,反而是香脆酥松,咯吱作响。有时为了喜庆,比如用于婚礼,还会于晒干之前在洋芋片上点四点红色,炸出来便有白面红唇一样的动人效果。超市里能买到的各种薯片,无论是颜色、香味还是口感等,都难以企及我们这简单土产于万一。
干洋芋则又是一种吃法。切大块煮半熟暴晒,晒干后的样子颇让人想起一脸皱纹的小老太太。到冬天,这样的干洋芋煮在火锅里,或者跟猪蹄一起炖,都是上好的美食。干洋芋怎么煮都不会烂,煮透之后也还很有劲,吃起来也仿佛有夏天的味道。
可以说,洋芋浑身都是宝,从洋芋本身到洋芋粉再到洋芋渣,样样皆可入食,农家几乎每餐都会见到,最为家常,也被做出了最多的花样。
薯我们叫做苕,也有好几个品种。最常见的是红苕,其次白桦苕,从瓤到皮都是白色;很少见一种的是紫瑰苕,皮为紫色而且十分薄,指甲都能轻轻刮下来。洋芋没有生吃的,苕则可以生吃,而这种紫瑰苕生吃尤其可口,脆嫩多汁,吃来如同水果一般。有时田间劳作,顺手扯起一颗,在裤腿上擦去泥,掰开来咔嚓咔嚓大吃,殊为快意。红苕又分红心白心两种,尽管皮都是红的,瓤却一红一白。白色的更适合生吃,红色的则比较干,生吃有点木的感觉。
苕因为本身有甜味,没法用来做菜(我们的饮食中,菜没有甜的),基本上是作为主食和点心来用。蒸、煮、炕、恐,都与土豆做法相同;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炕苕。而如果是和米一起煮在合渣里,就叫做甜浆,集合了黄豆大米和红苕的清香。较特殊的吃法,是类似于炸洋芋片那样的做法,将红苕煮到半熟切条晒干,吃时炸酥,唤做“苕泡儿”,也可以用糖将这种薯条团起来,是春节期间的好点心。而煮了晒干的薯条也可以直接食用,跟外地可见的小甘薯或粉红色薯条差不多。
我们这里并不出产甜菜甘蔗之类,制糖主要靠红苕和玉米,其中用红苕熬糖是每家过年之前都要做的。熬糖是一个大工程,具体工序我从没闹清楚过,只知道还需要先生一些麦芽,制成麦芽糖做“催生子”,应当就是催化剂。我印象最深的是从糖水越熬熬干的过程,柴灶上的大锅口径超过一米,小时候我两手不能同时够到两边的锅沿;催生出来的糖水在锅里翻滚,灶下烧着木柴或是农作物的根茎,熬几个小时后终于由稀转稠,等到能在筷子上挑起来的时候就已经可以偷吃了,这种状态的叫做“稀子糖”(或者是稀紫糖?)。这种糖紫红色,熬得越稠越是甜腻,常温下也能储存很久。而因为稀子糖的粘度,筷子挑起来要平端着旋转,才能在筷头上留下尽可能多的糖;粘不住的成丝一样缓缓落入碗中,这样的过程令偷吃的人尚未入口就已经觉得满嘴糖香了。虽说在家乡没有吃过拔丝的任何东西,这稀子糖却可以说是味道最足的拔丝了。因为过年糖要得多,熬糖常常是通宵达旦进行,我们等到夜深也未必能等到稀子糖可以入口,这时多半就顺手偷半碗糖水入喉再去睡觉。
稀子糖做出来当然不是为了一筷子一筷子搅着吃,而是准备做米子糖、胶切、苕泡儿、苞谷泡儿等零食的。苕泡儿前已述及,苞谷泡儿就是爆米花,也用糖捏成团来吃。由这种吃法,我在想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总有相通之处,这不是跟藏人的糌粑一个意思么?大概也都是源于材料和条件的简陋,将简单食品随手抓来团起,流传下来就成了民族风味。而说到米子糖,则较为复杂一点。将大米、熏谷(一种我也不知道算什么品种的小米)等分别炒熟,拌上热的稀子糖,压实压紧,冷却后切成薄片。要确保冷却后切开不散,要控制的参数包括稀子糖的稠度、温度、跟炒米混合的比例,以及压紧的力度。我自己没有操作过,说不上什么所以然;只是几乎每家都是年前找专门切糖的师傅来家里做,这师傅的抢手程度约等于杀猪佬。大米翻炒前也可以上色,做出彩色的米子糖,一般也是用于婚礼之类的场合。胶切则是将花生等干果由稀子糖粘住再切片,比米子糖更好吃。过年的时候走人户,每家都会用米子糖等待客,临走也都要给包里放上几封规整包好的米子糖。细娃盼过年,很大程度就是盼这种基本上只有过年才能吃到的甜食。尽管年年都吃也年年管够,却从来没有什么时候觉得腻过。
红苕中也含有淀粉,但我们并没有像吃洋芋粉这样吃过。只是见过苕粉做成的粉丝,也算是本乡土产,却并非是每家每户自己就能做出来的,吃得也少些。不过,苕比洋芋多出来的一点就是,叶子也可以食用,偶尔采摘一点嫩叶做菜也挺清爽可口,洋芋则除了块
茎之外无一可入食,都只能用来喂猪。记得父母初到城市,见到超市中红薯叶卖得比白菜之类还贵上许多,表示十分不解:我们乡下用来喂猪的东西,城里人当宝贝!而不久他们还要发现,我们已经吃腻了的粗茶淡饭,也在城市里被趋之若鹜。
方言里,“苕”也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笨、傻、呆。苕脑壳这个词,总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意味在其中。不晓得这一层贬义,是如何与这么重要的一种主食联系起来的?希望有一天,能有语言学者给个考证。
糖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是玉米,我们叫做苞谷。不过,这个工序可能更为复杂,并不是每家自己就能做的,所以小时候很少吃到苞谷糖。对苞谷糖印象最深的是麻糖,我们乡下叫做敲敲糖,因为是由走方的卖糖人挑着在各乡转,哪家小孩想吃,就从家里称苞谷去换,多少斤换一两即可,不花钱;这敲敲糖在货郎担里是很大的一整块,卖糖人估量着分量用木楔子加榔头敲下一块,称重,换苞谷,交易完成,所以叫做敲敲糖。
苞谷是乡下人另一种重要主食,也几乎是年头吃到年尾,吃法也比较多样。 根据季节的不同,新苞谷、老苞谷有不同吃法。新苞谷刚刚长好时,苞谷米脆嫩多汁,用刀削下来,磨成浆,可以做“糊涂”吃。“糊涂”大概是我们特有的一种叫法,“涂”在这里念成“渡”,因为这浆在煮时会部分凝结,也还有一些融在汤里,就成了介于馄饨和糊糊之间的一种食品,外地的食品中,糊糊、疙瘩汤在外形上与此较为接近,但新苞谷糊涂的味道,则是找不到的。这是一种很纯正的新香,带着青色的味道。再稍微多长两天的嫩苞谷,磨浆之后的面可以做粑粑。或者蒸,用芭蕉叶或桐叶来包成三角形;或者烙,在锅底擦一些猪油,烙成圆形、金黄色的饼来,都是清香可口。长到即将成熟的,则可以直接整个煮或烧吃,再老一些则这样食用就嫌太硬了。在城里可以见到的甜玉米,就相当于嫩苞谷,可以做汤或者做菜。我最喜欢吃的是炭火烧出来的烧苞谷,对于煮出来的甜玉米则很难有爱。
前面说到的“涂”这个字,也许本字并不这样写。读音是“渡”,代表的是一种类似于浑水的状态,例如说水浑得很就说是“浑渡渡里的”,“浑浑渡渡”这一词用来说人,相当于“浑浑噩噩”。“糊涂”这个词,除了见于“新苞谷糊涂”这样的食品,还有“尿糊涂”:如果一个小孩十分邋遢在玩脏东西,就说他在用尿和泥,玩“尿糊涂”。
在方言里跑得有点远,翻回来继续说苞谷。苞谷从种植到收获场景都很宏大,而家家门前梁上挂着成串的苞谷也是土家寨子里最常见的景观。苞谷脱粒也是旷日持久,手工脱粒的动作叫“搣”,音同“咩”。这个字还可表示用两手拇指用力向两边掰开的动作。没事坐着搣苞谷,一下午就能搣一箩,一个暑假很轻松就能把一年要交到学校的定量搣出来,不过往往暑假结束时两手拇指就都磨出泡甚至掉几层皮了。这样的手工速度太慢,长大一些之后还见过一种手摇的脱粒机器,速度很快,只是脱下来的苞谷粒便常常衣冠不整,实在罪过。
苞谷用石磨推成粉,再经过筛子将粃皮筛出来,得到的就是苞谷面。乡下石磨分两种,大磨直径可一米,用来推苞谷、小麦这样的坚硬粮食;小磨则只有半米左右,推黄豆、洋芋、辣椒等,而且推的时候都加水。大磨需要的力气大,我只推得动小磨,不过也是挺大了之后才被允许一个人推小磨。乡里童谣有:“推磨、拐磨,推的瓜儿甜不过,想吃肥肉炖坨坨,想吃瘦肉抄家伙。”各地的推磨谣有很不同的版本,基本上都有一个故事框架,而我们乡的这一首,其实前后完全不搭,也许隐含的是一个已经无法破译和重述的久远故事。
要吃苞谷面,首先要蒸熟。大概因为苞谷面太细,蒸的过程中还会胀,所以要蒸两遍,否则蒸不透。蒸到半熟之后要翻甑,就是将甑里的苞谷面饭翻倒过来,敲散,再蒸第二遍,才能完全蒸熟。甑为木制,底部落一块中部隆起的圆形竹篱,因此甑脚的苞谷面饭会变成中间凹下去的圆环。甑脚水汽最充沛,翻甑的时候已经熟了,这时就可以敲下来吃,叫做“甑脚饭”。整个这一甑饭里,甑脚这一层最为香甜。
如果将苞谷面跟米一起蒸,就可以做出“蓑衣饭”。米也要先煮到半熟,然后跟翻过甑的苞谷面饭均匀拌合,蒸出来每粒米上都有多粒苞谷面裹着,黄金的颜色里透着白银,大概这形象跟蓑衣有共通处,就叫了“蓑衣饭”;也或者本字并不如此,只是恰好与“蓑衣”同音。不过,虽说苞谷面饭一年上头吃到反胃,加了一些大米的蓑衣饭却比米饭还要好吃。
蒸过的苞谷面饭可以炒食,用油炒到有点焦黄的时候也很美味;而如果完全炒干,就可以储存很久,叫做“雀米饭”,因为干燥难咽,味道不怎么好,但在早些时候是出远门的穷苦人家必备的干粮。记得小时候还曾看到报纸上写,本县高中一个学生因为没钱吃饭,带着雀米饭去上学一吃一学期,便被作为刻苦求学的典范,不啻于刺股悬梁。
苞谷不会被用来做菜,都是作为主食和点心,此外还可以用来酿酒。土家人尤喜苞谷老烧,酿出来都是五六十度,下喉如火烧一般。我不能喝酒,但可以享受苞谷醪糟的美味,那是吃多了也会醉人的。醪糟即米酒,但我们也会用苞谷面来做,味道比米做的更加浓郁醇厚,也确实会把人吃醉。粮食紧张的年代,民间私酿是被禁止的;而今乡下则每村都有不少酿苞谷酒的小作坊,十分便宜,也可以作为惠而不费的节礼,送给爱喝酒的老人。
从酒说开去,也可以扯出一大篇。土家人的酒不止是作为酒来喝,很多人还会在其中泡上一些药材或是动植物,做成药酒,似乎也有不错的效果。比如青竹标是一种剧毒的蛇,泡在酒里却是美味。而土家人在劳作中如果有些劳损扭伤,一般也并不寻医问药,用酒在伤痛处揉上一揉,就能发散了。喝酒的负面效应也不是没有,但极为少见;在土家人的岁月里,酒更多的是一种生活伴侣,驱走潮湿里的寒气,带来恬淡与温和。
除了苞谷本身,收成之前的苞杆也可以吃,我们叫做甜杆。其时苞杆还青,一截截的含着一些甜汁,就如同甘蔗一般,越到根部越甜。等到收成,苞杆变成枯黄,就只能铡成
一截截填牛圈了。不过苞谷全身都是好东西,壳叶适合喂牛,牛很喜欢吃,尤其是青壳叶;苞谷胡子虽然一个苞谷上只有一小把,收集足够多了可以填枕头,让人枕着丰收的味道入睡;脱粒之后的苞谷芯、干枯的苞杆、苞谷蔸蔸(根部)以及壳叶,也都是很好的柴火,尤其是天花(顶部的花穗)和壳叶是很好的引火材料。对于苞谷这种作物,乡民物尽其用到了极致。
在恩施的六县两市中,有“金建始,银利川”之称,据说是因为建始多山,出产的苞谷十分好,而利川多水,出产的稻米十分好。没有去利川吃过米,不晓得是不是多么好吃,但本县的苞谷,倒确实是外地没有的美味。不过去年回家,村里已经少有人还吃苞谷面饭了,基本上只有想吃点新鲜的时候做一回蓑衣饭;机器打的苞谷面并不好吃,基本上只用来喂猪、喂鸡;而乡下以前几乎每家都有的大石磨现在也很少见,推磨的声音也很少在村里响起了。
“八山半水分半田”,山区少平地也少水,稻田便很少见。稻米出产不多,因此米很少作为主食,小时候吃一回米饭大概跟吃一回肉一样让人高兴。不过,尽管产量不多,农家也还是有一些较为特殊的吃法。
离开家乡多年,原汁原味的醪糟是我最为怀念的家乡美食之一。过年前后,每家都会做醪糟来吃,现在则几乎随时想吃都能做了。做醪糟可用饭米可用糯米,或者二者掺和,蒸一遍之后拌入曲药粉(一种酵母粉),放在温暖的地方,一天之后基本上就发酵好可以食用了。这个做醪糟的过程叫做“拍”,读音“撇”,大概因为将拌好的大米放进容器需要拍紧压实。发酵好的醪糟汁水很少,直接吃就是冷醪糟,酒力很足;加水煮则没那么甜也没那么酒力大了,小孩也可以吃很多。我尤其喜欢的是喝冷醪糟的汁,但往往不能尽兴。外面卖的米酒倒全是水,但也失却醪糟的味道了。
恐米饭,尤其是恐糯米饭,也是美味。因为会加入油和肥肉,米吸了油很是香甜,而肥肉也不那么腻。“炖钵饭”则极为清淡,小半碗米加满水,放蒸锅里蒸熟成满碗米饭,这比煮了米用甑蒸来得方便,味道也似乎更多保留了米特有的清香,营养流失又最少,跟外地的“蒸功夫”有点相似。虽然电饭锅也是直接将米蒸熟,味道却不可同日而语。
前面曾说到的米子糖,是用大米炒米花来做的,但并不是直接炒。先将大米泡开,蒸熟晒干,这样得到的是阴米;将阴米炒熟,才变成米花,然后拌糖切片,就成了米子糖。如果要染色,是在泡开的过程中加在水里。作为点心的吃法还有一种叫做“豆皮子”,是将饭米与糯米按9:1的比例混合,再加入极少量黄豆,泡好磨成浆;食用时用漏斗装着浆在锅里直接一边漏下一边烙熟,然后煮食。汤圆可算点心可算主食,我们这里只吃大汤圆,就是有馅儿的那种,而且个头比超市里的大得多,一个成年人一般也吃四五个就饱了。我们只在年节的时候吃汤圆,比如每年立夏都会吃立夏汤圆。立夏汤圆在有的地方也叫立夏砣,似乎也只有建始北部到巫山一带有此风。做汤圆的米要用七份糯米三份饭米混
合,泡好磨浆并滤出面来,这个比例中,如果糯米过多则不够软,饭米过多则不够粘,是土家巧妇们经过多少年的实践,总结出的最佳比例。
逢端阳吃粽子,这是与汉地相同的风俗,但在细节上也有一些差别。首先,我们过三个端阳节,初五为头端阳,十五为中端阳,二十五为末端阳;其次,我们吃的粽子没有馅儿,只包成拇指大小,煮熟后蘸白糖吃。这样的指拇粽,也只合当做点心来看。
大米磨浆后,还可以做米粑粑。米粑粑的形状跟飞碟一样,半个巴掌大小,一般是蒸或烤了吃。如果是糯米,则可以蒸熟捣烂做糍粑。糍粑有时会当做节礼,比如过年去丈人家,女婿拿背篓送猪蹄,丈人则回赠背篓大的糍粑。冷的糍粑很坚硬,要泡在水里保存,否则会干裂;吃时或烤或蒸或煎或煮,热了就软了,粘性极大,因此很需要技巧才能不粘牙。乡下有一句俗谚:“猫儿吃糍粑——松不得爪爪”,便是用猫偷吃糍粑时爪子被粘住,来形容惹上麻烦不得脱身的状态。
吃米要先煮后蒸,沥米沥出来的米汤,可以喝,也可以用来浆洗床单被套。米汤冷却后在表面会凝出一层膜,小时候特别喜欢用筷子挑这层膜来吃。而夏天用米汤浆洗后晒干的床单被套,则不但能洗出米汤一样的白色,睡觉时也会觉得有一股特别的香味。这香味来自稻田,也来自阳光。
黄豆及豆制品,是土家菜肴中必须大书特书的一笔。
黄豆也分两种,分别以成熟收获的月份命名,即六月黄、八月黄。两种的生长周期及口味有什么区别我已经记不清楚,这说明我实在不是个种田人„„但作为吃货,各种味道我是多少年都会记忆犹新的。
黄豆不经过加工,煮毛豆、炒黄豆都挺好。不过炒黄豆吃多了会有不良反应,跟红苕吃多了差不多,都会促使人体排出恶性不良气体。除此之外,便几乎都是磨浆之后的吃法。
对于黄豆磨浆,土家人独有的一种吃法,叫做合渣。做豆腐都会将豆浆中的豆渣滤出来,我们的合渣则是不进行过滤,直接跟渣一起煮食,所以叫合渣。其中还可以加入一些菜,如果只是加青菜(最常见的是萝卜缨子),或者再加入大米、洋芋、红苕之类,就是清淡的口味,用来泡苞谷面饭十分合适,夏天也可解暑;如果加进辣椒大蒜之类乃至肉、鸡蛋,就可以熬出一锅合渣火锅。而将合渣放上几天再吃,就变成了酸合渣,又是一种独特的味道。这种酸味并不是变质,反而给肠胃带来一种清新,入口便觉提神醒脑。某年回乡在恩施和巴东吃到张关合渣,是合渣这味土产中的极致,也令我们同行的友人多年后仍然回味无穷。
豆腐自然也是必不可少,成品可煮食可煎食可烘干,这些与外地没有太大区别。小时候打豆腐都是自家完成,磨浆滤渣,煮熟放“告”,纯手工。“告”是豆腐凝结的催化剂,我们都是用熟石膏;豆腐凝结后滤出来的水叫做告子水,也经常用来浆洗衣物,似乎
很可以祛病杀毒。小时候从没见过“卤水点豆腐”,也就从来不晓得怎样叫“一物降一物”,但放告之后豆腐凝结的过程,很是好玩。我们那时不怎么吃豆花(豆腐脑),大概因为乡下吃一回豆腐并不容易,因此很少这么奢侈地浪费材料。
乡里有一首与打豆腐有关的简单童谣:“打豆腐,接舅母,把舅母吃了烫成个花屁股”,“把”字在这里的意思等于“让”。这童谣的含义,我从来都不甚了了,现今猜测,也许出于失传的故事,也许出于亲人间的谑笑,也许出于贫瘠年代对亲友到访的提防心理,现在大概是无可考察了。
从豆浆里滤出的豆渣也不会废弃,我们会做成霉豆渣来吃。将豆渣泡清、滤干、捏团,然后于阴暗潮湿处放在稻草上自然发酵,直到周身长满白色的茸毛,也就是发霉之后,就可以食用了。当然,直接吃发霉的这种球是很难吃的,不过洗一下切丁炒食,或者煮火锅,却是美味。说起来这是一种较为古怪的吃法,外地也未曾见过。之所以要放在稻草上,据说是稻草中含有一种能让豆渣发酵的酶;而在土家先民中,这大概是缘于一次偶然的遗忘,稻草上的豆渣便成就了一种美味。
另一种近似的吃法是霉豆腐,也就是让豆腐发霉。豆腐切丁,然后也放在稻草上自然发霉,然后蘸酒、裹辣椒面,就可以食用了,也可以放进菜坛子里储存很久。外面的腐乳可能有类似的地方,但霉豆腐是没有汁的,而且这霉味不像腐乳那般没有劲道;闻起来有点臭,吃起来也蛮香,可也不是湖南臭豆腐的风格。
豆豉也是将黄豆发霉食用,我们叫做“霉豆屎儿”,大概“屎”是豉字转音,而豆豉的外形也确实跟一粒粒的羊屎有相近之处。成品乌黑辛辣,也是闻起来不咋样,吃起来满口香。
综合观之,酸合渣、霉豆渣、霉豆腐、豆豉,都是有意让食材变质发酵,最终得到的却都是美味无比。这一方面让人惊叹巧妇们的实践出真知,另一方面也得感慨造物的神奇:就算变质发霉,好东西仍然是好东西。
酱也是豆制品,不过可以做酱的不只是黄豆。做酱也有较为复杂的工序,加入辣椒、发酵,成品既辣且咸,是佐餐的好材料。比较而言,黄豆酱可能较为清淡些,豌豆酱则似乎是最咸的;我最喜欢吃的是麦酱,但在乡下做的比较少。
豆腐还有一种特殊的“果子豆腐”,专门用来炸果子。我们所说的果子,与北方的豆泡很接近。我不清楚果子豆腐是否在工序或材料上有哪些特殊之处,但家里做一般的豆腐都可以自己做,果子豆腐却是要去作坊里的,也只在过年的时候。做好豆腐后,切丁,在菜油里炸熟,就变成了中空,炸好后用篾条穿起来晾在梁上,免得发霉;春节吃火锅的时候在汤里放一些果子白菜,气场就马上不一样。
还有两种名字叫做豆腐却并非是豆制品的东西:米豆腐、魔芋豆腐,大概是因为成品的样子有相似之处。米豆腐是将大米浸泡磨浆,加碱成形,基本只当做凉菜,在夏天食用。碱一般用石灰,因此做得不好的会有涩味。我们所产的米豆腐略带一点鲜绿色,口感
顺滑,与在外地吃到的同名食品也略有些不同,比如湖南米豆腐口感更粗粝一些,贵州米豆腐则是有点面的感觉。大概一方水土,总有特异之处无法替代。魔芋本身有毒,有的人对魔芋过敏,也吃不得魔芋豆腐;而做得不好的魔芋豆腐吃了也会让人口舌乃至全身发麻,因此魔芋豆腐不是谁都能做,乡间吃的不多。做好之后,可以切丝炒菜,也可以切片煮汤。因为魔芋本身没有什么味道,我最喜欢的是加酸辣椒炒的魔芋丝,味道足。这几年似乎恩施已经变成“魔芋之都”,产品还包括魔芋精粉、魔芋饮料等,自成体系,也成了恩施土家农产中的拳头之一,却不是我们这些远游多年的农家子弟能够想象的了。
据说因为西南潮气重,所以吃辣是必不可少的。土家人确实无辣不欢,湘鄂渝川黔乃至大西北多地,吃辣并不是一样的风格,嗜辣这一点却是共通的。在家乡,我几乎是最不能吃辣的人之一;离乡远游的这些年,我却几乎成了最能吃辣的人。
辣椒我们叫做“管椒”。乡音中前后鼻音不分,所以无从知道究竟是“广椒”还是“管椒”,且依其管状的外形暂写作“管椒”。菜地里出产的,只有小管椒,小而辣;青椒之类是入城市之后才见过的菜品,因为没有辣味,我们只叫做菜椒。最辣的一种我们叫做“七姊妹”,据称整个植株只在顶端结七个小管椒,因此全部的辣都浓缩在这几个里面,主要产于高山。
面管椒大概是本地特有的吃法,有的地方也叫做渣管椒。小磨磨碎的稀管椒跟苞谷面拌合,密封发酵,这是半成品。食用时加油炒熟,有酸有辣又有面香。很多时候,面管椒还用来做扣肉的底,那就更加吸了足够的肥油,香软可口,十分下饭。中学七年住校,天天吃学校食堂,面管椒是吃得最多的自制咸菜,没有之一:土家每一个学子,都有这样的记忆。小时候除非年节,吃饭就几乎只有咸菜,面管椒、酱、腌菜便是最为常见的几样。当然,那时总觉得天天吃到反胃,但离家之后,却又无比怀念,而现在回家也能把这作为美味了。
咸菜都是装在陶制的大坛子里,高可一米,主妇的才干也可以从坛子数量窥见一二。泡菜我们叫酸菜,但也是又酸又辣的,是用稀管椒加水,放入坛中跟其余菜品一起腌,过几日就自然变酸了,这酸水也一直保持红色,可以一直加菜进去泡。泡得越久、泡过的材料越多,酸水里的味道就越丰富。有时为了口感,还可以在酸菜坛子里加麻糖,菜便更脆一些。泡的材料可以是各种蔬菜乃至野菜,我尤其喜欢的是酸大蒜和酸萝卜,要是觉得口淡,随手从坛里摸出一根酸萝卜大嚼,便觉得浑身来劲。小儿肚痛,主妇也就随手盛碗酸水喝下,多半就好了,不必请医问药。有一种只用来泡酸菜的野菜叫做紫苏,叶为紫色圆形,粗粝可口。我们吃酸菜,比外面可见的泡菜口味重很多,我在外面从来都觉得饭馆里泡菜没泡好没泡透,那样的酸菜,哪儿能有解暑清目、让人通体舒泰的功效呢。
花椒也是经常入菜的,有家花椒和野花椒两种,后者的麻味更足一些,一粒就能让整张嘴麻半天。花椒除了炒菜,也可以泡在酸菜里;包括花椒叶也是可以食用的。花椒的另
一意义在于,其树枝可以做成“咬牙棒”,也就是城里人所谓的磨牙棒,供小孩长牙时按摩牙床。一岁左右的奶娃,手腕儿上都会系一根四五公分长的削去皮的花椒节,因为沾多了小孩的口水而闪闪发亮;牙床发痒时,小奶娃自己就会拿起来放在嘴里咬。在外地的很多有了小孩的同乡,都会叫老家人找花椒树做咬牙棒,因为要牙齿长得好,还得花椒树,这比磨牙饼干之类好得多。
主食中,麦子是吃法较少的,面粉在我们的食谱里不占多大比重,吃法也没什么特殊的地方。南方的面食与北方的风格不同,少些筋道而多些绵软。吃面条,以及拿面粉(我们叫灰面)做饭,都是隔一段日子才有一次,用来换换口味的。灰面能做的不外乎包子、馒头、烙饼,另外就是做茄盒、藕盒。还有一种叫做“灰面汤圆”的,是将灰面调稀,成小团下滚水,煮出来的“糊涂”,却叫了汤圆,而且并没有馅儿,实际上跟面片有点点类似。小吃中间,有一种外地未见的叫“包面”,是去城里念高中,经常作为早餐的,与馄饨有点类似,但馅儿要小得多。北方过年都吃饺子,我们没有这一讲究;做一次饺子,倒比过年还难得。
麦子直接炒熟后磨成粉,叫做炒面,作为干粮的地位与前述“雀米饭”相当。炒面可以直接干吃,也可以拌水拌糖,所以当我在藏地吃到青稞炒面、糌粑时一点儿不觉陌生,反而是回到儿时的感觉,所缺的只是酥油与捏成团而已。
菜田里常见的菜蔬,大致与汉地一样,吃法也大同小异。值得说说的,有几个名称,有几种稀见。
外地有将红薯叫做地瓜的,我们那里的地瓜则是一种瓜,比黄瓜略胖大一些。菠菜我们叫做“扯根菜”,我觉得是“赤根菜”的转音,因为根是红的,小时候倒是觉得这菜确实是直接从田里扯出根来就可以食用,很贴切。北方的香菜,我们叫做“盐析菜”,一直不知道这几个字怎么写,恰好初中同班有叫袁学才的,便经常被拿来当做菜名。后来查到这菜的学名叫做“芫荽”,才醒悟是由这个词转音而来。其余如韭菜我们叫扁韭,卷心菜我们叫包包菜,油麦菜我们叫做莴麻菜等等,不一而足,都只是名称上的区别。
藠头是外地没见过的菜品,但土家人已经吃了数千年。一般都泡酸菜吃,也可炒菜。藠音“叫”,更文化一点的名字是 “阳阿薤露”中的“薤”,在这里,“薤露”是一首民歌,含义与“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相近,是歌咏人生无常,生死不必介怀的。也就是说,至少在宋玉的年代,土家的先民巴人,就已经将跟这种菜相关的生活体验编进歌谣在乡间传唱了。大蒜跟藠头也许亲缘较近,因为外形类似;我们那里没有独蒜,所以关于大蒜的谜语是这么说的:“兄弟七八个,围到柱子坐。一旦来分家,衣服就扯破。”生蒜我不大能吃,泡蒜则很喜欢;而且我们相信大蒜是排毒的,因此经常食用,尤其是夏天。有一年父亲生病,找到的偏方是大量吃生蒜,后来竟也就好了。
野菜中的鱼腥草在很多地方都有,我们这里叫做“则耳根”,我疑心“则”就是“摘”,这两个字在方言里读音相同。而这个名称的来历,按照贵州那边流传的民间故事,是因为观音菩萨要补偿战争中被摘去耳朵的平民,便点化山间的这种草,使之具有药用价值。不过,可以吃的只是根茎,叶子不能食用;因此命名为根是对的,鱼腥草之名只注重其气味,还不如“摘耳根”兼顾来历与价值。我们小时候每到春天便满山沟里挖这种草根,产出并不多,大概也造成了不少的水土流失。现在已经有人工种植,集上极为常见,野菜由此沦为一般菜蔬,大概又是人类的一次胜利。
“芋荷杆”这个名字,倒很可以造成一点诗意:“玉荷杆”。仔细说起,这只是芋子的杆长得像荷杆,切下来泡酸菜,味道很好,但一定要泡足泡透,否则是有麻味的。泡酸之后,还可以炒菜,味道也很足,但这吃法,在家乡之外,几乎没有见过。
土家菜蔬无论是种植的还是野菜,都不是几千字能够说得周全,其它如椿芽、紫苏、黄花、“洋花儿”,一一想来都是连梦里都难再见,清口水吞得太多也许对肠胃未必有利,还是先生生打住为妙。
前面已经写过的,都是各类主食以及素菜。继续往下,还有瓜果(包括野山果)、肉食(包括野味)乃至药材之类,都可以算作土家味道的一部分,也都还可以写出不少的篇幅。土家美食无法在一篇文章中说尽道全,已经写到的那些味道,前面的文字也挂一漏万,所写也都难登大雅之堂,只是作为农家的小气玩意可以缅怀一下,甚至都不太值得自夸,也难以向外人道出其中的丰富于万一。很多地方都会把特产加工为满世界大卖的成品,土家味道中倒也有一些已经走出恩施,例如建始花坪桃片糕、景阳乌骨鸡、恩施合渣粉等等,但记忆中的绝大部分都无法通过这种方式离开土地而得到复现,这些味道,大部分都会在我们与土地的远离中渐渐淡去。
与家人闲聊,有点白头宫女的感喟。乡间那些跟儿时相关的美食记忆,在这短短一二十年间变化也非常大,以往每年过年之前我们会每天安排一项乃至多项的食品制造工程,现今基本都已经消失了,而要吃到那些也不再限于过年,平时就可以很方便买到。很多吃法也已经逐渐在日常生活里消失,而有了更为高级、不那么泥土气的方式来取代。比如,现在已经没有自己熬糖的人家,想吃可以去作坊买;米子糖之类成品在集上也很常见。豆腐也不再在自家做,苞谷面饭、洋芋的吃法更为精细一些了,不再那么粗放。生活变得更加精致和有效率,这是一种向上的可喜的变化,但这也拉开了我们和土地及其出产的距离。知道食材是怎样生长,才能在食品中吃出自然的味道;而知道食材是如何制作甚至亲身参与,才能了解味道其来有自,不是空中楼阁。如果有一天我们不再知道某种美食是怎么做出来的,甚至不再知道某种食材是怎样生长的,那时我们离土地将有多远,离味道又是多远?
以土为家,是为土家。以土为食,以土为生。我想,不管怎样,我的家乡在未来还是不会把这一点特质也变掉,而只要我回家,总还是可以找到泥土的味道。尽管大概会是不一样的呈现,其间所蕴含的土家人对土地的热爱与尊敬,总是不会远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