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养生问答 疾病百科 养生资讯 女性养生 男性养生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1+X”制度背景下书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方案探究

2024-08-14 来源:华佗健康网
人才培养课题

“1+X”制度背景下书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方案探究淤李贝贝1,孔凤琴2(1.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550;2.武汉晴川学院,湖北武汉430204)

[摘

要]对基于“1+X”制度背景下的书证融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探究,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提出“重设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深化校企合作,优化课程模式”的措施建议,为探索市场引领职业教育、校企共同育人提供新思路。

[关

键词]“1+X”;书证融通;人才培养;方案探究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22)07-0园55-03

(三)推动教学改革,创新培养模式

“1+X”书证融通的实施,必然会推动教育改革,促使培养模式发生改变。书证融通在学生培养目标方面发生了改变,目标发生改变会促使实施路径发生改变,实施路径的改变也就进一步推进了教育改革。“1+X”书证融通的过程也是教育改革的过程,书证融通落实到

[中图分类号]G715

一、研究意义(一)助力国家政策,服务社会经济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其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1+X”证书制度。服务社会经

具体教育课程中,不仅需要结合证书要求将课程分级,济是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高职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而且随着证书的要求,能够将课程知识结合证书更加

让学生目标更加明确。书证融通能够调动教师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向社会提供专业优质的服务,“1+X”细化,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的书证融通,一方面能够促进学校的人才培养注重市场积极性,让教师主动去改变课程模式并主动结合岗位

使课程知识更贴合社会岗位需求。需求、产业生产需求及职业变化需求;另一方面“1+X”需求增加课程内容,

的面向区域也包括社会人员,能够引导更多的青年接受书证融通也能够将课程知识分级,根据不同层次的学职业技术培训,促进更多的社会人士进入校园,接受职生将课程知识分层分级化处理,学生也能够根据自我

兴趣与能力,分层次达到课程教学的目标要求。在学校

业再教育,促进学习型社会发展,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

方面,书证融合要求校企融合更深入,企业能够更多地

(二)深化产教融合,提高人才质量

将实际工程所需的知识与技能融入学校教学中。学校

实施“1+X”书证融通,鼓励高职院校在校学生获得

需要加大校企合作力度,积极邀请企业经验丰富的工

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获取更多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程人员加入教育改革、教材共建、课程共改的行业中。

这就需要将最新的职业技能标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必然会使学生的培养模式发生改

中,促使学校在培育人才过程中主动将职业岗位的新

变,从而创新培养模式。

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要求等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

二、现状分析

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主动与企业进行合作,进行岗位

(一)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技能对接,同时加深企业合作,促进校企高质量、高强

“1+X”书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需要对人才

度的合作,深化产教融合。“1+X”书证融通,其中职业证目标培养定位准确,但现况是,一方面教师本身对社会书是需要专业的机构评价,这就保证了企业与学校合需求、社会服务缺少动态调查,对课程本身的教学目标作的真实有效性,落实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在校企共同还停留在照本宣科的时代,缺少对接社会调查,对社会

培养的过程中,学校保证其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包含对其职业道德、人格的塑造,企业的培养保证其职业技能、工匠精神的培养。从这些方面来讲,“1+X”书证融通,在深化产教融合、提高人才质量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需求的人才缺少认知,因此在专业培养上培养目标不

明确;另一方面教师是职业教育主体,需要对接企业,与企业需求人才的岗位道德、岗位精神及岗位技能进行对标,同时也需要对毕业后从事本专业的毕业生进行调

办高职院校为例”;2020—2021学年校级质量工程项目—教育教学改革项目(HLZ042102)。

淤基金项目:粤高职土木建筑和水利教指委[2021]3号青年项目“土木建筑类专业‘1+X’的书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民

-55-

人才培养

查回访,但由于各种原因并未做到这些内容,导致人才培养目标比较宽泛,人才培养方向不明确,不清楚学生毕业后具体需要掌握哪些技能。这也就说明了“1+X”书证融通首先需要目标明确。

(二)岗位能力分析不准确目前,虽然一直在探索“1+X”书证融通,但对证书的具体探索还不到位。首先,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很多流于形式,双方未建立准确的切合点,更谈不上清晰的岗位能力分析,也就映射不到具体课程培养中,人才培养方案经不起推敲。其次,院校教师大多缺乏企业实践经验,企业兼职教师未能够很好地融于教学团队,在未了解实际教学体系的前提下对职业岗位分析缺乏可操作性。最后,对社会需求缺乏动态分析调查,社会在进步,行业发展也在高速运转,需要持动态调查态度来进行职业岗位能力的分析。

(三)课程体系构建不合理

多数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照搬国家专业教学标准,缺乏学校专业的特色,学生适应的技能点不突出,课程体系之间缺少连接性,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以及专业拓展课中的技能点不连续,中间出现断层。“1+X”书证融通的课程构建也有很多学院在研究,有的是理

解不够深入,片面地植入技能证书,未考虑到学生课程体系与职业证书的关系,造成考证时间与课程不统一;有的是通过单纯增加考证课程时间,造成学生只侧重学习考证课程,忽视对岗位精神、岗位道德的培养。因此“1+X”书证融通需要课程体系来支撑,出现的课程体系构建不合理也亟须改正。

三、措施建议(一)重设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对专业所培养的人才的定位,是对学生在大学四年所学的知识的统筹。“1+X”的证书制度对接企业的人才需求、市场的人才需求,在此制度下对人才的培养与传统的教育会有所不同。因此,首先是顶层设计方面,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对接“1+X”的人才需求,不仅需要研究岗位对接的人才需求的职业能力,还需要研究岗位对接的人才需求的职业精神,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将书证融通的理念设计进来,打通企业对接教育的途径。其次,对于培养目标需要进行动态调整,书证融通从企业市场向学校设计,也需从学生角度去理解,因此需建立定期回访毕业生的制度,将毕业生的反馈融入人才培养目标中,形成学生到教育的反馈途径。最后,将企业到教育、学生到教育这两种途径融合起来,结合学生特色,形成新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设中,一方面需要考虑书证融通下所订立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前瞻性,所订立目标-56-课题

要结合建筑产业升级的趋势,因为培养的人才在目标的驱动下,要三年才能真正着手工作,因此在制订人才

培养目标时要充分做好调研,看到行业三年后的发展趋势,让所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新的环境。另一方面培养出的人才需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无论是传统教育还是现在所提出的教育改革,往往会忽略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订立人才培养目标时探究的是“1+X”的书证融通,社会在飞速进步,教育培养出的人才若想快速跟上社会的发展进步,在培养学生的同时就需注重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也是人才培养目标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二)重构课程体系

在书证融通的背景下对学生进行培养,要将课程体系进行重构,使课程体系能够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展开,围绕书证融通开展。在土木建筑类专业中,基础课、专业课、拓展课要结合书证融通的知识体系,课程构建要相互联系、相互配合。所设定的课程要与实际社会岗位需求紧密联系,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基础和知识架构。在不同专业中,能够形成基础课互通、专业课独立、实践岗位互选的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围绕“1+X”书证融通为主线,将与本专业相关的“1+X”证书进行分析汇总,将知识点

进行分类并做前后知识联系的汇总,同时分别将证书

对应的知识点对应到课程中,将证书中的知识点融合到课程中完成书证融合的知识对应。接着根据课程的类型,分别将知识点进一步深化融合,在整个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形成“学习—巩固—提升”的分层次课程体系。最后,在整个课程体系中,需要考虑课程体系构建的闭环功能,课程体系的构建要考虑是否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否与社会需求的人才相适应,这需要对学生进行长时间的跟踪及就业反馈,就要求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根据需求与反馈不断进行修订。

(三)深化校企合作

“1+X”的书证融通本质上已经确定了企业的作用,要想高效地实现书证融通,需要发挥企业的作用,学校要与企业实现协同育人,则需要校企深度合作。企业代表市场的需求及行业升级的趋势,学校教育则希望能够缩短学生出校门进部门的路径。深化校企合作,要以企业实践为抓手,因为实践出真知,再多的假设、再多的虚拟都不如实际操作一遍更有价值。在积累足够的知识储备后,在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中要加大学生进入实际工程进行实践的比重。这需要校企的深度合作,改变以往“我需要人,你提供人”的想法,在培养过程中校企的深度合作则会转变这种思想,将学生当作企业员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人才培养

工来进行培养,学生在实践中也能真正培养出自我的职业精神、岗位精神,而不局限于理论。因此在校企深度合作、共同育人的过程中,在学校学习理论阶段,将企业实际工程中的工程案例融于课程教学中,在理论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认知及职业岗位精神,真正实现书证融通。在企业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以所学理论为基础,以实践应用实现其岗位价值。

深化校企合作,不仅要从学生培养的角度进行合作,同时也要注重校企教师团队的培养。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实现“1+X”的书证融通,离不开教师在中间的指引作用。实现书证融通的人才培养,需要校企共建教学团队。现如今,职业院校都有校外兼职教师,校外兼

职教师能够将企业的发展与课程结合起来,这肯定是

有益处的,但是对于整体人才的培养,也仅仅是杯水车薪。校外兼职教师大多是负责某一课程,往往上完课即离校,同一课程的教师可能会有交流,而对于其他课程的教师可能往往处于仅仅认识的状态。因此这也就需要从整个课程体系上来考虑,需要建立校企教学团队。一方面能够加强校内外教师的交流,有助于教学的分享。另一方面能够在学生的培养中,不断共同优化企业实际案例,增强教学课程的可操作性,缩短学生出校门进部门的路径,真正实现书证融通,校企共同培育学生。

(四)优化课程模式在“1+X”书证融通的人才培养中,具体落脚点在于具体的课程中,课程中融入的知识点是书证融通的具体体现。因此在课程教材的选择上,结合学生的基础能力,选择的教材知识点应具有延续性。以教材知识点为基础,结合具体实际案例,将知识点融入具体案例中。例如将课程体系分阶段进行知识构建,在大一阶段,可以将各个课程以一套图纸或类似的几套图纸为基础,将各科课程的知识点融入图纸中,每个课程中都会出现类似的知识点,同时借助类似的图纸,这样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与巩固。

在课程教学中,主要体现的也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相辅。结合当下社会发展,开发课程的线上课程,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途径。同时在课程的教学模式上,要注重多种方式教学,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程教学离不开教师的培养,因此,在教师的培养上,也要在课证融通的背景下进行培养,使教师适应“1+X”书证融通的教育模式,跟上社会的发展,注重校企的融合。一方面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教师提升活动,另一方面促进教师积极进入企业培训,加强教师与企业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更进一步优化课程教育。

课题

四、实施保障

(一)组织规划,切实可行“1+X”书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现今的职业教育的趋势,在书证融通背景下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关系着学生的培养方向、学生的培养目标、课程的架构体系、课程内容的组建,因此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需要充分调研及多方论证,细致考虑,组织规划,遵循课程的发展规律,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融合行业的升级方向,还需保障教师的师资储备及校外企业的稳定,确保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切实可行。

(二)落实计划,责任到人

“1+X”书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指导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体系的构建又由多门课程构成,书证的融通又落入各个课程中,因此在保障从上而下的书证融通的构架下,需要将任务层层分解,然后将任务的责任落实到人,确保任务的有效完成。从上而下,任务落实到人,确保任务完成;同时从下而上,在完成任务时,不断总结经验与教育,层层向上反馈。如此形成良好的闭环系统,确保任务的有效完成。

(三)师资团队,持续发展

“1+X”书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离不开师资团队的支持,无论是校内教师团队还是校企共建的教师团队,在师资团队的培养上要建立长期有效的发展机制,注重教师的不断提升,拓展教师培训提升的途径,使师资团队成为“1+X”书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的有力保障。

五、结论

“1+X”书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连接社会与教育的纽带,能够缓减教育滞后的现状。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究中,需要对人才培养的目标重新诠释,对课程体系要重新架构。校企合作需深度融合,不流于形式,优化课程模式,提升教学质量。同时在对“1+X”书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中要保持动态调整,能够与行业发展保持步调一致。

参考文献:

[1]徐博文.职业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的意义、难点及对策[允].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6):89-90援

[2]何善能.融合BIM技术的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课249.

程体系建设研究[允].住宅与房地产,2019(5):[3]廖晓波.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的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允]援大众标准化,2020因编(8辑):229-230.

-57-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