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经济师}2006年第l2期 ●旅游经济 构建农业生态旅游的机制体系 ●巴芒 摘要:文章从农业生态旅游的概念和特点出发,指出我国现阶段 农业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认为要实现农业生态旅游良性发展,必须 注重机制研究,即从乡民参与的主体机制、政府的辅助机制和人才培养 的保障机制出发,才能促使农业生态旅游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农业生态旅游机制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004—4914(2006l12一l6l一02 失特色必然丧失吸引力。 5.当地农民参与的问题。农业生态旅游的目的是通过发展旅游促 农业生态旅游的涵义及其特点 农业生态旅游隶属于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有二者的特点。我国 一、现阶段学术界一般是从单一的需求或者供给的角度来对他们进行界 定,而笔者认为要全面认识农业生态旅游则必须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 面来进行定义。基于以上的前提,笔者对农业生态旅游作了如下的定 义:农业生态旅游就是以农村及农事相关的风土人情为吸引物,吸引旅 游者前往休闲、观光、体验及学习等,有利于目的地农民获得经济和环 境保护利益的一种负责任的生态旅游活动。 作为农业生态旅游应当具备以下的特征: 1.从需求方面来看,作为旅游者具有学习、欣赏和享受乡村自然文 化的动机;渴望亲身体验、经历或者直接接触乡村环境或当地文化;并 且通过其负责任的消费乡村的旅游资源来调节当地的自然和文化环境 向良性发展;注重保护乡村传统文化、遗产和自然环境。 2.从供给方面看,发展农业生态旅游要具有未被触及和未被污染 的自然区域,或者保存较为完好的农事文化等旅游吸引物;目的地村民 以保持、强化和维护当地的自然和文化系统的观点来发展当地的旅游; 并且对旅游目的地要采用整体规划和管理技术。 3.农业生态旅游的核心是可持续发展,旅游者在旅游的同时,不导 致当地的自然和文化环境的破坏,并可以促使当地自然和人文环境得 以保持和良性发展。 4.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目的是能为当地社区和乡村及其居民带来 实惠,使目的地获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维护当地居民的利益。 二、现阶段农业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总体规划和产业分工.各个农业(农庄)旅游区存在有结构 和活动项目同质化的现象,没有突出的特色品牌。 2.管理人才的缺乏,农业旅游技术装备落后、管理水平低、从业人 员素质不高。旅游经营者急功近利,内部管理在相当程度上停留在简 单作坊式的管理。 3.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经营无特色。目前,农业(农庄)旅游产品服 务质量参差不齐,有的非常低下。农业(农庄)旅游产品的创新不够,普 遍是大路货。 4.农村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逐渐丧失自身乡村的特色,有城 市化、商业化的趋势。而旅游资源的特色正是其价值和吸引力所在,丧 目评估报告、评审专家意见,造成不良影响和 进当地农民的收益,但现实中旅游业多为企业或政府导向。当地居民 很难参与其中,即使被雇佣,也往往因受教育的程度而局限于低收入、 不重要的岗位。 6.基础设施的建设贪多求全。大部分的乡村,本来就已经是一个 完整而成熟的景区,只需要在进入的道路、安全保障、卫生条件等方面 作一些改善就可以满足外来者的需要,并不需要大量的基建投资。保 持乡村的原始风貌以及当地居民仍有的传统社会风尚、淳朴厚道的自 然秉性,才是成功的乡村旅游开发。 在农业生态旅游中要解决当地乡民参与边缘化、经营理念低俗化、 品牌定位趋同化、产品层次粗浅化、乡土环境城市化和管理模式混乱化 等问题,就必须从其自身发展的机制入手,实现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升 级、产品换代。 三、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机制构建 影响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因素很多,如旅游者的偏好、旅游企业的 介入、乡民的参与、政府的主导、教育的培养等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 相互制约,构成了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机制,其中影响农业生态旅游的 主要机制是: 1.乡民参与的主体机制。了解当地农民对旅游业的反映和期望程 度,当地村民参与旅游业的意愿,是农业生态旅游开发和营销赖以成功 的第一步。参与意愿就是指当地社会对旅游开发,包括开发对当地经 济、社会以及文化上的影响的认可程度,对非本地游客的接纳程度,以 及对特定旅游项目的营销和开发进行投资的自愿程度。 在农业生态旅游中,本地人的倡导和积极性是参与成功的必要因 素,当地参与规划的项目也比受控于外地人的成功得多。 与外来开发者相比,作为关心乡村发展的当地农民更愿意顾及当 地利益、文化和非经济的影响,并通常会主动采取一些新措施来应对外 界的负面影响。比如说桂林当地的农民就自发成立一个组织来有计划 地保护当地的文化遗产,村民建立网站,在网站上说明桂林在此方面存 在的问题以及指导人们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并建立起相应的博物馆 供游人参观以避免对传统文化造成破坏。 另一方面,农业生态旅游也存在自身的矛盾,因为成熟的旅游开发 必然伴随着城市化的过程(Cohen,l984)。因此,农业生态旅游发展过 程中,一方面会逐步导致当地乡村氛围削弱,变得城市化、商业化起来。 比如说桂林阳朔西街,在发展过程中成为一个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 场所,虽然是阳朔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的旅游吸引物,但同时其 乡村氛围也日渐消失。可以说,乡土风情越浓郁的地方,旅游开发所付 出的代价也就越大。另一方面则是一旦旅游得以全面发展,它的运行 将会变得制度化,这就会导致该地区丧失对旅游业的控制权和应得的 那部分利益。而这又和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初衷相违背。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成思危讲 话,证卷日报,2o06.5.26 价证券、礼品、宴请或其他好处等,这一切行为 损失等情况。 都是禁止的,都可能影响科技项目评估评审的 客观性、公平性、公正性。 注释: 3.科技项目评估评审组织者廉洁奉公情 况审计。审查科技项目评估评审组织者是否 存在利用组织项目评估评审活动之便谋取不 ③科技副部长尚勇讲话,科技日报,2006. 6.18 (作者单位:山东工商学院 山东烟台 260000) 正当利益的问题,如接受或者索取科技项目评 @2006年1月胡锦涛主席在科技大会上 的报告 估评审申请者及其单位的礼金、支付凭证、有 (责编:若佳) 一l6l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旅游经济 乡民的参与机制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构成:乡民的参与程度;村民 之问的协作模式;村民间的相互关系。这儿个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通过这种机制,才可能使当地的旅游发展目标得以完成。这些因素建立 《经济师))2006年第12期 色旅游和乡村旅游,而且游客对这种新兴的旅游方式的兴趣日益加重。 (4)政府的扶持功能。政府的扶持职能主要表现在给发展农业生态 旅游的乡村政策优惠和资助两个方面。主要体现在:一是税收的征收上 应当体现简易性、公平性和有效性、并对乡民所有权的企业给予一定时 期的税收优惠;二是投资激励,鼓励当地所有权归属的项目投资。同时 在投资激励上把握以下的原则:一是要降低资金成本,比如降低贷款利 率、延长还贷时问、提供基础设施、土地使用的特许权等;二是要降低经 营者的经营成本,比如为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政府向乡民提供中长期 的免税政策,提供贷币贬值的特别补贴,对进口材料和进口商品免除关 税等;三是创造一个安全的投资环境,采取的相关措施包括;防止资产国 有化,返还投入的资金、利润、红利和利息,贷款担保.对骨干人员提供工 的基础在于乡民有着共同的地区利益,能够相互满足共同的日常需求, 这在原本共同点不多的乡民中培养起一种团结和共同的属性、共同的目 标。而要保证乡民参与其中,必须做好下以几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乡民参与的利益机制。首先应该调查清楚开展农业生态旅 游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尽管旅游业在调节地方经济,弥补在天然资源产 业和制造业遭受损失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旅游业为村民提 供的就业岗位,通常被认为是低工资、提供医疗保险可能性小、福利待遇 差的工作。当这些工作大部分都是季节性的或者兼职工作时.这一现象 更为明显。 其次,应该建立起确保当地乡民利益能得到保证的机制,旅行社等 各种旅游组织的建立及所有权、对外的营销等工作都应当以当地的乡民 为主。农业生态旅游必须以农民为经营主体,才能体现“住农家屋、吃农 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民俗特色。 再次,在旅游设施和基础设施建没等方面,应优先考虑和鼓励开发 当地乡民所有权的旅游设施,政府在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乡民一定的 优惠政策。 (2)建立乡民参与的组织机制。在乡民参与的组织机制上,可以构 建两种类型的组织为确保乡民的参与。 第一种是赢利性的机构,建立当地村民管理村寨的旅游企业,作为 这种企业主要是通过对当地农业生态旅游的管理来保证当地农民的经 济利益得以实现。作为这种企业,既可以是现代股份制企业,也可以是 股份合作制企业或者是合作制企业。在组织形式上,应采用既能最大限 度调动广大乡民参与的积极性,又能最大限度使乡民经济利益得到保证 的形式。 第二种是非赢利性的机构,鼓励并利用当地社会传统力量,建立民 间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参与管理。其主要职责是通过日常工作,维护和保 持当地的自然、人文环境,以及作为乡村和旅游者、其他组织相沟通的中 介。 2.政府的辅助机制。作为中国的农业生态旅游基本是市场化发展 的结果,现今为了进一步促进其发展,解决农村的“三农”问题,必须加 强政府对其监督和管理,促使乡村经济、人文和自然环境协调、健康发 展。 政府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政府应对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地区采用整体规划和整体管理, 制定适时适地的规划项目。通过整体规划和整体管理.能有效避免目前 农业生态旅游中产品趋同化、基础设施求全化、乡村城市化等问题。而 在旅游总体规划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土地使用规划和控制。通过法规来 批准每块土地的使用要求,即用于开发、扩大或改变。通过合理的规划 和使用土地,通常是为了保护当地风景的观赏性和愉悦性,导致旅游总 体规划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正是那些先于法规控制而发生的土地交易 和投机活动。 (2)制定法律法规、监督农业生态旅游。首先政府应在农业生态旅 游的市场准人、经营条件、后续监督管理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 引导农业生态旅游朝着健康、可持续方向发展。其次,应通过法律法规 来规范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行为,对非法经营和在经营过程中的违规行 为进行严格的管理和处罚。再次,为维护和保持乡村环境文化特色,政 府应制定专门的文化资源保护法规。如对历史建筑、考古遗址、宗教建 筑物、保护区,甚至当地整个乡村的保护法规。除此之外.对于新建的建 筑或者旅游设施,也应从其规模、高度、色彩、形状、布局等方面制定相应 的措施,以保持该地的乡村氛围。 (3)当好产业引导角色,制定产业发展方向,控制产业发展规模 每 个乡村,每个地区的旅游资源各异,政府应从该地实际出发.引导乡民走 适合本地发展的旅游道路。鼓励村民开发本地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并为 其生产、加工、销售提供服务。注意不开展大型项目.一般每个村庄都应 安排有自己的小型的旅游活动。农业生态旅游不适合搞大规模的大众 旅游形式,以国际上旅游发展的历史来看,正是成熟旅游度假地的游客 众多,导致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比如说法国在1970—1975年问,游客逐 渐厌倦了在沙滩海岸边度似,因为那里人太多,此后,他们开始热衷于绿 —--——162-・-—— 作许可证等。 (5)政府的协凋和监督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协调相关 区域的农业生态旅游企业的关系,为这些企业创造一个既竞争又发展的 良好环境,避免恶性竞争,通过对资源的互补性的开发来实现整个区域 的发展,倡导分工合作,强调同一地区的联合开发。二是搭建交流的信 息平台。搭建信息平台可以是官方的,也可是由官方资助的非政府组 织。其作用主要是从事项目规划、募集和发放贷款、进行宣传、游客分 流、提供网络信息服务等 通过这些机构的运作提高当地的知名度、美 誉度和社会影响力。 另外,作为目的地乡民和开发商,他们更多考虑的是投资和回报,而 不是长期效益。因此政府应通过法律法规来监督和管理他们,并考虑当 地的可承载力.在此基础上制定长期战略规划,以保证该地的可持续发 展 3.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而人才 离不开教育。要培养农业生态旅游所需要的人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人手: (1)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农民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要把乡村旅游做 活、做大、做好,必须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引导工作,激发农民办旅游的 积极性和提高农民办旅游的能力,努力开拓乡村旅游的本土特色,增加 旅游收益,使广大农民真正受益。为切实保证当地乡民的利益,避免出 现当地乡民因为受教育的程度低而只能从事低工资、不重要工作的情况 发生,可以采取自愿报名学习和培训,然后从中选出经营者和管理者;或 者政府在一定时期派人协管,在乡民能力提高后再退出;同时对乡民的 培训和教育做到制度化、常规化,这样做既提高乡民的素质、保证其利 益,同时又有利于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 (2)在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校、中专等学校开设与农业生态旅游相 关的课程,建立农业生态旅游理论基础,培养相关的经营人才。同时成 立专门的科研机构,为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3)借助民间的力量来为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人才和发展农业 生态旅游的理论。比如国外成立乡村旅游协会的做法值得借鉴。法国 为了促进乡村旅游,于2001年成立了“乡村旅游常设会议”,2002年创建 _『“乡村俱乐部” 通过这些民间组织.可以为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 策划和咨询,促进其发展。 参考文献: 1.Lynn C.Harri ̄n,Winston Housbands.国际旅游规划案例分析[M]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2.刘德谦 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几点辨析[J].旅 游学刊,2006(3) 3 何景明.“农家乐”发展中政府的“缺住”与“越位”[J]旅游学刊. 2006(3) 4 克里斯・库铂等旅游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吴相利.英国农业旅游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经验启示[J] 旅游管 理。2006(3) 6.威廉-厄瑟波德全球旅游新ee[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l 7.刘军萍.国外乡村旅游管理者与经营者角色定位之启示[J].旅游 学刊,2006(4) (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学院工商管理系 重庆万州404000) (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