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福。一曰壽,百二十年。二曰富,財豐備。三曰康寧,無疾病。四曰攸好德,所好者德福之道。五曰考終命。各成其短長之命以自終,不橫夭。六極。一曰凶短折,動不遇吉,短未六十,折未三十,言辛苦。二曰疾,常抱疾苦。三曰憂,多所憂。四曰貧,困於財。五曰惡,醜陋。六曰弱。
正義曰:“五福”者,謂人蒙福祐有五事也。一曰壽,年得長也。二曰富,家豐財貨也。三曰康寧,無疾病也。四曰攸好德,性所好者美德也。五曰考終命,成終長短之命,不橫夭也。“六極”謂窮極惡事有六。一曰凶短折,遇凶而橫夭性命也。二曰疾,常抱疾病。三曰憂,常多憂愁。四曰貧,困之於財。五曰惡,貌狀醜陋。六曰弱,志力尫劣也。“五福”、“六極”,天實得為之,而曆言此者,以人生於世,有此福極,為善致福,為惡致極,勸人君使行善也。“五福”、“六極”如此次者,鄭云:“此數本諸其尤者,福是人之所欲,以尤欲者為先。極是人之所惡,以尤所不欲者為先。以下緣人意輕重為次耳。”人之大期,百年為限,世有長壽云百二十年者,故傳以最長者言之,未必有正文也。正義曰:人所嗜好,稟諸上天,性之所好,不能自已。好善者或當知善是善,好惡者不知惡之為惡,是善,故好之無厭。任其所好,從而觀之,所好者德,是福之道也。好德者天使之然,故為福也。鄭云:“民皆好有德也。”王肅云:“言人君所好者道德為福。”《洪範》以人君為主,上之所為,下必從之,人君好德,故民亦好德,事相通也。正義曰:成十三年《左傳》云:“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謂命也。能者養之以福,不能者敗以取禍。”是言命之短長雖有定分,未必能遂其性,不致夭枉,故各成其短長之命以自終,不橫夭者亦為福也。正義曰:“動不遇吉”者,解“凶”也。傳以“壽”為“百二十年”,“短”者半之,為“未六十”,“折”又半,為“未三十”。“辛苦”者,味也,辛苦之味入口,猶困厄之事在身,故謂殃厄勞役之事為辛苦也。鄭玄以為“凶短折皆是夭枉之名。未齔曰凶,未冠曰短,未婚曰折”。《漢書•五行志》雲:“傷人曰凶,禽獸曰短,草木曰折。一曰凶,夭是也,兄喪弟曰短,父喪子曰折。”並與孔不同。正義曰:“尫”、“劣”並是弱事,為筋力弱,亦為志氣弱。鄭玄云:“愚懦不毅曰弱。”言其志氣弱也。《五行傳》有“致極”之文,無致福之事。鄭玄依《書傳》云:“凶短折,思不睿之罰。疾,視不明之罰。憂,言不從之罰。貧,聽不聰之罰。惡,貌不恭之罰。弱,皇不極之罰。反此而云,王者思睿則致壽,聽聰則致富,視明則致康寧,言從則致攸好德,貌恭則致考終命。所以然者,不但行運氣性相感,以義言之,以思睿則無擁,神安而保命,故壽。若蒙則不通,殤神夭性,所以短所也。聽聰則謀當,所求而會,故致富。違而失計,故貧也。視明照了,性得而安寧。不明,以擾神而疾也。言從由於德,故好者德也。不從而無德,所以憂耳。貌恭則容儼形美而成性,以終其命。容毀,故致惡也。不能為大中,故所以弱也。”此亦孔所不同焉。此福極之文,雖主於君,亦兼於下,故有“貧”、“富”、“惡”、“弱”之等也。《尚書卷十二洪範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