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养生问答 疾病百科 养生资讯 女性养生 男性养生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试论卡夫卡小说创作的独特性

2023-11-22 来源:华佗健康网
Y1406208附件5:分类编号:——密级:——单位代码:—100—65学号:2QQ鲤Q!Q2天滓3J币苊大掌研究生学位论文论文题目:这途±去圭丛!道鱼』佳的独挂性学生姓名:逊建谨申请学位级别:室堂亟±申请专业名称:出筮塞堂皇世昼塞堂研究方向:圭去圭型!进专业技术职称:数援指导教师姓名:萱丝基提交论文日期:2QQ8生!Q目中文摘要弗兰茨・卡夫卡1883年7月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布拉格一个犹太商人家庭,他的一生正值奥地利近代史上发生深刻社会变革的时期,虽然在这个动荡不安的世界上只生活了四十一年,他却有着独特的身世和生活经历:出生于犹太人家庭这个身份像一个阴影伴随着他的一生,成为他终身背负的精神十字架;操德语的卡夫卡在他的出生地布拉格却是少数语种人,这种“孤岛"般的环境,给这位“异乡人"造成了很大的失落感;随着文学兴趣的与日俱增,他视创作为“唯一的幸福”,他需要集中时间进行创作,但他也需要保险公司的薪水维持生活,这就使卡夫卡的创作与职业处于尖锐的矛盾与冲突之中;他的父亲是个粗暴专断的商人,他的母亲虽然关心他,但更懂得服从丈夫,所以卡夫卡从小在心理上就受到很大损害;卡夫卡先后与两位姑娘订过三次婚,每次都因种种主客观原因而失败,最后提出同陪他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程的朵拉结合的要求,也遭到了他父亲的拒绝,使卡夫卡终生没有实现结婚的愿望。独特的身世和生活经历造就了卡夫卡极端内敛型的独特性格:内向、矜持、保守、自我封闭。他以自己独特的目光认识着这个异化的世界,借助小说传达出来的对世界和人生的内心体验是恐惧感、孤独感、负罪感等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其情绪符号大多为地洞之类的事物,其人物大多是拉班式的疲惫不堪的孤独者,其象征物大多是囚犯、绞架、监狱等与犯罪有关的形象,以及貌似荒诞的诉讼和审判。他以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批判着这个充满罪恶和丑陋的世界:他一直希望拥有一个“伤口”,并不惜自虐来摧残自己的身体,从而成为一种信念,一种精神支柱:他经常采用“变形"的艺术手段来塑造形象,实际上是他心灵活动的实录,也是他自我解脱的重要方式:“迷宫”是卡夫卡小说中最常采用的形式,也使得他的小说由于扑朔迷离而时常带有一种梦魇般的气氛,迷宫般的故事同样是卡夫卡心灵历程的记录:他采用多种视角,试图通过多种手法来反映人性本身的“异化一,使他的小说充斥着压抑、悲观与失望的情绪却指不出任何一个出口;在卡夫卡的小说世界里经常出现自相矛盾、似是而非的情节,仿佛陷入文字的迷宫里,这种“悖谬一现象成为他的小说主人公精神世界的一个特质,揭示了人的生存困境与社会现实的荒诞和悖谬对人性的戕害;他把父亲看作一种统摄一切的最高权威,借父亲的形象把父辈文化人格化,借“审父劳达到对这个世界的批判。卡夫卡生前只发表了少量小说,只在少数行家当中享有声誉。欧美起初的卡夫卡热的共同历史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世界各国的接受过程又具有各自的特性。特别是卡夫卡在小说中表现人的孤独、苦闷、自疚、恐惧的主题,人性异化的主题与世界荒诞的主题,由于符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经济畸形发展造成的普遍社会现象,在欧美现代作家中引起广泛共鸣,他们纷纷模仿和学习卡夫卡的创作手法,借用卡夫卡的题材,在世界上形成了独特的文学影响。因而,卡夫卡被誉为二十世纪文学巨匠、现代文学的始祖。f关键词卡夫卡小说创作独特性AbstractFranz.KafkawasborninaJewbussinessfamilvwasinaPraguedominatedbyhutria——hungaryempireinJuly1883whenthecountryindeepsocialreforminitsmodernhistory.Onlyfor41yearshehadbeenintheworld,buthegotspecific1ifelotandexperience:Hissocialclass,aJew,followeshimforhiswhole1ifejust1ikewasafearfulshadow:the1ivingcondition1ikewasasolitaryislandmakethethat“stranger"depressed:novelcreationinaregardedhislonelyhappiness,butadeepcontradictionwithhisdaily1ifeofmakingtoomuch1ivinginainsurancecompany:hiscruelfatherandfollowingmotherdounfortunatemarriagecausedhislonelywholeHis1ifelotandexperiencedevelopedaharmtohismind:his31ife.extremespecificmoderarecharacter:diffidence,reserved,conservatire,andself—sealedup.Heseesthedissimilatedworldinhisspecificvisioninordertoexpresshisinnerexperienceoftheworldand1ife:fear,loness,incrimination.Thesustanceofhisnovelaresomething1ikecellar,andthecharacterareareoften1ikeLaban.Theindicationusuallyprisoners,cross,andsomefiguresrelatedtoguiIt.Hisspecificexpressionwayhelpeshimtocriticizetheworldfullofguilt:Thathealwayshopehehasa“wound"。andself—ruinhisbodydevelopsoftencreatsaabelief.ThatHeandanfigureinadefomedartwayistherealrecordofhismindimportantself—relief.are“Puzzle"istheusualwayhetakesandthatmakeshisnovelsthemindrecord.Hisnovelsareoftenwithanightmareatmosphereandisoftenfullofrestrained,pressmisticandhoplessemotionwithouthavinganysolution.Thatthechaptersareusuallvinself—contradictionisaspecificexpressionofhismindtohumanitv.andshowtheharmthatpeople’s1ivingtroubleandsocialparadoxdoHeregardshisfatherthemostpowerfulandcriticzesthewholeworldby“criticizingfather".Franz.Kafkawritesfewnovelsandisfamousinfewwriters.hisnovelsbeginthenovelsinmoreAfterWorldWarTwo。popularinEuropeandAmerica,butdifferentcountriesacceptstopic,inKafknovels,suchasdifferentway.Especially,theloneliness,sadness,wormofconscience,deformedhuman,andtheworldpeopostercausesomuchresonance,becausetheseshowthecapticalsocialrealityafterWorldWarTwo.ThewriterinEuropeandAmeicastudyandcopyKafka.creationwayandborrowhismaterial.Asaconsequence,Kafkawasnamedtheancestorofmodern1iterature.specificKeywordFranz.Kafkanovelcreation.iL—J‘刖吾弗兰茨・卡夫卡(Franz.Kafka1883年7月3日一1924年6月3日),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布拉格一个犹太商人家庭,因此有人说他是奥地利人,也有人认为他是捷克人,被誉为二十世纪文学巨匠、现代文学的始祖。卡夫卡是家中长子,有三个妹妹(另有三个早夭的弟弟)。他自幼爱好文学、戏剧,18岁进入布拉格大学,初学化学、文学,后习法律,获博士学位。毕业后,先后在迪里雅斯特保险公司布拉格分公司和布拉格工人事故保险公司工作。终生未娶,4l岁死于肺痨。1904年,卡夫卡开始发表小说,早期小说颇受表现主义的影响。1912年9月21日晚上,通宵写出短篇小说《判决》,从此建立自己独特的风格。生前共出版七本小说的单行本和集子,死后好友马克斯・布罗德(MaxBrod)违背他的遗言,替他整理遗稿,出版三部长篇小说(均未定稿),以及书信、日记,并替他立传。卡夫卡一生正值奥地利近代史上发生深刻社会变革的时期。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奥匈帝国面临着种种无法克服的危机,在一股股革命浪潮的冲击下东摇西晃,终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尽处彻底解体。资产阶级共和制得到确立,但旧的矛盾还未尽数妥善解决,各种新的社会矛盾又层出不穷,这些新旧矛盾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特点。在这动荡不安的社会里,由于独特的身世和生活经历造就了卡夫卡独特的性格,在新旧观念的搏击中,在当时各种思潮的影响和启发下,卡夫卡以自己独特的目光认识着这个异化的世界,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批判着这个充满罪恶和丑陋的世界。“他将全部个人经历内化为内心感受,又以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即逼真的现实刻画和怪诞的梦魇描写相结合,使这种感受再次取得形象的外观。"[1]在他的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人的历史、人的本质、人的命运、人的处境、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思考,可以看到他对人的前途的忧虑和不安,可以看到他对小人物的关注和同情,可以看到他对这个世界的丑陋表示了无比的愤慨。他生前虽然默默无闻,但死后几十年其小说却风靡世界,征服了无数读者,影响了无数作家以及各个现代文学流派,被视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先驱,成为又一个很独特的现象。诸多“独特性”集于卡夫卡一身,构成了独特的卡夫卡。本文试图从不同的侧面对卡夫卡小说创作的独特性进行梳理和探究。第一章独特的身世经历卡夫卡的创作生涯堪称是一种纯粹的个人写作状态。他的写作,不是为在媒体发表,不是为大众,也不是为知识分子这一特殊群体,而是一种纯粹意义上的个人写作。但正因如此,卡夫卡才可能更真实地直接面对生命个体所遭遇的处境,写出人的本真的生存状态,并最终上升为一种二十世纪人类的生存状态。这种个人写作的方式与状态首先取决于他的生平经历,尤其取决于卡夫卡的性格。卡夫卡的性格是极端内敛型的,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典型的弱者形象,容易受到伤害,不喜欢与外界打交道。他在去世前的一两年曾经写过一篇小说《地洞》,小说的叙事者“我’’很奇特,是个为自己精心营造了一个地洞的小动物,但这个小动物却对自己的生存处境充满了警惕和恐惧,“即使从墙上掉下的一粒砂子,不弄清它的去向我也不能放心”,然而,“那种突如其来的意外遭遇从来就没有少过"(引自《地洞》)。这个地洞中小动物的处境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现代人的处境的象征性写照,意味着生存在世界中,每个人都可能在劫难逃,它的寓意是深刻的。有评论家说卡夫卡正是他的地洞中的一个小老鼠。卡夫卡写《地洞》时肯定把地洞想象为自己的生存方式。卡夫卡在1911年写的一则同记中谈到了自己名字的意思:我的名字叫卡夫卡(Kafka),这是希伯来语(希伯来语是犹太人的语言),它的意思是穴鸟。因此,有人用“地洞中的穴鸟”来概括卡夫卡的传记形象。这个形象也可以说是卡夫卡对自己生存形态的一种自我体认和表述。这种地窖中的穴鸟般的生存方式不仅仅显示了卡夫卡封闭内敛的性格和生活形态,对小说家卡夫卡它更象征着一种与世俗化的外部世界的生活相对抗的一种内在生活方式,或者说一种内心生活,一种生活在个人写作中的想象性的生活。卡夫卡这种独特的性格是怎样形成的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1家庭出身一一精神负担卡夫卡是个极为敏感的人,受歧视的民族血统成为他~生中的沉重的精神负担。出生于犹太人家庭这个身份像一个阴影伴随着他的一生,成为他终身背负的精神十字架。作为一个没有祖国的民族的一员,他的“无家可归"的意识是十分强烈的。他在给第一个未婚妻菲莉斯的一封信里表达了这种强烈情绪:“……完完全全无家可归,非发疯不可,日益虚弱,毫无希望。’’[2]他多次在给女友密伦娜和未婚妻菲莉斯的信中提及犹太孩子在学校和社会上受歧视、欺凌的情形,道出犹太民族的悲剧命运和在世界上的难堪处境。晚年在给密伦娜的一封信中,他还表达了对对方有祖国的羡慕和自己寻找祖国的渴望:“……你有你的祖国,因此你甚至可以抛弃它,而这大概是对待自己祖国的最好的办法,尤其因为它那些不能抛弃的东西人们并不抛弃。可是他(指卡夫卡自己——笔者)没有祖国,因此他什么也不能抛弃,而必须经常想着如何去寻找一个祖国,或者创造一个祖国。"[3]卡夫卡是个自传色彩很强的作家,凡是重要的人生体验和感受都可以在他的作品里找到影子。他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城堡》融进了他多种人生体验,可以做多种解释,其中解释之一就是对犹太人“无家可归”的一种写照。小说主人公k的经历,反映了他作为犹太民族2的一员找不到家园的痛苦和失落感。作为犹太作家的布罗德对《城堡》的这一层意思看得还要深刻,他说卡夫卡在《城堡》“这个简单故事里,他从犹太人的灵魂深处讲出来的犹太人的普遍遭遇比一百篇科学论文所提供的知识还要多。"[4]1.2语言环境——孤岛一般卡夫卡的出生地布拉格绝大多数人讲捷克语,而他所习用的是德语,操这门语言的人在布拉格只占fi曼d'的比例(本世纪初约十五分之一左右)。因此,从语言环境看,卡夫卡仿佛生活在一个孤岛上,他不能象一般人那样自由选择学校甚至专业,他的小说在自己的家乡不通过翻译就难以传播,他的社交活动和与文学界的来往基本上也局限在德语的范围内。因此,这种“孤岛”般的环境,给这位“异乡人"造成了很大的失落感。更可怕的是,当时的捷克民族主义者正在进行各种努力来摆脱奥匈帝国的统治,同时也由于受排犹传统和排犹情绪的影响,不断对犹太人采取暴力行动。尤其是说德语的犹太人,一方面遭到日尔曼排犹情绪和基督教反犹倾向的打击、迫害,另一方面也受到对一切说德语的人怀有敌意的捷克民族意识的排斥。处于这样一种险恶的社会环境中的卡夫卡一家,无论在同社会上各等各样人的交往上,还是在自己的心理上,都得提心吊胆地筑起一个自我封闭的城堡,这无疑会给卡夫卡的心灵留下难以弥合的创伤。1.3创作职业——尖锐冲突卡夫卡于从1907年lO月1日起,开始在意大利人开的迪里雅斯特保险公司布拉格分公司上班,由于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太少,8个月后,他放弃这份工作,进入半官方的布拉格工人事故保险公司任职。随着文学兴趣的与日俱增,他视创作为“唯一的幸福"。“写作就是卡夫卡生命中的一切,没有了写作,卡夫卡的生活将变得毫无色彩和意义。"151.这时的他还不能依靠专业创作来维持自己和家庭生活的必需,也就是说还不能放弃保险公司那份能给他提供固定优厚薪俸的岗位。但是创作需要时间,需要思想的高度集中,对于卡夫卡甚至需要禁闭于“孤寂的世界"的环境里,这就使卡夫卡的创作与职业处于尖锐的矛盾与冲突之中:一方面,他觉得“放弃这一岗位是我的强烈愿望"1:6];一方面又觉得“由于我的小说产生得很慢和小说的特殊性,我不能靠文学为生。’’[7]这种矛盾和冲突,有时使他觉得“几乎听见了我被写作为一方、办公室为另一方碾得粉碎的声音。"1-81就这样,他长期生活在这两种相反力的撕扯之中:一种是要求按照自己的天赋、能力和兴趣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自我价值;一种则是社会的伦理、道德的习俗迫使他对家庭承担起一个长子应当承担的责任,首先是经济供养的责任。而他实在无法做到成全任何一方,不得不忍受这二重分裂的痛苦。于是,白天他在办公室“恪尽职守",夜晚以牺牲睡眠、损害健康、剥蚀生命为代价进行写作,然而这点时间也不能完全满足他的创作欲望。“卡夫卡的生存就是为了写作,而要生存首先得工作。工作带来不幸,不幸刺激写作,写作耗尽了生命。"[9]这就是卡夫卡独特的人生。1.4家庭教育一一粗暴专断3卡夫卡出生的时候,他父母才刚刚成家立业,一切都处于创业阶段,收入不多,家庭生活精打细算,对于一切并非十分迫切的生活需求,都要尽量压缩。卡夫卡童年时代所能得到的玩具和学习资料,除了最廉价的小画书、玩具小锤子以外,几乎一无所有。他的父亲是个白手起家的商人,缺乏应有的文化修养,他关心的是赚钱,和子女思想上不能沟通,在家里非常专断,要求家庭成员对自己绝对服从,动辄暴怒斥骂,这使卡夫卡从小在心理上就受到很大损害,性格也因此向内向发展。他的母亲是个善良、贤惠的女人,她关心儿子,但更懂得服从丈夫,在父亲粗暴对待儿子的时候,她会以亲热的态度试着对儿子的不幸作出一些补偿,可是她从来不因为保护儿子而站在反对丈夫的立场上。卡夫卡在父亲的粗暴态度下,渴望母亲保护他,渴望母亲多给他一些补偿,然而母亲对他的保护往往反而对他的成长起了消极的作用。卡夫卡的性格中缺乏自信和独立性,主要是他父亲的粗暴态度和不适当的教育方法造成的,但是,如果没有母亲那种方式的保护,也会迫使卡夫卡起来反抗,从而使他养成敢于公开说“不”或者反抗不合理父权的心理基础,从此培养起一种独立精神。然而,正当他要有所反抗的时候,他母亲却出来替他说情,然后私下里悄悄给他一些补偿,从而把一切激起反抗的东西都抵消了,而且还让人觉得这种保护和补偿是不正当的,在卡夫卡幼小的心灵中形成一种深深的负罪感。1.5爱情婚姻——屡屡失败在1912一1919年7年时间里,卡夫卡先后与两位姑娘订过三次婚,每次都因种种主客观原因而失败。他同菲莉斯・鲍威尔相处5年,因两人追求不同,卡夫卡一直考虑:“没有她,我不能生活,和她在一起,我也没法生活。”[10]这一自相矛盾的问题,反反复复,两次订婚,两次解除婚约,最后不得不遗憾分手。他的第二个女友叫朱丽叶・沃里采克,他们在旅馆里偶然认识,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卡夫卡认为朱丽叶在性格上和他很合得来,思想上也很投合,他们结婚的基础较好,认为他俩在一起会过得十分美满。然而,他的父亲却因为朱丽叶家的社会地位太低粗暴地阻止了他们的婚事。1919年卡夫卡在《致父亲》那封长信中慨叹:婚姻是他“一生中迄今最恐怖的事情。"[11]1920年初,布拉格一位著名颔面整形外科教授的女儿、25岁的少妇密伦娜写信请求卡夫卡同意让她用捷克文翻译他的小说,结果两人一见钟情,不久便开始了频繁的书信来往。卡夫卡去世后,他留下的《致密伦娜情书》被评论界称之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书信之一。由于密伦娜下不了决心断绝与丈夫的关系而与卡夫卡结合,他们的关系从一开始就具有注定失败的性质,但卡夫卡依旧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致密伦娜情书》反映了其惶恐的追求、绝望的斗争以及为理想而激动的颤抖,并发出了“什么时候才能把这颠倒了的世界稍稍矫正过来一些呢?’’的呼声。直到1923年7月,即卡夫卡逝世前不到一年,在外地疗养时认识了20岁的姑娘朵拉・迪芒,两人一见钟情,不久同居。朵拉对病入膏肓的卡夫卡悉心照料,陪他走完了人生最后一段路程。卡夫卡曾给他父亲写信,要求同意他与朵拉的结合,但却遭到了他父亲的拒绝,使卡夫卡终生没有实现结婚的愿望。4联邦德国研究卡夫卡的专家巩特尔・安德尔斯对卡夫卡有一段很好的评价,他说:“作为犹太人,他在基督徒当中不是自己人。作为不入帮会的犹太人(他最初确实是这样),他在犹太人当中不是自己人。作为操德语的人,他在捷克人当中不是自己人。作为波希米亚人,他不完全属于奥地利人。作为劳工工伤保险公司的职员,他不完全属于资产者。作为资产者的儿子,他又不完全属于劳动者。但他也不是公务员,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作家。而就作家来说,他也不是,因为他把精力耗费在家庭方面。可‘在自己的家庭里,我比陌生的人还要陌生。’”因此,卡夫卡研究专家叶廷芳先生称他是“一个失落了身份的精神漂泊者"。[12]综上所述,卡夫卡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寄托,只好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用笔同自己的心灵对话,抒写苦闷,排遣压抑,发泄不满,以调剂那本就脆弱的神经。第二章独特的感受体验中国人民大学外国文学教研室主任杨恒达教授在(--十世纪文学泰斗卡夫卡》一书序言中说:“卡夫卡的文学创作同他的个人经历和自我意识有着密切关系,他写每部小说的主人公,几乎都是在写他自己,表现他自己的内心世界’’。我认为,受他独特身世和性格的影响,卡夫卡的小说所表现出来的他的“内心世界",是一种对世界和人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1恐惧感恐惧感是卡夫卡借助他的小说传达出来的一种内心体验,其情绪符号大多为地洞之类的事物。熟悉卡夫卡小说的人大多读过《地洞》这篇小说。这篇没写完的小说,写的是一个不知名的小动物苦心经营它的地洞。它经常从酣睡中惊醒,有时在梦中呻吟喘息,拖着贮藏的食物踉踉跄跄地前进。它心惊胆战地听着一个大动物挖掘时的喘息声,它甚至能在想象中感到后腿被尖利的牙齿咬住时的痛楚。这只心身交瘁、惶惶不可终日的小动物传达的是卡夫卡的一种内心体验,那便是恐惧感。单从小说来考察其内涵,会感到摸不着头脑,而与卡夫卡的生活相对照便感到豁然开朗。卡夫卡小时候由家中的厨娘送他上学,那个矮小干瘪、神态高傲的女人每天都威胁卡夫卡,说要向老师告发他的淘气行为。于是在卡夫卡心中,上学的路变得无比漫长。他一再乞求厨娘不要向老师告状。厨娘从来没有告发卡夫卡,但她明确表示决不放弃这种可能性。另一种威胁来自卡夫卡的父亲,这个身强力壮却不谙教子之道的汉子,经常解下吊裤带假装要狠狠揍孩子一顿,并咆哮着说要将小卡夫卡“象条鱼一样撕碎"[13]。卡夫卡说:“正是从这少年的轻信中,我逐渐增长了胆怯懦弱的性格。我逐渐有了一种威迫感,好象一个幽灵紧紧跟在我的后面。”[14]威胁象幽灵一样紧随小卡夫卡身后,直至成年仍无法摆脱。生活在恐惧之中的卡夫卡渐渐变成了一个“愁眉苦脸,心不在焉,犟头犟脑"[15]的孩子,他心里老想着逃命,这是一种向内心深处的逃命。了解了卡夫卡的童年经历,便解开了象《地洞》这类小说的密码。这是一个关于逃遁的话题,这种心灵上的逃遁从卡夫卡少年时代便开始了。危险虽然没有马上降临,但一直在威胁着他。厨娘要向老师告状,但终于没有告;父亲威胁要打卡夫卡,但又终于没有打。这种随时可能降临但又迟迟没有降临的危险,使卡夫卡一生蒙受巨大的痛苦。卡夫卡将此比喻为:“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了绞刑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只是绞索在眼前晃动时才知道自己已经被赦免。力[16]成年之后,写作成了他精神上逃遁的方法之一。卡夫卡说,尽管这种方法叫人想起了一条小虫子,后半截身子被一只脚踩住了,它挣脱了上半截身子爬到了一边,“但我在写作中总算有了安全,我总算能喘一口气了”[17]。写作是卡夫卡精神上的“地洞",只有在这样的地洞中才能暂时摆脱恐惧感。6卡夫卡还有很多这样的“地洞’’,比方说自虐,比方说变形。在卡夫卡的小说中,“地洞"是一种情绪符号,依照卡夫卡提供给我们的象形文字,我们了解到了卡夫卡所经历的巨大恐惧及为摆脱恐惧所做出的艰苦逃遁。卡夫卡的恐惧常常出现在人们意想不到的场合,春光明媚的日子在河上划船时或在雪地上漫步时,他会感到“恐惧";正常写作时或在给女朋友或情人写信时,他会感到“恐惧";甚至在与家人欢聚时,他也会感到“恐惧"。他对他出生和生活的那座欧洲文化名城布拉格是恐惧的,认为它是一座危险的城市。可以说,卡夫卡的恐惧感无处不在,他说:“我的本质就是:恐惧。"[18]这与他的家庭环境和他自己的“独特性"分不开。从卡夫卡致密伦娜的大量信件中可以看出,他对性也怀有“恐惧"。他对女人怀有偏见,他小说中的女人多半是“不干净"的,尤其是在涉及跟“性”有关的场合,往往用肮脏的地方来衬托。例如《城堡》里写一群妓女排着队走进马厩里去过夜,《乡村医生》中马夫在猪圈调戏医生侍女。卡夫卡对密伦娜的幽会要求总是怀有“恐惧"感,他把爱情视为纯粹的精神生活,从而把它与性行为绝对分开,这又是卡夫卡的“独特性’’之一。卡夫卡的恐惧感既与他的“独特性’’有关,同时也是时代危机感的征兆。《地洞》这篇小说,就以寓言的笔法生动地展现了在一个“弱肉强食”的阶级社会里,弱者惶惶不可终日的止p理。2.2孤独感孤独感是卡夫卡通过小说传达出的另一重要的内心体验。卡夫卡记录过一件刻骨铭心的往事:在一个星期天的下午他去外祖父家做客。卡夫卡每当与亲戚坐在一起,心中便感到忐忑不安,为了排遣不安,他在一张纸上写着东西,是关于监狱里的景况。这时他的一个舅舅突然抢走了那张纸,匆匆瞟了一眼便将那张纸还给了卡夫卡。他的舅舅脸上没有一丝笑意,对其他亲友嘟哝了一句“一个破玩艺儿!一卡夫卡这时仍正襟危坐,象刚才一样在没用的纸上写着那个关于监狱的故事,但舅舅的那句话一直在他耳边回响,就象一记沉重的巴掌将他从人群中打了出来。这段往事使我们不由自主地想起卡夫卡的一个小说,这个小说名叫《骑桶者》。用常人的眼光看,这个故事虚无怪诞:煤桶空了,主人公将活活冻死,他骑着煤桶来到了煤店,请求老板娘能赊些煤给自己。在炉火旺盛的屋中热得流汗的老板娘扇了扇围裙,这一扇将骑桶者扇到了北极,永远消失在冰山区域中了。生活中的卡夫卡象小说中的骑桶者一样寻找熊熊烈火,想使冷酷的世界变得温暖一些。但冷酷又粗心的舅舅一记巨掌将卡夫卡打出了人群,就象小说中的煤店老板娘用围裙扇走了骑桶者。当骑桶者消失在北极的时候,卡夫卡也永远消失在情感的极地,不复再现了。晚年的短篇名作《乡村医生》比较深奥,但表现人的孤独感仍是一条清晰可辨的主线。小说很像是一次梦象的记录,可作多种解释。可就人的孤独感而言,至少有三个层面看得出来:一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如主人公裸身在寒冷中,旁观者竟视若无睹;二是“好心不得好报",如冒严寒去给人看病,反而挨打;三是居心不善,如提供马匹给人救急,却要人家的侍女作出牺牲。这里卡夫卡把现实中的孤独感变成了幻觉,变成了一个梦境的影象。在传统的价值观念崩溃的时代,乡村医生的一片热心不仅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和接受,反而显得多余7而可笑,于是他感到“受骗了"。这是对他的尊严得不到尊重而发出的、无可奈何又带有悲喜剧意味的抗议。卡夫卡性格的内向、矜持、保守,不仅使他孤独,不易接近,而且也使他竭力以想象的方式来逃避现实。1907年春天,他创作了短篇小说《乡间婚事的准备》,小说中的拉班就是卡夫卡自己,一个在生活中感到疲惫不堪的孤独者形象。他在1921年lO月21日的日记里写到:“一切都是幻景——家庭、办公室、朋友、街道,还有女人;一切都是远远近近的幻景,最接近真实的不过是:你在用脑袋去顶一间无门的密室的墙壁。’’他的孤独感如此强烈,甚至不能忍受别人向他投来的目光,不能忍受别人从他身边走过,或坐在他的面前。这一切可能是由于他身体情况恶化造成的。1922年1月,卡夫卡的神经达到了空前衰弱的程度,整夜失眠,对生活中的一切感到不能忍受,他的孤独感加速了他的神经崩溃,一切都似乎到了末日。1月27日,他在医生的陪同下前往巨人山脉中的斯宾德勒米勒接受治疗和锻炼。但这期间他感到自己就好象是另一个世界里的公民,这一切并没有治愈他的神经衰弱、改善他精神上的绝望状态,他决心靠写作来解除神经衰弱的痛苦,使自己从绝望状态中走出来。短篇小说《最初的痛苦》和《饥饿艺术家》就是在这时写的。这两篇小说在内容上有些相似,《最初的痛苦》讲一个空中飞人表演者在吊架上表演,《饥饿艺术家》讲一个饥饿艺术家在笼子里表演,这两部小说都表现出卡夫卡对现实的存在感到痛苦,表现出他的孤独感和绝望中的追求。卡夫卡的创作仅仅是他用以表达“内心需要"的一种手段,而他的内心需要似乎始终没能满足,艺术上总是对自己不满意,他的小说很少自己主动拿出来发表,晚年更是做出了一个惊人举动:嘱托他的好友布罗德把他的小说“统统付之一炬"。这说明,卡夫卡生前自己对自己也是不完全理解的,这是他精神上的最大孤独。2.3负罪感在卡夫卡梦幻般的内心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且支配了他一生生活的是负罪感,。这种负罪感并非缘于宗教,而是根植于卡夫卡的个人生活,是完完全全卡夫卡式的。当身强力壮又充满自信的老卡夫卡将全部希望寄托在小卡夫卡身上,而孱弱又敏感的小卡夫卡知道自己永远无法使父亲满意时,这种负罪感便油然而生了。卡夫卡爱父亲又恨父亲,若老卡夫卡一味冷酷残忍,卡夫卡尚能减轻负罪感:但老卡夫卡时时流露出来的慈父的情怀,使卡夫卡愈发感到自己罪孽深重。于是,他总是不断地逃向自己的内心世界,只有在内心世界里,他的负罪心理才取得了一点平衡,甚至他还斗胆为自己找到了某种自卫手段和报复手段。但是,他意识到自己的脆弱和渺小,任何反抗都是无济于事的,于是,他不仅要逃进他的内心世界,而且要在他的内心世界周围筑起一道高墙,建立起他自己的小小“城堡’’,保证他的自我在其中的绝对安全。然而,无论“城堡’’还是“地洞"都无法给他带来心理上的安宁,随着岁月的推移,这种负罪感日益沉重,最终毁掉了不堪重负的卡夫卡。卡夫卡的这种负罪意识必然在他的小说中打下深刻的烙印。早期的《判决》、《变形记》、《司炉》等小说的主人公都觉得自己有罪,因此而恐惧,并感到判决的不可避免。晚期的《饥8饿艺术家》、《一个小妇人》、《一条狗的探究》以及《地洞》等的主人公似乎更是陷入罪孽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因而成了自虐犯,成了无穷生活磨难的牺牲品。只有在文学中,只有借助文学的手段,卡夫卡才能摆脱负罪感。《判决》是卡夫卡最喜欢的小说,在小说中父子两人发生了口角,父亲判决儿子马上去投河淹死,儿子飞奔出门跳入河中。这个貌似荒诞的故事是卡夫卡负罪心态的生动描述,父亲的判决也是卡夫卡对自己的判决。主人公临死前的低声辩白:“亲爱的父母亲,我可一直是爱着你们的。"[19]这便是卡夫卡最隐秘的心曲的吐露。负罪感在卡夫卡的小说中久久徘徊,挥之不去。囚犯、绞架、监狱在小说中频频出现,当这些带有明显象征意味的形象一出现,我们便知道卡夫卡又在讲述那个令他伤心不已的故事。一个囚犯看见了绞刑架,夜晚便走出牢房,自缢在那个绞刑架下。这种故事的框架是典型的卡夫卡式的,是他内心深处的负罪感具象化之后的产物。通过分析他的小说、书信、日记等可以发现,他的负罪意识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责任的没有完成,二是对家庭的叛逆而产生的内疚,三是争取成婚中的负疚感。分析这些内容发现,负罪意识在卡夫卡那里又是一种思考过程,因而是探索真理的一条途径,它从对人的基本生存境况的揭示与描述,导致对自我的审察。这在他的两部长篇小说《诉讼》和《城堡》,尤其是前者中进行了详尽而深入的描写。在国家法庭上《诉讼》的主人公约瑟夫k是无罪的,但在真理法庭上他却是有罪的。这部小说是卡夫卡自审意识最集中、最强烈的反映。然而,卡夫卡的自审未能导致积极的结论,正如他对世界所有问题的探索与揭示一概不予回答那样,他对自我的剖析也采取这种纯客观的态度。因此,卡夫卡成了生活斗争的失败者。9第三章独特的表达方式卡夫卡不仅对世界和人生的感受体验是独特的,而且他用小说对这种感受体验的表达方式也是独特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伤口3.1“伤口"在卡夫卡的小说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其象征意味有目共睹。在《乡村医生》这部小说中,卡夫卡对伤口有详尽的描写:“在他腰间的右侧敞露着一个手掌那么大的伤口,像朵玫瑰,颜色不一,暗处最深,周围边缘较浅,呈细粒状,混合着随时凝结成的血块,一如露天矿的矿石。这是从远处看去的状貌,若从近处看,则情况更不忍目睹。谁看了能不唉声叹气呢?满是蛆虫!像我的小手指那么粗壮那么长,浑身亦是玫瑰色,在血污里蠕动着,麇集在伤口深处,同时用白色的小脑袋和许多小脚爬向亮处。”[20]这正是时时闪烁在卡夫卡意识深处的那个美丽的伤口,是他梦寐以求的东西。拥有这个伤口的男孩是这样说的:“…我总是不得不满意。带着一个美丽的伤口我来到世界上,这是我全部的妆奁"[21],其间清晰传达出了卡夫卡的心声。卡夫卡一直希望拥有一个“伤口一,这个“伤口’’的具体表现形式是身体上的病残。有了这个“伤口’’就不必向父亲尽做儿子的义务便能从残酷的社会职责中解脱出来,也不必娶妻生子承担为人夫为人父的责任。为了拥有这个美丽的“伤口”,卡夫卡不惜自虐来摧残自己的身体:他摊开四肢躺在地下,想象自己是一块切碎的烤肉,并把这块烤肉慢慢推到角落里去喂狗,这样的想法成为卡夫卡每天的精神食粮;他带着被虐待的欢乐观察一个肮脏的食品店的橱窗:他毫无顾忌地吞下又老又硬的家用香肠,将长条的排骨咬都没咬便塞进胃里,又从后面拉出来,急切之中将胃与肠子都扯断了:他将鲱鱼、黄瓜、糖果及各种各样陈旧变质的食品冰雹一般倾泻到了自己的肚子里。当然这一切都是在想象中进行的,在想象中卡夫卡享受自己的痼疾。当然卡夫卡的自虐不仅限于想象之中,为了获得伤口,卡夫卡冬天穿夏装,并且高挽裤腿,或者冒着凉雨在院子里劳作。卡夫卡寻求“伤口’’的经历使我们找到了解开卡夫卡一些小说的密码,比方说《饥饿艺术家》。以饥饿为艺术的饥饿艺术家马上要死了,人们在笼子中腐败的草堆中找到了他。下面是饥饿艺术家和管事的一段对话:“请诸位原谅,"“我们原谅你。"“我一直在希望你们能赞赏我的饥饿表演,’’“我们也是赞赏的。’’“但你们不应当赞赏,"“好,那我们就不赞赏,"管事说,“不过究竟为什么我们不应该赞赏呢?"“因为我只能挨饿,我没有别的办法,"“瞧,多怪啊!’’管事说,“你到底为什么没有别的办法呢?"“因为我找不到适合自己胃口的食物。假如我找到这样的食物,请相信,我不会这样惊动视听,并像你和大家一样吃得饱饱的。"[22110看到这里,我们仿佛听到了卡夫卡轻声轻气地对大家说,我只能自虐,因为我找不到别的办法,请诸位原谅。自虐对卡夫卡来说不是残酷的无聊的游戏,而成为一种信念,一种精神支柱,一种从病态人生焕发出的主观能动性。卡夫卡在《饥饿艺术家》中描写饥饿艺术家扩散了的眼睛中流露出的是坚定的信念。他在给女友费莉斯的信中也这样写道:“为了更高的目的,我有兴趣并命令人折磨我。’’。自虐伴随卡夫卡的一生,成为卡夫卡每天的精神食粮,找到了伤口与自虐之间的联带关系,卡夫卡生活和小说中的很多谜便迎刃而解了。3.2变形“变形’’是卡夫卡小说的重要特征,《变形记》几乎成为卡夫卡小说的代名词。推销员变成了大甲虫、遭到社会与家人的唾弃,、最终悲惨死去的故事,产生了惊心动魄的社会效应,在人们的心目中卡夫卡小说也上升到历史的、哲学的高度。“变形"与其说是卡夫卡为塑造形象而调遣的艺术手段,不如说是他心灵活动的实录。变形每时每刻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卡夫卡身上,当家人大声喧哗时,忍无可忍的卡夫卡便会感到自己变成了一条蛇,滑向门边,用尖细的声音恳求家人安静一些。縻螂、玉米虫子、蛇都是卡夫卡喜欢借以变形的形象,其中甲虫的形象强烈占据卡夫卡的心。在他的心中,变成甲虫是最为惬意的:甲虫苍穹般的大肚子使他感到沉重,无数条细小的腿在空中无可奈何地舞动,用恶作剧般的心情看自己的躯壳一边抽泣一边摇摇晃晃地走出家门,并且在台阶上摔了一跤。小说中的这些感觉写得逼真而细腻,因为它真切发生在作者的心中。“变形"也是卡夫卡自我解脱的方式之一。在《乡村婚事筹备》中,主人公不必亲自去乡村参加那让人烦恼的婚礼,只要派打扮得衣冠楚楚的躯壳去就可以了。主人公怀斯悲观绝望的呼喊:上帝死啦?在《猎人格拉库斯》中,追赶羚羊的猎人摔死在悬岩下,不知谁的过错使这可怜的幽灵无人过问,四处飘泊。他虽能看见天国闪闪发光,却只能在人世间荒凉的河流上飘泊。而主人公却躺在床上,盖着被子,沐浴着从窗外吹来的轻风。其间流露出的那种恶作剧后的快感、摆脱重负后的轻松惬意,都是卡夫卡自身的感受。卡夫卡不是哲学家,无意用“变形"来概括物化了的现代社会;他也不是寓言家,他小说中的动物不是戴了动物面具的人。卡夫卡是个真诚的人,他小说中那些人变成甲虫或人变成甲虫后对自己的躯壳发号施令的故事,都曾真切地发生在作者的心灵之中,他不过如实记录了自己的内心生活。虽然这样认识卡夫卡小说中的“变形”现象使卡夫卡的小说从哲学高度跌落到了内心实录,但却向认识一个真实的卡夫卡迈进了一大步。3.3迷宫“迷宫”的形式是卡夫卡小说中最常采用的形式,也使得他的小说由于扑朔迷离而时常带有一种梦魇般的气氛。《皇帝的御使》里那个坚强有力永不知疲倦的争帝的御使,带着老皇帝的谕旨,穿过一个宫殿又一个宫殿,宫殿循环往复,无穷无尽,几千年也走不完。在长篇小说《城堡》中恪尽职守的土地测量员,接到了去一座城堡测量的任务,那个样子古怪难看的城堡一步也没有离开测量员的视野,但测量员却无法接近城堡一步。《乡村医生》中的乡村医生被上帝的使者天国的马带去急诊,结果使这个上了年纪的人赤裸着身子在荒原的严寒中疾驰。老人发出悲怆的呼喊:“受骗了,受骗了,只要有一次听信深夜急诊骗人的铃声,——这就永远无法挽回"。到底是谁之过,上帝怎么了,上帝死了吗?这些悲怆、绝望、甚至是愤怒的呼喊发自卡夫卡的内心。一向以引导迷途羔羊自诩的上帝却无法拯救陷于人生迷宫中的人们,卡夫卡的一腔愤懑借助小说渲泄了出来。这些如出一辙,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迷宫的故事,同样是卡夫卡心灵历程的记录。卡夫卡赞同尼采的观点,人生就象一个迷宫。他曾充满苦楚地写道:不管人们怎样无视失败、一再努力,结果只能离目标越来越远,而决不会接近目标。巴尔扎克的格言是:我粉碎了每一个障碍。卡夫卡的格言正好相反,是每一个障碍粉碎了我。卡夫卡在人生旅途中苦苦徘徊、迷宫般的圆周运动形式,是他生命的轨迹,也成为他小说中主人公的主要活动轨迹。3.4异化“异化’’指主体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分裂出其对立面,变成外在的异己力量。卡夫卡小说中就有很多异化现象,尤其是关于人和动物的,主要散见于他的短篇小说之中。可分为三种:一是直接以动物的视角去影射人。这方面有《一条狗的研究》、《地洞》。两者都是用第一人称来叙述的。《一条狗的研究》借一只理性的狗的口吻,阐述它不断进行的各种科学研究,深入思考从食物科学到音乐科学的主题。小说结尾狗还谈到了这两种科学的区别,本能与无能的关系,点明“最终的科学”应该是自由。或许这也正是卡夫卡眼中的科学观、价值观、世界观。“当然我们今天所能获得的自由,是个发育不全的新生物。但它毕竟是自由,毕竟是一笔财富。一[23]结尾一句耐人寻味。《地洞》描写了一个不知名的小动物整日经营自己的安身之所——一处地下洞穴,辛苦劳作,以期尽善尽美,好抵御那种来自外界的随时随地可能发生的危险。自始至终,这种莫可名状的生存恐惧都未曾消失过,甚至使它酣睡中也不时警觉地惊醒。作者以此暗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小人物战战兢兢、惶惶不可终日的生活状态。二是人变成了动物,由此产生与现实世界格格不入的矛盾冲突。如其著名的《变形记》,这是篇反映卡夫卡小说中异化现象的典型代表作。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是个旅行推销员,在生活的种种重压和折磨下,突然在某天早晨醒来后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甲虫。尽管变成甲虫后他极力讨好家人,却招致家人更多的嫌恶与畏惧,最后在身体的伤痛中寒心地绝食而死。《变形记》深刻暴露出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人性的异化,人情冷漠及金钱至上的人际关系。三是动物变成了人。这种视角在卡夫卡的小说中比较少见,却更具讽刺性。如《为某科学院写的一份报告》。在这里,卡夫卡又一次提到了“自由",只不过这次是借一个曾经是猴如今是“人’’的主角写信自述出来的:“在人类中间以自由来自欺欺人的实在太多了。就如把自由算作最高尚的感情之一,其相应的失望也算最崇高。’’[24]对照之前的评价,可以看出卡夫卡内心对待人类自由的意义和价值还是很矛盾的。“不,我可不想要自由,要的只是~条出路,左边或是右边,去那里都成。’’[25]走投无路之下选择的出路就是极力模仿人类,猿猴于是拼命学习人类的一切,包括喝酒、吐吐沫、抽烟、说话、识字等等,终于“达到了欧洲人12的平均教育程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从此衣食无忧,春风得意。所谓出路就是挤进人类意识形态的圈子,适应这个粗俗残酷的世界,并被这个世界同化。当然,卡夫卡还有一些间接写到动物及动物与人的关系的小说,如短篇的《豺与阿拉伯人》、短短几百字的《兀鹰》(生前未发表)和百字左右的《小寓言》(生前未发表),同样自有其深意。《豺与阿拉伯人》说的是有双面性格的豺狼以及它们与人的矛盾关系。一方面,它们把每个欧洲人都当作救星,妄图怂恿他们对抗自己的同类,从阿拉伯人的严酷屠杀下拯救动物。另一方面,它们又屈从于主子的鞭子与施舍。它们既狡诈又愚蠢,既自傲又无自尊,对人类既恨又依赖。在《兀鹰》里,一只兀鹰在啄食“我’’的脚,经过这里并答应给于外援的人也并不真的热心,而是说要回家拿枪。而兀鹰在“我’’等到枪来以前就阴险地刺入了“我"的身体。耐人寻味的是,故事结尾,“我"在和兀鹰同归于尽时却感觉到了一种“解脱"。《小寓言》说的是老鼠和猫之间的两句对话,极为精简。老鼠抱怨世界越来越窄小,所以自己才会自投罗网,猫却指出“你只需改变一下跑的方向",之后一口吃了老鼠。另外还有一些小说,如其生前未发表过的微型篇章之一《桥》,则干脆以无生命的事物——“桥’’的口吻发了一番言论。桥是“我”的化身,在偏僻的山涧上忍耐并等待着,直到来了一个男子。桥准备守护保卫这个交托给它的人,可是却经不住他的折磨与自己的好奇,与其跌入急流,一同毁灭了。这“桥”同样是一个异化的人,一个试图适应甚至拯救世界却又被世界挤压粉碎的牺牲者,一个矛盾的个体。不管采用了哪一种视角,作者都是试图通过荒诞、象征、隐喻、夸张、变形的手法来反映人性本身的异化。他的小说充斥着压抑、悲观与失望的情绪,指不出任何一个出口。文中的主角也多是走向毁灭或虚无,或者继续庸庸碌碌。3.5悖谬卡夫卡的小说是现代社会的寓言,常规的理性、逻辑在他的小说世界中被卡夫卡式的思维方式、逻辑轨道取而代之。他为读者呈现的是隐藏在现实后面的、经过生活发酵的、变形成一种陌生形态的世界的面貌。除了陌生感,在卡夫卡的小说世界里读者还会不断发现自相矛盾、似是而非的情节,仿佛陷入一个文字的迷宫里。这种现象被称为“佯谬”或者“悖谬"。“佯谬是在自相矛盾中构成的’’,“卡夫卡的佯谬就是让你的思维在逻辑的与非逻辑的轨道上来回滑动,但又始终不让它到达两个极的顶端。’’[26]这种形式的“悖谬”活跃在卡夫卡的小说情节中,是他的小说主人公精神世界的一个特质。卡夫卡是一位终生执著地思考世界终极意义的作家,但是他的思考往往不能沿着一条逻辑轨道顺利延伸下去,总有无形的障碍堵住前进的道路,使他不得不否定自己半路返回。对于世界的思考越深入,这种悖理性的存在就越明显。这种情况令他恐惧,使他觉得这个世界上的事情无法解释,因而陷入充满悖谬的精神世界。体现在小说中就是似是而非的情节设置,在逻辑的两极间来回滑动的主人公,被加以放大并推向极致的阻碍与困惑;对读者而言就是随之进入了一个似乎没有终点的阅读过程。最典型的例子是《饥饿艺术家》。《饥饿艺术家》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为饥饿艺术日渐憔悴最终献身的艺术家,可以13说,这一形象是卡夫卡在小说世界里的投影。《饥饿艺术家》的主人公拥有极强的艺术家的荣誉感和事业心,而与这种高涨的事业心相伴的是一副瘦骨嶙峋的身形。按照规定饥饿表演每次表演期为40天,但在表演到期时已饿得奄奄一息的他却总是愤愤不平:“现在刚到40天,为什么就要停止表演呢?"、“为什么在他的饥饿表演正要到达最出色程度的时候停止昵?吖27]这种自我折磨的疯狂行为令人费解。但是从一个钟爱自己事业的艺术家的角度考虑,这一切又都合乎情理。饥饿艺术家的表演手段是忍受饥饿,那么他要达到艺术上的精益求精,除了不断忍受饥饿,还有什么其它途径呢?这位执拗的艺术追求者陷入了悖谬的境地:在通向使他满意的艺术圣殿的道路上,他的精神是无限涌动的,但是精神所依附的肉体却是有限的。精神追求的无限与肉体生存的有限,这对矛盾体共同出现在卡夫卡的身上,于是卡夫卡在《饥饿艺术家》中把他个人生活中这种真实的悖谬境况放大,并推向极致,把艺术家的表演领域定格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成为现实的忍受饥饿。饥饿成为了像绘画、演奏、写作一样的艺术表达手段,要追求艺术的最高境界唯一的道路就是不断忍受饥饿。而艺术家“对饥饿表演这一行爱得发狂"[28],并认为自己有无限忍受饥饿的能力。小说中有一句出自饥饿艺术家之口的话堪称画龙点睛之笔:“因为我找不到适合自己胃口的食物。"[29]这是困扰饥饿艺术家的症结的根本,也是卡夫卡痛苦的源头。把写作当作生命中最重要内容的卡夫卡,对现存所有的文学形式感到或多或少的不满,就像饥饿艺术家对于J下常的食物“一想到吃就要恶心’’[30]一样。卡夫卡把自己的身心都献给了写作事业,为此他甘愿承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孤独。正是自己对艺术奉献的这种要求使他在塑造饥饿艺术家时,把这个人物推到了一个无亲无故、没人理解、孤独又绝望地追求艺术最高境界的位置上。卡夫卡生活在一个社会危机日益加深、人的异化愈发严重的时代。经济危机、世界大战、排犹浪潮、价值崩溃等使人感到外界现实是不可把握的,人是渺小无力的,人已沦落到甲虫、毛猿、犀牛的地位,彼此之间隔膜重重。这使他深深体验到人的生存境域的荒诞和人与社会的极度不协调。于是他和自己的那些主人公一样,只能怀着悲惨的希望,奔走于毫无希望的荒诞世界中。卡夫卡通过一个个荒诞的故事来表现人类的生存困境,运用各种手段和体裁来表述这种焦虑无助、孤独无靠、受制于一种无可名状的巨大力量的状态,显示出死亡、荒诞、虚无等多重意识,揭示了人的生存困境与社会现实的荒诞和悖谬对人性的戕害。3.6审父卡夫卡的父亲赫尔曼,是个白手起家创业成功的富商。他的体格壮硕,说话充满了自信,动作快速,脾气火暴,他期盼长子卡夫卡像自己一样刚猛。然而卡夫卡瘦弱的外表和性格,简直和父亲有天壤之别,卡夫卡叙述自己在父亲面前自惭形秽。父亲对儿子的行为总是暴跳如雷,特别是卡夫卡经常一连几天把自己关在房间不出来,更让父亲火冒三丈。父亲从来不曾试着去理解儿子的才华,也不喜欢卡夫卡的朋友。虽然卡夫卡的母亲个性极为温柔,总能给儿子许多安慰,但她对丈夫百依百顺,长期在生意上充当丈夫的助手,她能给孩子的时间也就极为有限。卡夫卡心灵苦痛的源头,很大一部分源自暴君式的父亲。虽然布罗德批评卡夫卡将童年14梦魇过度放大,但任何人只要读一读卡夫卡在一九一九年写的《致父亲》,就不难理解卡夫卡终其一生,不论是章年还是求学期间,不论是职业还是婚姻的选择,父亲巨大的影响总像噩梦般缠绕着他。他感到一生都在强大的父亲的阴影下生活,同时一辈子都在为摆脱这种“强大阴影"作着斗争。导致卡夫卡第一次创作欲猛烈喷发的三篇成名作《判决》、《变形记》、《司炉》都是他同父威斗争的产物,他们涉及的都是父子冲突的主题。《判决》中父子的冲突居于故事的中心。父亲对儿子的判决,是儿子长期与父亲的“暴君式’’统治进行斗争而始终不能战胜父亲那“强大阴影”的必然结果。父亲无所不在的巨大身影,再次出现在同样恐怖的《变形记》中,这次加上了软弱的母亲和冷漠的妹妹角色。这是一部描写人际关系疏离的小说,供应全家生计的上班族格里高尔,一早醒来,发现自己竟然变成一只巨大的甲虫。失去劳动能力的格里高尔成了家庭的累赘和多余人,从而引起这个家庭的厌烦,盼望他早死。从一开始,父亲就表现出不可遏止的恼怒,后来他给变成甲虫的儿子仍去一个烂苹果,不偏不倚击中他的背部,并且陷了进去,造成儿子的致命伤,这跟判决儿子的死刑实质上是一样的。《司炉》主人公因年少失足而被父母罚不当罪,永远放逐家乡,这实质上无异予死刑判决。他的审父小说除了上述三篇小说和晚年的《十一个儿子》外,达到顶峰的是1919年写的那封不同凡响的长信《致父亲》。这封信是向整个陈旧的父辈文化进行全面讨伐的檄文。《致父亲》刻画了一个专制主义“礼教”的忠实传授人的形象和典型的剥削者形象。他借父亲的形象把父辈文化人格化,他与父亲的斗争,其出发点不是为了击败对方,而是为了达到与对方和解。他的这封长信,真实地记录了一颗时代的战栗的灵魂,他洞穿了专制主义教育和文化的“吃人"本质及其对年轻一代的严重摧残。父子冲突的主题是当时德语国家正在兴起的表现主义文艺运动在小说内容方面所强调的,表现主义作家通过对父子冲突的描写,表现出新旧两代人的矛盾。卡夫卡的创作方法比一般表现主义作家更具丰富性和广泛性,他写父子冲突的主题,在内涵上也要比一般的表现主义作家深刻,他不仅把父亲看作旧传统的代表,而且把父亲看作一种统摄一切的最高权威,犹如上帝在西方文化哺育下的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他写出了人在这样一种权威面前既恐惧又依赖、既想冲破束缚又不得不乞求帮助、既憎恨又怀有负罪感的两难处境。第四章独特的文学影响卡夫卡生前只发表了少量小说,只在少数行家当中享有声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知名度有所提高。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欧洲,精神物质两匮乏,特别是前者更为明显。神的死亡带给人的是精神的空虚和混乱,在这种背景下,卡夫卡的同时代人在他的小说中便自然地读出了寻求精神家园的寓意。1933年纳粹当权之后,欧洲的卡夫卡研究逐渐停顿,当奥地利也纳粹化之后,卡夫卡的小说便在所有纳粹统治地区被禁止了。这时,随着德国知识分子,特别是犹太知识分子大批流亡海外,卡夫卡的小说也被介绍到海外。英美法的读者开始认识到这位作家的重要性,掀起了研究的热潮。因为纳粹的镇压和战争的残酷,被迫颠簸逃亡、流离失所的人们,这时在卡夫卡的小说中看到了恐惧感、危机感,看到了自己的命运,因而自然而然地赋予卡夫卡的小说以现实意义。4.1卡夫卡小说在世界各地的接受英国的接受开始的比较早,1930年便已有《城堡》的译本,1937年《审判》被英国统计年鉴评为当年最佳小说。自1962年起,英国因拥有卡夫卡的著作手稿,在版本学上做了大量工作,并出版了校勘本,为卡夫卡研究提供了可信赖的版本。法国人在二三十年代一接触到卡夫卡的小说便毫无保留地接受了他,他们完全从存在主义的角度去接受卡夫卡的小说,将他的名字同克尔恺郭尔、海德格尔联系在一起,在他的小说中读出了生存的恐惧、存在、荒诞、虚无,把他奉为超现实主义的先驱。意大利1927年就有评论文章介绍卡夫卡,在法西斯开始得势的时候,还居然出版了《审判》和《变形记》的译本。意大利的评论在1949年便已指出,小说的性质决定了卡夫卡的读者的不断探寻的阅读行为,对此作者在写作时便己预见。这种见解现在已成共识。西班牙和西班牙语世界在二三十年代便已介绍了卡夫卡的小说,阿根廷著名作家博尔赫斯的卡夫卡翻译在三十年代结集出版,对西班牙语世界认识卡夫卡作出了很大贡献。五十年代,卡夫卡的小说流传和研究的盛况在拉美达到了高峰,他们认为卡夫卡是现代小说的创始人。美国在卡夫卡的普及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他们接受的特点就是它的多元性和它的普及性。原先在柏林出版了卡夫卡六卷本文集的绍肯出版社也迁到了美国,在美国出版了五卷本文集,使美国在三、四十年代成为阅读和研究卡夫卡的集中地。在德国,人们在卡夫卡的小说中读出了对纳粹的恐惧,认为卡夫卡简直就是预言的天才,认为他的小说是如此地接近现实。东欧诸国对卡夫卡的接受与政治和社会现实的关系更加密切。初期他们评价卡夫卡是颓废主义作家,1956年苏共第二十次党代会之后,开始根据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对卡夫卡进行研究。苏联解体后,东欧各国的研究者有机会进行纯美学或形式的研究,也可以用各种其他观点进行研究,然而人们仍然倾向于联系现实解释小说。4.2卡夫卡对欧美现代派作家的影响16卡夫卡的小说真正引起读者的注意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首先是存在主义者在卡夫卡那里看到了追求自由存在的痛苦和孤独;接着荒诞派在卡夫卡那里找到了自己需要的‘反英雄’;黑色幽默派从卡夫卡那里看到的是灰暗色调和讥讽意味;超现实主义看到的是弗洛伊德式的心理分析和‘超肉体感觉’;表现主义看到的却是梦幻和直觉;而卢卡契索性认为卡夫卡表现了社会和阶级斗争的本质……从此以后,卡夫卡就一直成了世界文坛关注和评论的热点。"[31]卡夫卡在小说中表现人的孤独、苦闷、自疚、恐惧的主题,人性异化的主题与世界荒诞的主题,由于符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经济畸形发展造成的普遍社会现象,在欧美现代作家中引起广泛共鸣。现代派作家把卡夫卡使用的奇特创作方法看成是表现现代社会的最好艺术途径而纷纷加以模仿甚至发展。奥地利女作家艾兴格在《更大的希望》等小说中使用象征性的手法和冷静精确的描写,将梦幻般的内心生活同残酷的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对卡夫卡创作手法的直接继承。被称为“迷宫诗人’’的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也是卡夫卡的直接继承者。他的小说像卡夫卡的小说一样,主人公们的世界总是反映他们的心理状态。他的人物像卡夫卡笔下的人物一样,在痛苦的现实中表现出孤独、迷惘、彷徨、绝望。爱尔兰剧作家、小说家贝克特也是一位受卡夫卡影响很深的作家。他们对世界的荒诞性的看法几乎是相同的,“人在一个荒诞的世界中显得格外渺小和无能’’是他们的共同主题,他们笔下的人物具有许多共同特点。瑞士剧作家、小说家迪伦马特的小说也受到卡夫卡的许多影响。两位作家都对法律和犯罪问题有浓厚的兴趣,迪伦马特以为描写犯罪问题是研究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唯一有效的方法。另外,卡夫卡对迪伦马特的影响还表现在他的动物比喻上,在《密西西比先生的婚事》中,动物比喻比比皆是。此外,卡夫卡对法国存在主义作家萨特、加谬等也有一定影响。萨特的代表作《恶心》同卡夫卡的日记有很多相似之处。加谬的剧作《卡利古拉》也同卡夫卡的《地洞》、《在苦役营》等有不少共同之点。法国荒诞派戏剧代表尤内斯库作品中所着力描绘的现实的荒诞、人格的消失、人生的空虚绝望以及人在物的绝对统治之下的异化,都表现出卡夫卡创作的巨大影响。卡夫卡的形象和经历多次出现在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中:英国德语作家、198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利亚斯-内蒂,以卡夫卡同费莉斯・鲍威尔的爱情故事为题材写了《另一场审判》。奥地利剧作家、小说家彼得・汉特克在他的《董事会的问候》中,甚至用18页的篇幅复述了卡夫卡的长篇小说《审判》。德国著名女作家安娜・西格斯在她的《奇特的会面》中,让卡夫卡与果戈理和霍夫曼进行了长时间的谈话,卡夫卡遭到那两位作家的批判,这正好符合卡夫卡的性格。4.3卡夫卡小说生前身后景况迥异因为轻的主题,他的小说在生前未被重视;因为重的内涵,他的小说在身后风行天下。卡夫卡的小说是无声的呐喊,尽管是他本人忍无可忍的呓语,尽管那呐喊在逝后多少年17后才经由他人之口响彻天籁。为了说明这一特点,让我们选择看一篇短篇小说:《往事一页》。《往事一页》写的是一个小故事,因为“保卫祖国的时候许多事情被忽视了’’,一伙野蛮的游牧人突然出现在某个国家的首都,出现在阜宫前的广场上,事实上“占领"了这个国家,可是奇怪的是谁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来的?为什么来?来干什么?小说按理是一个民众反抗入侵者的故事,然而种种荒诞的画面,种种误会,种种叙事的“漏洞",完全使人惶惑于小说的主题。弄不清楚小说是鞭笞野蛮的入侵者?是讽刺统治者的无能?还是寓意民众的懦弱和麻木?由于叙事是自相矛盾的,各方面表现出的行为特征以及彼此的关系是荒诞、无法解释的,因此小说的主题已经无法被归纳了。这是典型的卡夫卡小说主题的“趋轻刀表现。而同时,我们却隐隐感到文中巨大的震撼力,隐隐感到小说是有喻指的。这个喻指就是小说沉重的内涵。我们甚至迷信地认为游牧人指的是二十年后在英法纵容下入侵捷克的法西斯德国,因为一切情景是那么的符合。如果执迷于这种认识,我们会说,卡夫卡已经提前预见到一个沙文大国将因某种莫名的理由来临布拉格,他憎恶地把他们比成野兽一样的不通语言的肉食者,而布拉格的统治者只能惧怕地躲在院子里,任凭自己的人民被侵略者奴役而无法反抗。然而,历史进展竞和卡夫卡的小说如此地巧合,并且把卡夫卡的故乡布拉格作为了第一个实践的地点。这是卡夫卡的幸运,还是不幸?不得而知。但卡夫卡在结尾的一句平淡的话:“这是一个误会,我们将因此而毁灭。"[32]让所有人震撼。希特勒法西斯残酷统治、野蛮侵略的现实,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卡夫卡小说中惊人的预言性;欧洲战后的现实也为人们重新评价卡夫卡提供了基础,卡夫卡使用的现代派手法开始为人们所接受;特别是当人们读了他的日记和书信,了解了他的身世、他的孤独和苦闷以后,人们开始在他的小说中看到了他本人。作者和小说中主人公的同一性,人的异化,为研究者提供了广阔天地,各种学派纷纷以自己的理解对卡夫卡的小说作了神学的、存在主义的、心理分析的解释,“超现实主义和最新象征主义的创始人"、“存在主义文学预言家"等一顶顶桂冠纷纷被戴到卡夫卡头上,欧美各国的作家纷纷模仿和学习卡夫卡的创作手法,借用卡夫卡的题材,一时之间,卡夫卡竟成了文学巨人和现代派文学的鼻祖。18结束语布罗德在《论卡夫卡》中谈到《城堡》时说:“卡夫卡的小说《城堡》是世界的一个缩影;小说中关于某一类型的人对于世界做出的行为作了详尽的描述,其准确与细致达到无可比拟的程度。由于每个人都能觉察到自己身上也有这种类型的成分OOIDIIDOO所以卡夫卡的《城堡》超越了书中所写人物的个性,成为一部对每个人都适合的认识自我的小说。’’然而,卡夫卡小说的上述特点,不仅仅只局限于《城堡》。比如:《十一个儿子》没有任何主题和叙事的写作,只有一个矛盾的人评价着其他十一个矛盾的人。当矛盾叠加的时候,一切都混淆了。也许,每个人都是如此,世间的人际关系就是如此。卡夫卡用最简洁的方法,解读了人类社会最复杂的问题。《致某科学院的报告》粗浅地看是猿猴向人的方向的进化史,认真地看其实是人向猿猴的方向的异化史。这难道不是对人类的警告吗?《亚洲胡狼和阿拉伯人》写胡狼有了思想,并且和阿拉伯人互相仇恨又互相依赖。自然法则和人类社会秩序的纠葛不清,是卡夫卡的迷茫,也是我们的迷茫,更是世界的迷茫.《乡村婚礼的筹备》用重复式的结构表现人物行为的徘徊、停滞不前。世界上很多看似目的明确的行为,其实是徒劳无益的努力。人类一直以来的困惑,被卡夫卡点破。如何突破这种宿命?引发我们的思考。不多举例了。可以说,卡夫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窥视现代人心灵的窗口,但是我们从这个窗口望出去,看到的却是哈哈镜里那种既清晰又荒诞的形象。这便是卡夫卡的艺术之所在。我们每个人的经历都和卡夫卡的不一样,但是当我们独自从卡夫卡给我们提供的窗口望出去的时候,我们却能从那些怪诞的形象上看到我们自己,看到我们所面临的生存状态。这正是卡夫卡作为一位作家独特和伟大之处。深入研究卡夫卡的小说,可以窥视现代人的心灵,可以审视我们的生存状态,这不正是文学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吗?卡夫卡为世界留下了独特而伟大的文化遗产,我们应好好珍惜和享用。19注释[1][2]第3页。布罗德:《无家可归的异乡人》,叶廷芳编《论卡夫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8l页。[5][6]第5页。[7][8]曾艳兵:《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75页。[3][4]同上。杨恒达:(--十世纪文学泰斗一卡夫卡》,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序第2页。卡夫卡:《致菲莉斯书简》,叶廷芳编《卡夫卡集》,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序卡夫卡:《致K・沃尔夫函》,叶廷芳编《卡夫卡集》,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序卡夫卡:《同记》,叶廷芳编《卡夫卡集》,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序第5页。卡夫卡:《致未婚妻菲莉斯・鲍威尔的信》,叶廷芳编《卡夫卡集》,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序第5页。[9]曾艳兵:《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74页。[10]杨恒达:(--十世纪文学泰斗一卡夫卡》,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lll页。[11]卡夫卡:《致父亲》,叶廷芳编《卡夫卡文学代表作》,九州出版社,2006年,第430页。[12]叶廷芳:《卡夫卡的人格结构》,叶廷芳编《卡夫卡集》,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序第2页。[13]卡夫卡:《致父亲》,叶廷芳编《卡夫卡文学代表作》,九州出版社,2006年,第403页。[14][15][16]同上,第405页。同上,第412页。同上,第413页。[17]同上,第415页。[18]卡夫卡:《致密伦娜书简》,叶廷芳编《卡夫卡集》,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序第28页。[19]页。[20][21][22]第263页。卡夫卡:《乡村医生》,叶廷芳编《卡夫卡文学代表作》,九州出版社,2006年,第同上,第213页。卡夫卡:《饥饿艺术家》,叶廷芳编《卡夫卡文学代表作》,九州出版社,2006年,.卡夫卡:《判决》,叶廷芳编《卡夫卡文学代表作》,九州出版社,2006年,第117211~212页。[23]卡夫卡:《一条狗的研究》,叶廷芳编《卡夫卡文学代表作》,九州出版社,2006年,第254页。[24][25]卡夫卡:《为某科学院写的一份报告》,叶廷芳编《卡夫卡文学代表作》,九州出版社,2006年,第221页。[26][27]152页。[28][29][30]叶廷芳:《现代艺术的探险者》,广州花城出版社,1986年,第132页。卡夫卡:《饥饿艺术家》,叶廷芳编《卡夫卡集》,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第同上,第153页。同上,第157页。同上,第152页。.[31][32]曾艳兵:《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76页。卡夫卡:《往事一页》,叶廷芳主编《卡夫卡短篇小说全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第125页。21参考文献l、斯默言:《卡夫卡传》,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2、杨恒达:(--十世纪文学泰斗一卡夫卡》,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3、叶廷芳编:《卡夫卡集》,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4、叶廷芳编:《卡夫卡文学代表作》,九州出版社,2006年。5、叶廷芳主编:《卡夫卡短篇小说全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6、叶廷芳:《现代艺术的探险者》,广州花城出版社,1986年。7、叶廷芳编:《论卡夫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8、曾艳兵主编:《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试论卡夫卡小说创作的独特性

作者:

学位授予单位:

孙建祥

天津师范大学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Thesis_Y1406208.aspx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