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土家布鞋手工艺研究
作者:向开瑛
来源:《艺海》2011年第08期
摘要:本文通过对保靖县酉水源土家布鞋厂的实地考察调研,结合土家布鞋历史文化,对它的工艺手法、造型款式、装饰题材、装饰色彩等艺术特色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土家布鞋 手工艺 织锦图案
土家布鞋是湘西土家族、苗族地区流传至今的传统手工艺制品。在湘西土家族婚嫁活动中保留了较为浓厚的民族特点,体现出深厚的民间艺术底蕴。以图案唯美简洁,色彩大胆鲜明为主要艺术特征。凭借柔软舒适,透气环保,轻便保健,美观大方等优良性能,在当今崇尚传统文化,追求低碳生活的时代,占有一席之地。其制作技术被列为第三批湘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且正在申报省级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起源与背景
土家布鞋源于“秦履”,它与苗家绣花布鞋一脉相承而又各具特色,主要体现在鞋面的艺术处理上各具特点,苗家绣花鞋面主要运用刺绣,而土家布鞋却主要运用土家织锦作为工艺装饰手段。先期重要作品为“土司贡鞋”,后来在历代的战争中屡被用作军鞋,这在保靖县的土家布鞋历史中得到充分体现。如清朝“昭毅将军”彭荩臣,在保靖建土家水师以抗倭,征土家布鞋为军鞋,曰“穿云鞋”。解放战争时期,红二六方面军在龙山洛塔创建革命根据地,在酉水流域征布鞋为军鞋,曰“红军鞋”。后来八路军在龙山里耶办事处广征布鞋,曰“送军鞋”。还有“湘西王”陈渠珍在保靖建“军农队”,办“棉习所”,以至土家布鞋制作技术广泛传播。此外,上世纪60年代,对越自卫还击战时期,保靖县妇联举办大型“爱我边防军”活动,鼓励妇女制作布鞋送给边防战士,曰“拥军鞋”。 二、工艺手法
土家传统手工布鞋做工精细,全部采用麻绳缝制。整个制作过程包括棉壳制作,剪裁底样,切底圈底,手纳鞋底,包边槌底,做鞋面,剪裁鞋梆、绱鞋、楦鞋、子修抹边、检验等工序。其中,手纳鞋底、做鞋面、绱鞋又是最为关键的步骤。
第一步,棉壳制作。俗称“打袼褙”。首先,用米汤或洋芋粉充当浆糊,将平时收集的零碎棉布料用刷子在案板门板等平整的地方均匀涂抹上述粘合剂,层层粘贴至1.5毫米左右,彻底晾干成布板,即为棉布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第二步,剪裁底样。将棉布壳剪成鞋尺码,再重叠至所需的鞋底厚度,通常为6-11层,为纳鞋底做准备。
第三步,切底圈底。将重叠的布壳用利刃裁切圆顺,视情况加入棕麻和丝瓜瓤(加强鞋的吸潮、透气、防臭功能),用麻绳把粘合后的鞋底沿四边缝合(这道工序决定着鞋的式样强度,所以相当重要)。
第四步,手纳鞋底。手工纳底要求每平方寸鞋底纳81针以上,因为麻绳粗、针眼细,加工时还要勒得紧,针码还得美观均匀,通常有平针、升子底、梅花形、九针窝等针法。一双鞋至少2100多针,一般情况下熟练的农妇纳完一只鞋底需要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可见其费工费时,技艺高深。
第五步,包边。将纳好的鞋底用新白布条手工包边。注意包边紧实美观。
第六步,槌底。将纳好的鞋底经热水浸泡、热闷后,再靠模板定型,铁锤槌平。要求不能走样。
第七步,做鞋面。做法跟上述鞋底差不多,也是用棉布壳层层粘贴,只是用料考究,讲究花样设计,一般采用土家织锦纹样进行鞋面装饰。
第八步,绱鞋、楦鞋。绱鞋的针码要求间距整齐,鞋帮与鞋底饱满服帖。紧绷楦型,撑出鞋型。
三、艺术特色
土家布鞋的最大艺术特色体现在鞋纹样的设计与工艺制作环节。鞋纹样设计分鞋面纹样和鞋内纹样设计两个部分,其装饰题材主要采用土家传统织锦纹样,如“钩花”、“小白梅”、“实心花”等。而“钩花”是最典型的土家织锦传统抽象纹样,大大小小的勾纹层层关联紧扣,将土家织锦既绚丽优美又粗犷朴实的艺术风格展现无余。设计鞋面纹样时以鞋背为中心,由小到大,层层向外扩散,其结构严谨,动感十足。鞋内纹样的设计则以“小白梅”、“实心花”为多数。一般鞋面图案纹样比鞋内纹样稍大,色彩也更为鲜艳,而且色彩搭配也不刻意于固有色的表现,基本依照土家民族“崇黑忌白”的审美心理,大胆进行夸张运用,在多样协调的配色中讲究色彩的纯度、明度及冷暖关系的强烈对比,使之具备完美的土家民族风格。(图一1,2,3)
土家布鞋的造型款式设计主要以瓦口单布鞋、布拖鞋、棉布鞋、童鞋等居多。老年人喜爱穿色彩略深的瓦口布鞋,因为它轻便、贴脚、不会打滑摔跤;妇女则喜欢将它作为布拖鞋来穿用;小孩则穿着专为他们设计的具有童真童趣的款式各异的棉布鞋、单鞋,或用毛线、绣花滚边等手法一起穿插设计,灵活运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土家布鞋的工艺制作环节,它的最大亮点主要反映在鞋纹样的织造手段、图案造型特色等方面。织锦图案结构基本以直线造型为主,简练生动、朴素大方,具有强烈的韵律感,由于运用通经断纬的织造手法,反面挑织,采用逆向性的反思维方式,打破了传统工艺手法正面性的塑造手法,使得装饰技巧独树一帜,极富民族特点。还有土家布鞋鞋底层数的工艺制作也极富民族特色,表达了对亲友的美好祝福。像土家布鞋鞋底扎边层数通常为6—11层,有土家民歌曰:六七层为亲友,八层用来送情郎,娘做九层为龙子,十层好厚显孝心,再添一层富贵人。也就是说穿十一层鞋底的只能是大富大贵之人。
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成双成对”的偶数崇拜思想,在土家布鞋的工艺手法上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中国修辞手法中的具有褒义象征的偶数形态描绘,如二龙戏珠、福寿双全等语句,不但为我们勾勒出中国人喜“双”、爱“双”、以“双”为大的精神寄托,也成为土家布鞋表现的主题和形象。
土家布鞋是土家族婚嫁聘礼中必备的物品,体现了湘西土家民族手工艺水平,传达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具有实用性和欣赏性,符合现代人追求健康长寿,返璞归真的生活理念。土家族布鞋原是土家族的一种传统生活用品,但在现代工艺生产技术的冲击下,这种传统手工艺正逐渐走向消亡,如果有更多学术与社会力量关注并投入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去,相信这一民族民间工艺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会给土家布鞋带来更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湖南女子学院艺术设计系 本文为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湘西土家织锦工艺在服装上的传承及推广》阶段性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2010YBB170) 责任编辑:杨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