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的出现及其发展,为教学手段的丰富和学习效率的快速提高,铺就了一条新的高速公路。其丰富的表现力,强大的数据资源,虚拟的教学环境,都是当前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支撑条件。信息技术同时也是一门不断发展的技术。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其涉及的知识覆盖了生物、物理、地理和化学等多种学科。科学教学活动中需要引入大量的新材料、新名词和新方法。如果仅靠老师个人的知识库存,显然会捉襟见肘。而信息技术正好能弥补上这一点。另外,小学3-6年级的学生,是以具体形象的认知为主,且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信息技术恰好也能在这一点上起到有益的补充作用。
因此我认为,如果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根据学科自身的特点和学生认知的特点,合理利用和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就能使得小学科学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能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下面,我就仔细阐述如何在小学科学的舞台上善舞“信息技术”这把利剑。
一、创新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倾向,它在学习活动中有着重要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一幅震撼的画片或者一段有趣的动画,不仅能够很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且能迅速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以教科版三年级上学期《蚂蚁》一课为例,我根据学生喜欢看动画片的特点,精心挑选了一部科学严谨性较强的法国昆虫动画片《微小世界》,这部动画片的真实性非常强,绘制的昆虫结构合理,符合科学性的要求。由于课本上的引入是有关蚂蚁觅食的场景,因此,我特意用视频编辑工具裁剪出了一小段蚂蚁觅食的有趣动画片段,作为新的导入资源。课堂上,学生观赏着真实的蚂蚁觅食场景,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就对蚂蚁觅食的地点、行为、动作,甚至是蚂蚁的结构特征都有了一定的印象,学生在
接下来的探究活动中,也变得更加投入
和积极主动了。所以,在导入环节,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合理选择信息技术资源,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庖丁解牛,各个击破
在导入环节之后,就要直接切入课程的具体内容了,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学生突破课程的重难点。于是学生的有效率的学习,就要依靠教师循循善诱的引导和层层递进的点拨。这就需要教师针对性进行课程主体设计,做到“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常规方法有多种,如通过语言叙述、挂图展示、板书解析等途径。这些常规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巧妙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则既不用教师劳心费神自导自演,更不会只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三、栩栩如生,身临其境
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很多,其中又以实验和活动最为重要,这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会很高,主动学习的效率也会提高。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一些探究性实验会用到很多的实验器材,涉及繁琐的实验顺序,学生如果仅仅是听完教师的要求就动手去做,往往会出现很多意外的问题,而耽误教学过程。另一方面,科学的知识点,有一些是需要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的,这样的跨度对小学生而言,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些信息技术的新发展和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相结合的新手段,能够帮
助科学教师引领学生理解实验方法,带
领学生经历宏观和微观的观察,置身于其中,得到最真实的体验和感悟。
如教科版三年级下学期《水和水蒸气》一课,需要用酒精灯对水进行加热。这一实验涉及酒精灯的正确使用,如果教师讲得过于简单,那么三年级可能会点燃酒精灯,但是方法却错误百出,从而引发危险,但是仅有的时间又限制了教师演示一遍实验过程。这时,如果我们利用微课手段,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相结合,制作一段酒精灯正确使用的微课,由于也是真实的课堂环境和器材,学生会感觉如同置身于熟悉的环境中,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对于科学课中,那些不易于表现或者不能直接呈现在课堂的知识,我们不妨用信息技术,把他们装载到科学课堂中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观察、学习,这样,学生主动学习的效率肯定会提高不少。
当前,信息技术已经与多学科相互融合,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丰富了教学的手段,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小学科学也应该融合信息技术,不仅仅是把信息技术作为新的工具和手段,更重要的是思考如何把信息技术和科学课程内容合理巧妙结合起来,既简单,又高效,既有科学性,又生动形象,既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又能触发他们的共鸣。希望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课堂得到更加广泛和有效利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苏州市高新区狮山实验小学校江苏】
善用信息技术,提高科学学习效率
◇曹周强
-3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