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养生问答 疾病百科 养生资讯 女性养生 男性养生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

2024-05-13 来源:华佗健康网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

人文地理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人文地理学的性质

概念: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表人文事象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差别,并预测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研究主要内容: 它是以人地关系为基础,着重于地表人类活动或人与环境所形成的各种文化现象的分布与变化。

2、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向:1)人口粮食、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2)经济建设事业空间分布的合理化;3)认识环境与区域的文化关系,使其合理化;4)研究政治军事方面的知识,巩固国防

3、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第二节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人文地理学的产生

古希腊著名学者埃拉托色尼首创了“地理学”这一名词,并力图说明人类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我国古代的人文地理记述包括《禹贡》及各种地理志等。 德国的洪堡和李特尔对古代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具有奠基意义:1)洪堡: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李特尔:认为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地理学,要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因果关系。

2、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古代:对人文地理物象的描述.近代— 19世纪中叶:对人文地理物象的解释

德国流派:拉采尔、赫特纳、施吕特尔: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法国流派:白兰士、白吕纳:注重小区域研究和实地考察。英国流派:麦金德的“大陆腹地学说”和罗士培的“适应”论思想。

美国流派:森普尔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亨丁顿的《气候与文明》、苏尔的文化景观学思想、哈特向区域观点的代表作《地理学的

性质》

3、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地理学两大流派

2)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 3)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第三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1、传统方法:1)充分掌握和分析研究资料2)利用和编制地图3)进行人文地理的野外考察工作

2、新技术和新手段的利用:1)计量地理学的发展及其在人文地理学的应用2)遥感技术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3)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利用

3、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论:1)新三论的基本概念: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2)研究的方法论:经验主义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文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方法论

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第一节文化概念与文化结构

1、文化概念:人类财富,社会实践中人类创造的物质与精神的总和

2、文化结构:(1)物质文化2)制度文化(3)精神文化 第二节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

1、人文的空间现象——文化区(1)形式文化区(2)功能文化区(3)乡土文化区

2、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扩散:扩展扩散(接触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迁移扩散

3、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1)核心观点:文化的发展与生物一样离不开其所在的环境。 (2)几种主要的人地关系论点:环境决定论: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可能论:注重于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

4、文化整合——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

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这就是该文化系统实现了文化整合

5、文化景观:(1)文化景观的概念(2)文化景观的分类(3)文化景观的差异性

第三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1、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收集整理资料、调查研究与实地考察

分析研究、研究总结,成果评审

2、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论:经验主义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本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方法论

3、人文地理学研究的调查研究方法:地理社会调查方法及注意事项、调查法、资料收集法、抽样法、专家系统法

第四章人口人种和民族 第一节人口与发展

适度人口的概念:适度人口的概念是建立在人口容量概念基础上的,前者是后者的主要组成部分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量,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而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

探求适度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A.适度人口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但它的确定对于解剖某个区域的人口过剩状况以及与之有关的人口现象有着重要参考价值,所以区域适度人口的确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修编,区域未来人口预测以及各专项事业的评价等都有重要意义。B. 就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而言,适度人口的确定是制定国家人口战略的基础和出发点,它有利于更好的执行人口政策,有助于认识人口政策的科学性、稳定性和连续性,避免对现行人口政策的误解。C.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而讲,适度人口的确定也有着重要意义。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基本上都是在经济发达的条件下顺其自然地实现

的;而发展中国家则完全不同,它们不仅经济落后,实际上大多数国家的实际人口已远远超过其适度人口。所以,只有及早确定科学、合理的适度人口,才能采取政策手段,促进人口转变,并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以持续增长的经济实力保障人口转变的完成。

二、人口转变

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

1、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1)兰迪的“三个序列”理论与诺特斯坦的“人口转变”理论(2)布莱克的“五阶段”模式(3)寇尔的人口转变模式及其数量界限

促使人口转变的因素分析:(1)经济的发展及其引发的生活方式、生育观念和妇女地位等的进步和提高(2)政府对节育的态度和相关的人口政策2、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给人口转变设置了障碍。根据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的高低差别,也可将其分为多种类型。除了极端类型之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采取了人口控制政策,使出生率持续下降,这种转变类型代表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转变模式。3、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1)加速增长阶段(2)负增长阶段(3)高速增长阶段(4)减速增长阶段(5)波动增长阶段(6)持续增长阶段

中国人口转变模式的成因探讨:(1)死亡率维持极低水平而出生率却居高不下的成因(2)第四阶段出生率大幅度下降的成因(3)第五阶段人口波动的成因

第二节人口分布与迁移

二、世界人口分布规律:(1)人口分布有明显的中低纬指向、近海岸指向和平原指向。有明显的趋向性:趋向暖湿地区,低平地区和岸边。

四、人口分布影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体和矿产资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活动方式和交通运输条件)

3.、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 第二节人口迁移 一、人口迁移的定义

人口迁移:以寻求新居住地为目的的非暂时性人口移动

人口流动:为经济、娱乐等目的而暂时离开居住地的人口位置变动

二、世界人口迁移:1.农业社会阶段,人口移动规模不大2.资本主义阶段,人口移动规模迅速扩大3.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大多是穷国向富国迁移

三、我国人口迁移(1)历史上,人口由黄河流域迁向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2)清末-新中国成立,河北人、山东人闯关东、中原河南一带人走西口下南洋(3)新中国成立后,人口迁移减少(4)改革开放后,人口流动规模扩大

四、人口迁移影响因素:1.经济因素2.政治因素3.国际国内战争4.文化因素5.生态环境恶化

三、世界种族划分1、最初的人种划分是以肤色为主:黄种、白种、黑种

第四节民族

一、民族的形成与特征

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群共同体,是一种文化现象。

2、民族的特征: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

二、世界民族的分布 三、民族的迁移与集聚

印第安人由亚洲向美洲的迁移、非洲黑人的被迫迁移、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向拉丁美洲的迁移、英国人和法国人在北美洲的集聚、美国城乡中的其他民族聚居区

四、民族的文化与整合(自然同化,强迫同化)

第五节民俗与流行文化 一、民俗的形成与特点

2、民俗的特点: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礼仪民俗,精神民俗,口承语言民俗。具有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的一些特征。内涵的特征包括民族性、地方性、集团性和约束性;外延的特征包括承传性和变异性。

第五章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农业的起源 一、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

人口压力说以博塞洛普(E.Boszerup)为代表 宴亨说由海登(B.Hayden)提出

二、关于农业起源的地点:C.O.索尔的推论,考古学目前资料证据,世界动植物的驯化

第二节农业的发展与类型 一、农业发展阶段

1、原始农业——迁移农业最大的特点是对土地进行轮种刀耕火种是最主要的生产方式

2、传统农业

(1)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a.传统农业是传统社会的农业,是一种生计农业 b.农业生产水平低,剩余少,积累慢 c.土地基本上掌握在地主阶级手中,农民生活非常贫困

(2)东、西方传统农业的形成

A.中国的传统农业的形成: 中国农业走上集约式的精耕细作与投入大量人力的道路

B.欧的中世纪的农业: 欧洲形成了种植业与饲养业相结合的混合农业

C.美国的殖民农业: 美国殖民农业地多人少,使农业退回到灌丛休闲农业

(3)传统农业的类型

旱作农业小麦占重要地位,其次是谷子、高粱、玉米、大麦、大豆、甜薯、马铃薯

水稻农业水稻是劳动密集的农业,水稻一年可种1-3次 地中海农业农作物主要是小麦和大麦 游牧业放牧的牲畜有羊牛马骆驼等 3、现代农业

(1)现代农业的概念与分布:现代农业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生计农业不同,它的产品不是以供给自己消费为主要目的,而是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以获得利润为目的,所以,现代农业亦称为商业农业。

(2)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1)现代农业的产品是提供给非农业人口所消费的。2)从事农业活动的人口在该国或地区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比传统农业低的多。3)现代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大超过传统农业。4)现代农业的农场规模,比一家一户为农业生产单位的规模大的多,且这种趋势仍在增加。5)现代农业的生产往往与其他农业企业形成联合体,联合经营,农业社会化程度高。

(3)现代农业的类型

A.种植园(热带地区出现的新兴的大规模的单一作物型的集约化农场,主要种植经济作物)

B.谷物农业(谷物农业是面向市场专业生产谷物的农业,生产的谷物主要有小麦,其次有玉米,水稻)

C.牲畜育肥农业(牲畜育肥农业是种植业与饲养业相结合的农业,种植的作物主要是玉米和大豆)

D.乳品业(乳品业是适应城市居民对乳制品的需求而产生的,它是专门生产流质牛奶及一些乳类加工制品的农业.)

E.市场园艺农业(市场园艺农业是为市场提供蔬菜水果花卉等产品的农业)

F.大牧场(大牧场规模大,由牧主雇佣一些牧工放牧,牲畜全部投向市场)

二、农业的形成与发展对自然和社会的影响

1、农业的形成对自然的影响:大的空间尺度上,农业的分布受自然环境的限制在小尺度空间中,人类可以改变局部地区的自然环境,促进农业的发展.

2、农业的形成对社会的影响:农业生产活动与原来人类长期进行的狩猎与采集活动有三点重大差异。第一是狩猎与采集活动要不断的流动,而农业活动则需要定居。第二是农业活动的单位群体人数少。第三是农业活动群体大,并聚居于一处。

3、人类文明的出现:埃及(小麦文明)、巴比伦小麦文明)、印度(小麦文明)、中国(黎粟文明)、墨西哥(玉米文明)、玛雅和印加(玉米文明)

第三节世界农业生产布局

3、农业景观和农业区位论:(1)农田景观是环境的镜子(2)农田景观的观光价值,,,,,,,,P152

4、农业区位论:德国农业经济学家杜能的农业区位论P153 第六章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 第一节工业类型

1、第一产业中的工业:伐木业、捕捞业、采矿业 2、第二产业及其分布

(1)北美工业区:新英格兰区、中大西洋工业区、摩霍克河谷区、匹兹堡—伊利湖南岸区、大湖西岸工业区、圣劳伦斯河谷—安大略工业区、东南工业区、海湾工业区、佛罗里达中部工业区、西海岸工业区

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业、电讯业、公用事业等。 第四产业:指生产者服务的商业、保险业、法律服务 第五产业:指那些向消费者或家庭提供服务的服务业 第二节工业的出现和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

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20世纪40-50年代 标志性发明蒸汽机的改良电力的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兴起国家英国美国德国美国

交通工具汽船火车电车汽车飞机宇宙飞船

进入的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自动化时代网络信息时代 第三节工业分布与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1、工业分布的新变化:(1)纺织业与成衣业的变化(2)汽车制造业的变化(3)微电子工业(4)英、美产业的转移与变化

2、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1)自然条件(2)资源条件(3)能源条件(4)市场条件(5)劳动力条件(6)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

第四节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当前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需求不旺 2、生产能力过剩

3、发达国家遇到的问题:市场有限,遇到市场激烈的竞争. 4、发展中国家遇到的问题:发展中国家的优势往往在于资源与劳动力,而短于机器、资金、技术、基础设施与管理经验。

二、工业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工业的出现与发展给各方面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它超过了过去人类的发展历史,所以人们称我们的时代为工业时代,我们的社会为工业社会,我们的文化为工业文化。

第七章聚落与城市化 第一节聚落起源与发展

聚落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在地图上常被称为居民点。城市与乡村

1.城市

(1)城镇标准:世界各国关于城镇标准的规定由于各国生产力水平、人口数量和密度不同,划分标准也很不一致

A.按居民点达到一定的人口数作为城镇的标准 B.规定各级行政中心为城镇

C.规定首都或几个居民点为城镇,其余为乡村

D.按居民点的人口数量以及非农业人口比例规定城镇标准 E.按居民点人口数量及职业构成规定城镇标准 (3)聚落体系 A.城市体系

B.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a.等级规模法则b.首位城市法则c.农村聚

落法则

C.我国的城市职能分类:工业城市、交通城市、省和地区的中心城市、县城、特殊职能城市

第二节城市化及其动力机制

一、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是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二、城市化进程:(1)内部市区的城市化(2)外围市区的城市化p205(3)郊区的城市化p206(4)逆城市化阶段

三、城市化的机制:(1)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2)工业化是城市化直接动力(3)第三产业是城市化后继动力(4)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5)人口或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

四、当代城市化的特征

1、当代世界的城市化特征:(1)城市化进程加快(2)大城市发展迅速,出现规模巨大的城市群(3)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4)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倾向

第三节城市与城市地域结构 三、城市地域结构发展动力及其模式

1、形成地域结构的动力:动力分3方面,即集聚力和离散力和摩擦力。集聚力就是向心力,驱使居民和某些部门向市中心集聚;离散力则是向相反方向,驱使其转向郊区。

(1)集聚力:集聚力主要由两方面原因引起。第一,它提供了多而方便的服务和设施;第二,它具有社会条件方面的优势。

(2)离散力:由两方面原因引起。首先是经济条件方面,其次是社会条件方面。

2、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模型

(1)同心圆模型:是1929年由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家伯吉斯(Ernest W. Burgess)提出的。

(2)扇形模型:是美国的土地经济学家霍伊特(H. Hoyt)于1939年提出的。

(3)多核模型:是美国地理学家哈里斯(C. D. Harris)和乌尔曼(E. L. Ullman)于1945年提出的。

第四节城市体系与城市景观 一、城市体系的概念:P222 第八章语言地理 第一节语言的起源与发展 英语的扩散和发展P232

(二)汉语的发展:1. 北方方言的形成与发展2. 吴方言的形成与发展3. 湘方言的形成与发展4. 粤方言的形成与发展5. 闽方言的形成与发展6. 赣方言的形成与发展7. 客家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世界语言分类与分布 1、世界语言谱系

谱系分类法(1)语系:分类的最大单位,由一个共同的原始母语分化的若

干具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组成。(2)语族:分类的二级单位。(3)语支:在语族单位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的单位。(4)语种:分类中的最小单位。

2、世界主要语言分布:印欧语系、汉-藏语系、闪-含语系、乌拉尔-阿尔泰语系、非洲语言、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其他语言

第三节语言的传播与影响

1、语言传播特性:具有外延性、连续性、层序性、复合性、竞争性、演化性和阶层性的特点。

2、语言的传播与环境

影响语言传播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因素的影响(2)社会人文因素的影响:行政区划的影响、经济条件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影响

第九章宗教与宗教地理

第一节宗教的产生与世界主要宗教 一、宗教的定义及其在文化中的作用

1、定义:宗教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其最大的特点是相信现实

世界之外还存在一个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这个力量主宰着自然和社会。

2、宗教既是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二、宗教的起源与原始宗教

1、宗教是原始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原始宗教:P266 四、世界三大宗教 1. 佛教p269 2. 基督教p271 3. 伊斯兰教 第十章旅游地理

三、旅游的三要素:(1)主体——旅游者(2)客体——旅游资源(3)媒体——旅游业

1、客源地与目的地:旅游表现为客流和信息流在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间的流动,反映了一种特殊的区域关系。(1)客源地:是产生旅游者的地域,即游客的来源地。(2)目的地:是旅游吸引物比较集中,有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具备旅游功能的区域,它是旅游流指向的目的区域。世界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包括地中海、加勒比海、东南亚、肯尼亚、阿尔卑斯山等地。(3)交通连接:交通是联系客源地和旅游区的桥梁。

2、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关系 (1)客源地和目的地相一致 (2)客源地和目的地相对应 (3)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分散与集中 七、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1、旅游对区域的经济影响:(1)旅游业的经济特性(2)旅游与经济发展(3)旅游与收支平衡(4)旅游与就业(5)旅游与税收(6)旅游与经济结构(7)旅游对区域经济的消极影响

2、旅游对区域的社会影响 3、旅游对区域的环境影响

(1)旅游与环境的关系:旅游与环境之间有独立关系、冲突关系和共生关系三种。

(2)旅游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旅游与植物2)旅游与水质量3)旅游与大气质量4)旅游与野生动物5)旅游与地质

(3)旅游对人文环境的影响:旅游对风景区的影响城市基础设施的变化

4、旅游对区域的文化影响

(1)旅游与文化的变更和交流:1)游客2)时间、空间和交流3)文化经纪人

(2)旅游对文化的影响——以工艺美术品为例:1)传统艺术形式的复兴2)传统艺术形式的退化

第十一章政治地理 第一节政治地理要素

1、政治地理现象:政治是一种无形的社会文化现象,政治是一种追求权力(如支配权、占有权、管理权等)的社会文化现象,政治也是一种最不稳定的社会文化现象。

2、政治地理过程:1)政治扩散2)政治整合3)政治分离4)主权的变化

第二节国家政治地理特征 一、国家的基本特征 1. 拥有确定的领土 2. 具有一定数量的定居人口

3. 拥有被其国民需要和承认,行使诸如国家行政、外交等职能的政府

4. 拥有主权

二、国家领土与领土主权

领土规模。。。领土形状。。。。领土位置。。。。P326 三、国家的中心性区域

2. 核心区:从一国历史看,核心区是国家得以起源或国家观念赖以传播的“原子”中心地区;从一国的现状看,核心区是指国家的人

口、交通、工商业、资源等高度聚集的“心脏”地区。前者称为起源型核心区,后者称为经济型核心区。

第三节国家权力概念P331

一、国家权力要素:包括领土空间、自然资源、人口规模、经济水平、军事力量、科学技术、国民士气和政府的质量。

第四节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一、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1. 欧洲的殖民扩张2. 主权国家的产生与美洲殖民统治的崩溃3. 帝国主义对世界的分割与控制4. 当代全球政治地理格局P344

二、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基本特征

(1)以实力为基础的国家利益是全球格局形成演化的根本动因 (2)国际关系核心行为决定着全球政治格局运作的性质 1.二战前全球格局中的核心行为 2.二战后全球格局的核心行为 第12章行为地理

第一节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 1、环境知觉与认知

环境知觉是人们在环境外观感觉的基础上对地理环境的整体认识和综合解释的过程。

环境认知是在环境知觉基础上人们对环境信息再现大脑后的认识。 2、地理物象

地理物象是指地理环境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映象)。它是知觉判断、地理优选以及决策行为形成的基础。

地理物象呈随距离衰减的规律性,地理物象也有动态性特征。 3、物象评价与行为

对地理物象的评价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动机产生和决策形成的过程,这一过程往往从心理图谱(mental map,

亦称意境地图)的分析入手。

当然,人们也可以把大脑中的心理图谱简单地描绘出来,形成地

理物象简图(或称空间图式),这种简图具有可解释性和可读性。

第二节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 1、通勤活动行为空间 2、购物活动行为空间 3、交际活动行为空间 4、迁移活动行为空间

第三节人类行为与区位选择模型 第十四章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 第一节可持续发展问题

一、人口的迅速增长及其引发的问题

(一) 对资源的压力:1. 土地资源退化2. 水资源短缺 3. 生物资源破坏严重 4. 矿产资源消耗剧增

(二) 引起的环境问题:1. 大城市的空气污染严重2.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3. 臭氧层遭破坏 4. 水体污染加剧

(三) 引起的社会问题

二、可持续发展问题:1、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3、可持续发展与人文地理学任务

第二节世界新的政治地理格局中的人地关系 一、世纪之交的政治地理新现实

1、一强多极的全球政治地理格局初见端倪 2、苏联与东欧巨变中的冲击波

(1)苏联的变化:俄罗斯与乌克兰之争、摩尔多瓦内战、车臣的两次内战。

(2)南斯拉夫的变化 二、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合与分

1、国家间的联合趋势:1)欧洲共同体2)东南亚国家联盟3)其他国际性组织

2、国家内部的分离倾向

三、合与分的政治格局中的人地关系 1、理想的民族国家并不多

2、人与地的焦点所在

第三节文化景观研究与文化景观建设 阿米什人生产中的节能农业村 客家人土楼中的传统文化

万丰村——一个共同富裕的城市村落 文化景观建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