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庄子与海德格尔的死亡哲学
作者:徐源聪
来源:《新智慧·上旬刊》2017年第11期
【摘要】一个人为什么出生,又为什么而死去,这是古今中外所有人一直不停探索和研究的话题,其中有很多哲人虽然身处不同时代,却因思想的撞击而产生火花。先哲庄子“以道观死”的逍遥境界,引领着一个时代的哲学走向,而近代德国存在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的海德格尔对于生死问题则认为是“向死而在”。两者身处不同的时空、国度,接受着不同的文化熏陶,而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却又如此一致,这确实是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 【关键词】生与死;庄子;海德格尔;哲学
无论是庄子还是海德格尔,他们都在自己的著作中,明确提出了自己对于生死的观点。和孔子的“不知生焉知死”不同,庄子在自己的文章中,毫不规避且频频说到了生死。同样的,海德格尔也在自己的著作中明确提出生就是死的一个开始,是走向死的第一步。 一、关于死,庄子和海德格尔的看法 (一)庄子“死生,命也”
庄子在他的著作中,提出了这样一句话“死生,命也”。他认为无论生还是死,都是命中注定的,是不可更改的,不可断绝的,一个人从一生下来就注定了死,这是一个必然,是自然万物都必须要遵循的。道,是庄子哲学的根本所在,而道的代表图形是阴阳鱼,一阴一阳,循循不息,正如生与死,相对又相融,生是死的开始,死是生的结束而死又是生的开始,生又成了死的结束。一切都是自然,是道的演化运行。换句话说,生或者死,都是道在运转,在变幻,生或者死,都不是本身所代表的含义,就像庄周不是庄周,蝶不是蝶,一样的。 (二)海德格尔的“此在”
在海德格尔之前,所有西方的哲学家们都认为死和生是两个课题,是对立的,是不可联系的,而存在主义的创始人、代表人海德格尔则不以为然,他在自己的代表作《存在与时间》里专门用一个章节来阐述自己对于生和死的观点,在他看来,生死是一体的,而且他专门为此创造了一个词“此在”。他说“死,作为此在的一个终结的存在,存在在这一存在者向其终结的存在之中”。在他的论述中,死是一种必然,同时又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因素,这个死是此在者自己的事情,任何人或者物都无法代替。而人一生下来就是在朝着这个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的死前进着,在他的世界里,死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时间,是一种足够贯穿一个人一生的时间,从某种程度上也就是庄子所说的“死生,命也”。 二、对待死,应该保持什么样的状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庄子在很大程度是具有不积极性的,他的著作《齐物论》以及其他一些文章里,表現着他的道,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自然而然的道,在这个道的海洋里,死,是一种新的开始,因此他表现的很坦然。而海德格尔则是另一种状态来对待死,在他看来,人一生下来就有可能会死,因为死虽然是一个必然但又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因素,所以他的向死而在、向死而生,更多的是用死在告诫自己,必须生的有意义。 (一)庄子的“不知死焉知生”
庄子与孔子对待生死的态度截然不同,孔子是“不知生焉知死”,但庄子却不认为这样,而且认为恰恰相反,所以我说庄子的态度是“不知死焉知生”。多数情况下我们只会看到庄子思想里的不积极性,而忽略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他不积极背后隐藏着的积极。庄子看来,人不应该以生为喜,以死为忧,更不必欣然于生,畏惧于死。在他的世界里,生或者死,都是道的转化,生就是死,死也是生,是自然而然的变化,不增一分,不减一毫,所以喜什么,忧什么,生与死不过是在互相循环,仅此而已。而这一切的出发点,都是道,是道的存在。是庄子对道的理解、感悟,造就了他独一无二的思想,所以当他的妻子离他而去的时候,他不但不去哀伤,反而鼓盆大歌,所以在他的世界里死不是一件值得哀伤的事情,相反或许应该庆贺,这是庄子对于生死的态度,是他对于道的一种欣然、自然的追随与体悟。 (二)海德格尔“存在着就是死着”
在海德格尔的著作中,我们也很轻松地就看到了他对待死的态度,在他看来,人一出生就是为了死的,就是在同时开始了死的,出生等同于死,因为生来就注定了要死,只不过死却不知何时到来,相对庄子的自然而然,他的态度里饱含了对于死的“敬畏”。生或者死,都是独立的,是不可替代、更改、逾越的。因此他说“此在存在着,实际上他就死着”,在他眼里,生与死是并存的,而且随时都可以划上等号,而他又不是让人感到绝望,而是要人们在这种绝望里去渴求生的价值,渴求生的意义,以便更好地去追求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 三、死对于生的意义
其实不管是庄子的“以道观死”,还是海德格尔的“向死而在”,其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如何“生”,既然明白了死,也就知道该怎样去生了。是坦然的活着还是把每一天都当做最后一天来活着,只不过就是一种态度了。庄子的道,告诉我们,人生不过沧海一粟,生死只在阴阳之间,顺其自然,坦坦荡荡,不因生而喜,不为死而哀。海德格尔则用他的著作告诉我们,绝地之后有新生,死固然可畏,也正是因为它的可畏,所以我们才要求生,才要更好的生,更自由的生,不辜负自己,也不辜负生命。 四、结语
在简单剖析了先贤们的生死观之后,我自己也受益匪浅。人固有一死,所以也就不必畏惧,既然生注定了死,那就不必担心死的到来,从而得到坦然,从而不惧任何绝地,但同时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不能自暴自弃,生死都不怕了,还有什么能困住我们,不如放手一搏,挑起自己肩上的担子,大步朝前,去追寻更好的自己,创造更精彩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 [2]陈鼓应.庄子?大宗师[A].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