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叶辉
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2年第27期
[摘要]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效果。 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将60例CAG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中医辨证+西药组各30例。西药组采用对症治疗、抗Hp等疗法,中医辨证+西药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分型用药。两组均以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 结果 西药组经治疗后痊愈10例、显效5例、有效7例、无效8例;中医辨证+西药组经治疗后痊愈15例、显效5例、有效8例、无效2例。中医辨证+西药组总有效率高达93.3%,明显高于西药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是临床治疗CAG的有效方法,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辨证论治;辨病;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7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9(c)—0100—02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内科门诊常见病和多发病,该病的基本病理改变为胃黏膜上皮细胞变性、固有膜炎性反应以及固有腺体的萎缩,同时常伴有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罹患该病的患者临床症状常表现为胃脘部胀闷感或胃部疼痛、嗳气、食欲差、食后腹胀等症[1]。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本病的检出率在正常人群可高达25%以上。自1978年WHO将伴有肠腺化生和胃黏膜异型增生的CAG列为胃癌的癌前病变后,慢性萎缩性胃炎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然而,针对该病的治疗,目前西医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开展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和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为此,笔者采用辨病和辨证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中药辨证论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的60例患者均来源于2010年2月~2011年10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患者,临床研究纳入标准参照2000年中华医学会消化学会制定的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公识意见[2]。排除合并有消化性溃疡、胃黏膜有重度异型增生或病理诊断疑有恶变者;合并心肺、脑、肝脾、肾和骨髓造血系统等疾病;合并精神病患者;妊娠或准备妊娠妇女,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和对多种药物过敏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纳入患者随机分配为中医辨证+西药组和西药组。中医辨证+西药组,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29~73岁,平均(49.57±11.38)岁;病程7个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月~12年。西药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26~75岁,平均(52.45±13.27)岁;病程5个月~14年。两组性别、年龄和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西药组 如果Hp阳性,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抗Hp根除疗法;如果兼有贫血,加可用维生素B12;如果胃镜下发现胆汁反流,加用莫沙比利等。
1.2.2 中医辨证+西药组 西医治疗方法同西药组,结合中医辨证用药如下:(1)脾胃虚弱型:症见胃脘隐痛,喜揉按,纳差,消瘦,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濡。处方:香砂六君子汤(木香、砂仁、党参、白术、云苓、甘草、陈皮、半夏)加减。(2)肝气犯胃型:症见胃脘胀痛,情绪不舒则症状加重,嗳气,面色青黄,消瘦,舌淡,苔白,脉弦。处方:疏肝汤(柴胡、甘草、白芍、枳壳、香附、云苓、白术、川楝子)加减。(3)胃阴亏虚型:症见胃脘灼热隐痛,嗳气腹胀,饥不欲食,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处方: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生地、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川楝子、芍药、甘草)加减。(4)脾胃湿热型:症见胃脘痛,纳差,嗳气,口黏腻,舌红,苔黄,腻脉滑。处方:连朴饮(苍术、藿香、厚朴、黄连、丹参、木香、半夏、陈皮、栀子、甘草)加减。(5)瘀阻胃络型:症见胃脘疼痛,痛有定处,纳差,舌暗,苔白,脉弦。处方:血府逐瘀汤(当归、生地黄、红花、桃仁、赤芍、枳壳、延胡索)加减。以上药物加水500 mL,煎取300 mL,每日1剂,早晚2次服下。西药组和中药组均以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
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消化系统专业委员会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疗效标准评定[3]:临床治愈,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胃镜复查黏膜慢性萎缩性炎症恢复正常或消失;显效,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胃镜复查黏膜慢性萎缩性炎症好转;有效,症状和体征有改善,胃镜复查黏膜慢性萎缩性炎症范围缩小1/2以上,炎症有所减轻;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减轻,胃镜检查无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临床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2个月(1个疗程)后进行观察,西药组临床痊愈10例、显效5例、有效7例、无效8例;中医辨证+西药组临床痊愈15例、显效5例、有效8例、无效2例。中药组总有效率高达93.3%,明显高于西药组的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胃痛”、“痞证”等范畴。《医学正传》云:“胃脘当心而痛……未有不由积痰食积郁于中,七情九气触于内所致焉。”这说明本病的主要病因是由于饮食不节、情志不畅等原因加上劳倦太过、外感邪气等伤及脾胃,致脾失运化,脾胃升降失常,津液不能输布,凝聚成痰,病久痰瘀交阻,气血双亏[4]。因而大多数临床患者表现为胃脘胀痛,嗳气食少,肢体乏力,大便不爽等症状。其病机或虚实夹杂,或本虚标实,证候虽多,概括起来,总不离“虚”、“痰”、“瘀”。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重要条件致病菌,其侵入的数量多少与该病瘀血证候的轻重成正比,由此可见,由其引起的瘀血是本病的重要病理特征。笔者在研究中发现,本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寒热虚实错杂,但湿与热邪是重要病邪,同时多数患者伴有瘀血证候,瘀症常存在于疾病的整个过程。根据本病复杂的病机特点,笔者认为清湿热化痰瘀以祛邪、益脾胃气养胃阴以扶正是其治疗大法,所应用的处方中黄连、栀子等清热解毒,藿香、半夏、厚朴等理气化痰,丹参、赤芍、红花等活血化瘀治其标,党参、黄芪、白术等健脾胃,麦冬、沙参养胃阴以治其本,使脾胃运化正常,气血方能生化无穷。有资料表明,黄连清热解毒、消炎抗菌,对Hp有一定治疗作用,丹参活血祛瘀、养血生新,具有抗Hp、修复胃黏膜的作用,党参、白术则具有抗胃黏膜损伤、提高机体免疫的功能,且具有调节胃肠功能、改善胃黏膜屏障的作用[5—6]。本研究始终贯行气化痰、活血化瘀、健脾益胃、气血双补的原则,对不同患者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辨证分型论治,治疗2个月后总有效率可达93.3%。
综上所述,对于CAG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展现了中医药在该研究领域的广阔前景,是临床治疗CAG的有效方法,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强,丁娟娟. 益胃生津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30(1):219—221.
[2] 张万岱,陈治水,危北海,等. 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4,12(5):314—316.
[3] 郑筱萸.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88—89.
[4] 韩春华. 益胃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6例疗效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1):31.
[5] 沈国林,陈英苗,陈钧,等. 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10例[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6,13(2):134.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6] 杜艳茹,李佃贵,王春浩,等. 化浊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浊毒内蕴证患者119例临床观察[J]. 中医杂志,2012,53(1):31—33,3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