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表达·交流 综合实践” 通感·表现
课型 写 作
课时 一课时
上课日期 2012.09.28
城郊中学 孙 秀 丽
九年级第二单元“表达·交流”综合实践通感·表现
课前预习:
对本单元所学课文进行再阅读,了解和学习各作品中用哪些感觉形象来生动丰富地表现音乐。
相关课程标准:
为了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要不断地进行训练,这对于培养思维的创造性程度、灵感可诱发程度以及广度,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写作中想象力的重要,延伸到“通感”和艺术表现中加以理解
2.实践通感、比喻等的运用,提高艺术表现力和鉴赏力。
3.品味运用语言形象创造的听觉、音乐形象的美感。
评价任务:
1.学会通感、比喻的运用。
2.互读文章,相互评价,推荐参加班级交流。
教学过程:
一、 感受通感之妙
上一单元作文课上,我们知道了作家的想象力实在令人惊叹,虚构也是小说家的看家本领。这一单元要学习想象的功用不仅在虚构故事上,还在于艺术表现上。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些诗文,看作者用哪些感觉形象来生动丰富地表现音乐?(出示课件)
大弦嘈嘈如急雨( 听、 视 ), 小弦切切如私语( 听 )
嘈嘈切切错杂弹( 听 ), 大珠小珠落玉盘( 视 、听 )
银瓶乍破水浆迸( 视、听 ), 铁骑突出刀枪鸣( 视、 听 )
间关莺语花底滑( 听转视 ),
冰泉冷涩弦凝绝( 视转触、味 )
学生朗读、体会、交流。
教师小结:
这里所有的视听意象,妙处不仅在可视可听,而且在于,这些可视可听的信息(珍珠、银瓶、水浆、铁骑、莺语、花底、冰泉),都能够引起联想和记忆,这些在当时已经是与诗意结合在一起的传统意象。
我们再来欣赏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看作者用了哪些感觉来表现乐曲之美的。(出示课件)
昆山玉碎凤凰叫( 视、 听 ),芙蓉泣露香兰笑 (视、 听)
十二门前融冷光( 视、 触 ),二十三丝动紫皇(听、视)
女娲炼石补天处( 视 ),石破天惊逗秋雨(听、视)
梦入神山教神妪( 视 ),老鱼跳波瘦蛟舞(视 )
吴质不眠倚桂树( 视 ),露脚斜飞湿寒兔(视、触)
学生朗读、体会、交流。
教师小结:
李贺动了多种感觉来表现乐曲之美,与白居易一样,这些感觉都是美好的,如,昆山玉、凤凰、芙蓉、香兰、紫皇、桂树等。但也有一些看来和白居易不太相同的意象,如:冷光、神妪、老鱼、瘦蛟等。在这里显现出李贺想象的独特,诗情的冷峻。
通过赏析我们知道了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来交互表现,增强形象的独特性,使不同感觉形象互相融通,这就是“通感”。
二.表现通感之美
第二单元以感悟艺术为主题,从本单元各篇表现音乐的文字了解用通感、比喻表现音乐的好处,评析各自的特点。学会使用通感、比喻。(出示课件)
1.“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在这段文字里,刘鹗用攀登泰山的景色来巧妙的比喻白妞那激越高亢的歌声。再如:“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析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这里作者用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的盘旋穿插来摹写白妞声音的宛转回环之美。在借用形象来描摹声音之后,作者又突发奇想,大胆的借用色彩来描摹声音:“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样,作者时而绘声,时而摹形,时而点色,把白妞那“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说书艺术淋漓尽致的展示在读者面前,让读者从多个角度展开丰富的想象,沉醉于作者精心构筑的绝妙的艺术境界中。
2.我听见了她那闪闪烁烁的笑声。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
其实古诗文中也有,比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还有《阿房宫赋》中的“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再比如,“你笑得很甜”,这就是通感。“甜”是用来形容味道的,这里却用形容味觉的词来形容视觉,就是通感。
4.油菜花给遍野铺满黄金,紫云英染得满地艳红,软风里吹送着青草的香气。这里用感官直接描写的句子,感觉互补沟通。
学生朗读、体会、交流。
教师小结:通常用感觉描写景物,感觉是互不转换的,即通过视觉描写所见,通过听觉描写所闻,如 第4例。而通感则不然,它可嗅出色彩,听到气味,看到声音。要体会通感手法的作用,首先要比较其与一般用感官描写之间的区别。通感中之一是“听声类形,以声类声。通感还有曲喻的作用。曲喻是由一个比喻转到另一种感觉。
比喻和通感有共同之处,都是把甲事物比作乙事物,都常常用“仿佛”“如”把两种事物联系在一起,形式上很相像,但比喻和通感不是同一种修辞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点区别:
(1)目的作用不同:比喻侧重于形似,是为了把抽象的说得具体,把生疏的说得熟悉,
把深奥的说得通俗;通感不具备这个特点,他侧重于神似。例如,把“塘中的月色”比喻成“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并没有比原来更具体、更熟悉、更通俗。
(2)感受的侧重点不同:比喻,着重从读者的角度考虑,运用比喻是为了唤起大家共同的感受;通感,着重从个人角度考虑,运用通感是为了表达作家在特定条件下的个人的一种特殊感受。
(3)文体色彩不同:比喻适合于一般文体,通感具有较浓的文学书面语色彩。
三.创作通感之妙
学生当堂完成作文片段(出示课件)
1.父亲的亲切话语。2.老师的眼神。3幸福。4花香。5落叶。(任选一个)
四.展示通感之美
展示作品,评价哪些句子运用了通感?
1.学生完成作文片断后,四人为一小组,互读文章,相互评价,小组内推荐最好的一篇,准备参加班级交流。教师巡视,参与小组间活动。
2.在班级中选取较好的三篇文章利用实物展台投影,教师点评一篇,学生点评一篇,第三篇由作者自评。
五、小结课堂,作业布置
学生课下完成作文(出示课件)
请以《早晨(黄昏)的树林》《田野.》《秋声》《街市》《暴风骤雨》等为题(选一或自拟),写一篇以听觉(或嗅觉、触觉)形象为主的短文。
要求:1.注意通感和比喻的运用。
2.短文600字以上。
教学反思:
1. 这节课的亮点是充分利用教材,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这样边读边抛,书本越读越薄,去粗取精,把握了要点,吸取了有益的核心东西。抓住书的骨肉,抛掉书的皮毛。”
2. 本节课注重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阅读的文本是教科书,引导学生结合教学目标去完成,真正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 不足之处:如果把通感的例子多举几个会更好,把通感知识再点拨一下,把如何训练想象再点拨就会更全面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