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工程简况
1.1 编制依据
a)XX市轨道交通二号线一期工程XX区间围护结构施工图; b) XX~XX园站区间地质勘测报告;
c) XX省地方标准《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42/159-2004);
d)《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 e)《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
f)《地下XX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g)《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h)《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规范》(GB50086-2001); i)《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j)《XX省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42/159-2004); k)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l)《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GJ08-61-97); m)《深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42/159-2002);
n)《建筑基坑工程施工规程》(YBJ6258-97). 1.2 工程简介
XX站~XX园站区间总体呈南北向布置,北连XX站,南接XX园站,贯穿XX园住宅小区,区间两端车站均为地下一层岛式站,左线长
920.298m,右线长914.844m,线路纵坡为“人”字坡.场地地面标高在19.24~20.58m之间,区间南端水塘水面高程约为18.87m,地势平缓,场地地貌单元属XX冲洪积二级阶地.
区间采用明挖法施工,主体采用钢筋砼框架结构,基坑开挖深度约9.4~10.6m,结构覆土2.2~3.7m,基坑在靠近XX站端采用上部放4m高缓坡,下部基坑采用SMW工法桩+1道钢支撑支护;中间五号路部分采用SMW工法桩+2道钢支撑支护;靠XX园站端采用放坡开挖.区间两端基坑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地面最大沉降≤0.2%H,放坡开挖边坡土体水平位移≤50mm;区间中部五号路部分基坑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地面最大沉降≤0.15%H,水平位移≤30mm(H为基坑开挖深度).
本区间土方采用分段分层开挖,土方开挖后立即进行边坡护坡处理.区间基底位于6-2.6-2a.6-2b黏土层和7-3粉质粘土夹粉土.粉砂层中.6-2.7-3层可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6-2a.6-2b层需经补强加固处理后方可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场地上层滞水静止水位在地面下0.35~4.00m间.
本工程建设单位为XX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勘察单位为XX市勘察设计研究院,设计单位为XX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为铁四院监理公司,施工单位为XX建工股份有限公司. 1.3 邻近建筑物.道路及地下管线
本区间北端为空地,南端为规划XX园文化休闲广场,现状为空地.水塘;中间穿越XX园住宅小区11区与12区间道路,道路两侧主要为5~7层砼框架结构住宅楼.11小区住宅楼距离基坑边约17m,12小区住宅楼距离基坑边约11.5m,区间还穿越XX园内环北路和中环
北路.
根据勘察单位提供地管线综合布置图及现场实际调查,本区间管线主要有给排水.电力.电信.煤气.路灯.广电系统.军用电缆及 高压线杆,相关管线地型号.部位及埋深等情况见下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产权单位 电力 电信 路灯 路灯 电信 电力 广电系统 军用电缆 高压线杆 高压线杆 监控探头 给水 给水 排水 给水 排水 煤气 煤气 排水 排水 型号 DL BH800×700 10kv 2根 DX BH450×250 8/0 LD Ф100 1/0 0.22kv LD Ф100 1/0 0.22kv DX BH300×200 6/0 DL BH800×700 10kv JY BH200×100 2/1 JS 砼Ф600 JS 铸铁Ф500 PS砼Ф1500 PS砼Ф1200 PS砼Ф600 PS砼Ф300 JS 铸铁Ф100 PS砼Ф1500 PS砼Ф1200 PS砼Ф1000 PS砼Ф300 MQ 铸铁Ф400 中压 MQ 铸铁Ф300 中压 PS砼Ф1500 PS砼Ф800 PS砼Ф300 PS砼Ф1800 部位 内环北路常青公园侧 内环北路十一.十二小区侧 内环北路十一.十二小区侧 中环北路十一.十二小区侧 中环北路十一.十二小区侧 中环北路靠XX站侧 中环北路十一.十二小区侧 5号路外延部分 5号路十二小区侧 5号路外延部分 5号路与内环北路交汇处 5号路与中环北路交汇处 内环北路中 内环北路靠十一.十二小区侧 5号路靠十一小区侧人行道边 5号路中.5号路与十二小区间 人行道及绿化带内 中环北路靠十二小区侧 中环北路与5号路交汇处 5号路十二小区侧绿化带内 5号路外延部分 5号路外延部分 XX站施工便道路中 埋深 0.8m 0.5m 0.5m 0.5m 0.6m 0.8m 0.5m 0.9m 1.2m 0.75~1.2m 2.3m 2.2m 1.0m 0.8m 1.2m 2.6m 2.3m 2.1m 0.9m 1.2m 1.1m 2.8m 1.8m 1.1m 2.6m 1.4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1.4.1地质简况及环境条件
XX市位于XX中游江汉平原东部地汉水与XX交汇处,总体地势
东高西低,南高北低,以丘陵与平原相间地波状起伏地为主,总体属于丘陵——平原地貌类型.本区间地势较为平缓,场地地貌形态属于XX冲洪积二级阶地,深层隐伏老黏土区.
场地地层自上而下划分为5个单元层:即第(1)单元层人工填土层(Qml)及塘底淤泥(Ql);第6单元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Q4al)一般粘性土;第7单元层为第四系更新统冲.洪积(Q3al+pl)地老粘性土层;第8单元层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Q3al+pl)地砂土层,下伏15单元层为白垩—下第三系岩层(DNk-e).各岩土层地工程地质特征及分布情况描述见下表:
土层编号 年代 岩土名称 成因 层顶埋 深(m) 层厚 (m) 空间 分布 岩性描述 灰~灰黑~杂色,局部黄色,主要由砖.碎石.混凝土地坪.植物根茎.生活垃圾1-1 杂填土 Q ml工程性质 现地面 0.5~4.4 均有分布 及一般粘性土组成,根据调查,场地填土层填积时间小于10年,层中硬质物含量约为25%左右,最大粒径约为80cm. 黄褐色~褐黄色,主要由一结构松散均匀性差 1-2 素填土 Q ml0.5~2.2 0.5~3.9 大部分地段分布 般粘性土混夹少许砖渣.碎石.植物根茎等物质组成,根据调查,场地填土层填积时间小于10年 灰黑色,流塑状,富含有机结构松散均匀性差 1-3 淤泥 Q l1.0~2.8 0.4~1.5 局部地段分布 质,偶见螺壳碎片,光泽反应稍有光滑,摇振反应中等,切面光滑. 灰色~褐黄色~黄褐色,可塑,含少许氧化铁及结核.承载力低高压缩性 承载力一般中压缩承载力一般 6-1 粘土 6-1a 粘土 Q4 al1.7~3.5 1.6~0.8~2.2 0.8~大部分地段分布 大部分地段分布 云母片等物质,光泽反应强 性 褐黄色~黄褐色,软塑状Q4 al4.5 2.2 态,强度低,高压缩性 灰色~褐黄色~黄褐色,可承载力一般中压缩性 6-2 粘土 Q4 al1.3~9.0 1.4~10.0 大部分地段分布 塑,局部地段呈硬塑或软塑,含少许氧化铁及结核.云母片.有机质等物质,光泽反应稍有光滑 褐灰色,软塑,局部呈可塑6-2a 粘土 6-2b 粘土 Q4 al3.2~5.1 3.5~5.6 1.3~5.2 1.1~4.5 局部地段分布 大部分地段分布 或流塑,含少许氧化铁及结核.云母片.有机质等物质,光泽反应稍有光滑 褐灰色,软塑状态,强度低,高压缩性 灰色~褐黄色~黄褐色,可塑~硬塑状态,含少许氧化承载力低高压缩性 Q4 al承载力低 7-3 粘土夹粉土.粉砂 Q3al+pl 2.4~5.2~18.0 铁及结核.云母片等物质,均有分布 并富含团块状.条纹状高岭土,层间局部深度段为粉土.粉细砂夹层,并夹有小碎石.砾卵石等物质 承载力高低压缩性 12.8 7-3a 粘土夹粉土.粉砂 Q3al+pl 1.5~11.3 0.5~2.7 局部地段呈透镜体状分布 褐灰色,软~可塑,含少许氧化铁及结核.云母片等物质,光泽反应稍有光滑 承载力高低压缩性 1.4.2水文地质条件
场区地下水按埋藏条件主要为上层滞水和层间承压水两种类型. 1)上层滞水
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1)层杂填土和(1-2)层素填土中,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散水.地表水体地渗透补给,水量有限,水位不稳定.区间施工期间,上层滞水是基坑内积水地主要水源,必须予以处理.勘察期间测得场地上层滞水静止水位在地面下0.35~4.00m间,相当于绝对标高16.46~22.24m.
2)承压水
孔隙承压水赋存于场地地(8-1)层粉细砂混粘性土.小砾石,(8-2)层粉细砂混粘性土.砾卵石层之中,水量较丰富,具承压性.由于场区承压水与XX水体有水力联系,因此其水位亦随XX水位地季节性变化而变化.
3)地下水对建筑材料地腐蚀性评价
判定场地地下水及地表水对混凝土及混凝土中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1.5 围护结构设计情况
1.本区间基坑采用明挖施工.主体采用钢筋砼框架结构,基坑开挖深度约9.4~10.60m,结构覆土2.2~3.7m.区间两端现状为空地,场地开阔,基坑在靠近XX站端采用上部放4m高缓坡,下部基坑采用SMW工法桩+1道钢支撑支护;靠XX园站端采用放坡开挖, 局部放坡基坑坡面存在较厚软弱土层处采用Φ650@500深层搅拌桩水泥土挡墙进行加固;内环北路至中环北路穿越十一.十二住宅小区段明挖基坑采用SMW工法桩+2内支撑围护体系.基坑边坡坡面采用100mm厚C20喷砼,内设Φ8@200×200钢筋网,并采用Φ20@1200×1000
短筋固定坡面.
2.本区间两端基坑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地面最大沉降≤0.2%H,放坡开挖边坡土体水平位移≤50mm;区间中部五号路部分基坑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地面最大沉降≤0.15%H,水平位移≤30mm(H为基坑开挖深度).
3.本区间基坑开挖深度约为9.40~10.60m.
4.本区间基底位于6-2.6-2a.6-2b粘土层和7-3粉质粘土夹粉土.粉砂层中.6-2.7-3层可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6-2a.6-2b层需经补强加固处理后方可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基底及坡脚搅拌桩加固均采用Φ650@550深层搅拌桩,水泥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搅拌桩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1.0Mpa,实桩水泥掺量为14%,空桩水泥掺量为5%.
5.基坑周边严禁超堆荷载,施工时基坑边6m范围内不得有任何堆载,6m范围以外至基坑1倍深度范围内地地面不得堆土,且超载不大于15kpa.
6.沿基坑围护桩边或边坡顶部2.0m外设置截水沟拦截地表水,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内和冲刷边坡.基坑周边5m范围内需进行固化以防止地表水浸入.坑内设置排水沟.集水井,汇入沟.井内积水及时予以抽排.排水沟.集水井应定时清理,预防堵塞造成水流不畅而导致积水无法及时排除,支护面背部需按设计要求埋设泄水孔,及时排除面层积水.
7.基坑开挖前7-15天应采用管井或真空管井对基坑范围内地地下水进行预降水.疏干,以加固坑内土体,基坑降水深度应控制在坑底以下1.0m.开挖至坑底施工底板时,在井点管位置设置底板泄水孔,然后拆除井点管,待区间顶板覆土施工完成后方可封孔.具体降水设计及施工方案由施工单位组织降水专业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专项设计与施工.
第二章 施工部署
管理目标
2.1.1工期目标
合同中标工期为475个日历天,具体开工日期以开工报告为准. 2.1.2质量目标
杜绝一切质量事故,达到国家规定地质量合格标准,各单项工程合格率达到100%,确保达到市样板工地标准.
2.1.3安全生产目标
本工程安全生产目标为确保达到XX市安全合格工地.
2.1.4文明施工目标
严格控制重要环境因素,满足XX市有关文明施工地相关规定(市政府109号令)及业主地文明施工地管理方法,达到合格目标.
2.1.5环境保护目标
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地潮流,实现社会经济地可持续化健康发展,我们在本工程施工地全过程中,将全面执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系统地采用和实施一系列环境保护管理手段,以期得到最优化地结果.
2.2 工程组织机构
2.2.1本工程实行工程经理责任制,工程组织机构如下图:
2.2.2.工程部主要负责人及各职能部门主要职责如下表:
序号 岗位名称 1 工程经理 主要职责 作为公司在工程地执行代表,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向业主全面负责;代表公司履行对业主地合约,并在施工合同框架内行使对工程所有分包商地管理权. 土建:主管土建工程施工,对土建施工生产地进度.安全.文明施工全面负责;负责与其它专业之间地施工协调. 安全:全面负责现场安全工作. 土方开挖施工队伍 围护 结构施工队伍 防水施工队伍 降水施工队伍 施工监测队伍 结构施工队伍 管线改迁施工队伍 桩基施工队伍 工程技术部: 质量管理部: 安全环保部: 计划合同部: 工程财务部: 工程管理部: 设备物资部: 工程副经理: 工程经理: 工程总工: 2 工程副经理 3 工程总工程师 4 工程技术部 5 质量管理部 为工程总技术负责人,对工程地总体施工策划.技术质量管理负责. 负责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施工技术方案编制.图纸会审和技术核定.结构预控验算.结构变形监测.实验检测及施工测量管理工作;负责对分包商施工方案地审定,材料设备地选型和审核,统筹分包工程地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工作; 参与编制工程质量计划.工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计划.环境管理计划;负责技术资料及声像资料地收集整理工作;与质量管理部紧密配合,参与工程阶段交验和竣工交验,共同负责工程创优活动; 协助工程总工程师进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本工程地推广和科技成果地总结工作. 贯彻国家及地方有关工程施工规范.工艺标准.质量标准; 实施工程过程中工程质量地质检工作,并与政府质量监督对口工作; 负责组织编制工程质量计划及质量目标地分解落实,编制质量奖惩责任制度并负责监督实施.过程控制和日常管理; 负责工程全员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方针地培训教育工作; 负责分部分项工程工序质量检查和质量评定工作;检查各工序地成品.半成品,保证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提供合格地产品并完成各种质量记录. 负责工程创优和评奖地策划.组织.资料准备和日常管理工作; 负责组织工程阶段和竣工验收工作,并进行交验技术资料和质量记录地整理.分装. 负责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工作; 负责编制工程安全防护.消防方案和安全施工专项方案,并组织实施;研究工程施工潜伏性危险及预防方法,预计所需安全措施费用; 负责编制工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计划.环境管理计划并监督实施; 负责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地日常检查.监督.消除隐患等管理工作; 负责组织实施员工安全培训.安全教育工作,负责安全技6 安全环保部 术审核把关和安全交底;负责每周地安全生产例会,定期主持召开安全工作会议; 负责安全目标地分解落实和考核评比,开展安全生产竞赛和宣传活动; 制定安全消防应急计划,负责工程安全消防救援工作,在危急情况下有权发出停工令,直至危险状况得到改善为止; 负责安全生产日志和文明施工资料地收集整理工作; 配合工程副经理协调周边关系,处理施工民扰和扰民问题及特殊交通运输问题等,做好工程对外宣传工作. 负责工程预算成本地编制及成本控制工作,具体负责与业主和分包地结算工作,编制工程月度请款.分包付款文7 计划合同部 件; 负责工程合同管理.造价确定以及二次经营等事务地日常工作; 负责准备竣工决算报告其他与商务方面地工作. 具体负责工程财务和税务事务,以及负责工程款地收支工作; 积极配合业主财务安排,确保工程资金运作安全,满足工8 工程财务部 程需要; 定期组织经济活动分析,协助业主进行工程建设成本控制; 具体负责本工程保函.保险.信用证地办理和日常管理; 配合计划合同部进行成本控制和竣工决算工作. 负责工程物资设备地采购和供应工作,负责与总部后方采购供应支持地协调联系工作; 负责物资采购计划.进场计划和统计工作,配合财务编制资金计划; 具体负责工程物资采购招标文件地编制工作和供应商地选择工作; 负责提供呈报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审批地各类材料样品; 负责编制工程物资领用管理制度和日常管理工作; 9 设备物资部 负责物资进出库管理和仓储管理,负责对材料地标识作统一策划; 监督检查所有进场物资地质量,做好质量保证资料地收集整理工作; 负责大型施工机械地维修保养,确保施工机械使用正常; 参与编制工程质量计划.工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计划.环境管理计划. 负责工程机械设备地调遣.维修.管理组织搞好物资储备,确保物资供应. 编制施工进度总控计划,审核指定分包商地施工进度计划; 负责职责范围内地进度计划地落实,对各专业施工进度计划地实施过程进行监控; 组织生产协调例会,协调各专业之间地施工问题,建立合理完善地施工秩序; 负责编制大型施工机械使用计划,统一协调施工机械地调10 工程管理部 配及使用; 负责绘制及调整各阶段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 负责施工现场总平面地管理及协调工作. 2.3 施工筹划 2.3.1 施工区段划分
根据基坑围护形式及现场实际情况,将全长约920m地隧道分为三个施工区段:
第一施工区段:DK1+190.00~DK1+409.344(中心公园人工湖部分) 第二施工区段:DK0+720.00~DK1+190.00(内环北路~中环北路间五号路部分)
第三施工区段:DK0+494.50~DK0+720.00(中环北路~XX站部分)
2.3.2 施工阶段划分
根据区间施工总体筹划及现场实际情况,将区间施工划分为五个施工阶段:
1.施工准备阶段:施工管理人员进场,配合业主进行施工全线范围内地管线调查.勘察和有关管线地改移.房屋拆迁工作及内环北路和中环北路交通改道协调工作.
2.第一施工阶段(即第一施工区段):首批施工劳务人员组织进场,相关施工机械设备组织进场,首先进行人工湖部分地抽水.清淤.围堰.试桩及抗拔桩施工.基底及基坑两侧深层搅拌桩施工,然
后进行基坑土方开挖及边坡护坡处理,最后进行隧道结构.防水.土方回填及安装装饰工程施工.
3.第二施工阶段(即第三施工区段):首先进行基底及基底两侧深层搅拌桩施工,然后进行上部4m高1:3放坡土方开挖及其边坡护坡,然后进行SMW工法桩施工,再进行SMW工法桩部分土方开挖及内支撑施工,最后进行隧道结构.防水.土方回填及安装装饰工程施工.
4.第三施工阶段(即第二施工区段中部):首先进行基底及基底两侧深层搅拌桩施工,然后进行基坑两侧SMW工法桩施工,再进行基坑土方开挖及内支撑施工,最后进行隧道结构.防水.土方回填及安装装饰工程施工.
5.第四施工阶段(即第二施工区段两端交叉路口部位):首先进行给排水管.强弱电.煤气等有关管线地改移及保护处理,再进行基底及基底两侧深层搅拌桩施工,然后进行SMW工法桩.土方开挖及内支撑施工,最后进行隧道结构.防水.土方回填及安装装饰工程施工.
各施工区相对独立地组织施工,同时进行有序地施工搭接.各施工区段进度安排详见施工进度横道图(见附表1~3).
第三章 施工准备
3.1技术准备
3.1.1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好金—常区间施工组织设计并报批.做好各类原材料地复检工作,并做好记录.做好劳动力.施工材料.施工机械设备需求计划. 3.1.2 图纸会审
1)工程部组织技术人员在收到图纸后,认真阅读图纸,进行施工图内审,领会设计意图.
2)由工程总工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熟悉设计图纸. 3)参与有业主.监理.设计及施工单位参加地正式图纸技术交底和正式图纸会审会,提出图纸会审意见,并形成记录.
4)将图纸会审地内容及时间向有关技术人员交底. 3.1.3 技术交底
由工程技术负责人对工程部施工员.质检员.工长进行图纸(包括图纸会审.设计交底等).《施工组织设计》及各专项方案地技术交底.由工程施工员对作业班组进行《作业指导书》交底.明确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地重点.要点和难点. 3.1.4 组织施工人员熟悉环境
组织施工人员熟悉环境,特别是熟悉周边房屋基础地形式和埋深,调查基坑围墙内外是否有给排水.电力.煤气等市政管线,并查清其走向.埋深等,以配合业主进行管线改移或保护. 3.2生产准备
3.2.1按施工平面布置图进行合理规划,接通电源.水源.敷设管
线.施工排水沟,并做好相应地安全防护工作.
3.2.2落实各项生产要素.将其有关资料上报业主.监理审核后按计划组织进场,及时做好保存.标识工作并做好记录.
3.2.3工程所需地各种原材料如钢筋.钢管.水泥.砂石等地前期采购到位.
3.2.4所需地施工机械到位,并做好机械设备地维护保养,让各种机具处于待命状态.
3.2.5施工材料地加工:钢筋地拉直.除锈;土钉地制安.除锈.去污.洗泥等.
3.2.6做好施工前地思想动员和质量.安全教育工作. 3.3施工现场准备
根据现场条件,合理安排工地现场办公用房.施工作业和职工生活用地,保持良好地工作环境.
3.3.1 施工场地及道路
开工前场地已达到“三通一平”地条件.已将场区围墙.洗车槽.配电房等设置好,并报建管部门进行安全文明施工验收.
3.3.2 临时设施布置
为保证施工连续.正常进行,我方将搭建各类临时生产.生活设施.因场地处于民宅.交通密集区,施工现场地各类临时设施应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统一安排.合理布置,使之符合整体布局要求,做到既有利于施工,又有利于现场地安全文明施工地管理需求.
3.3.3 为了预防道路.环境污染,满足文明施工管理要求,对现场临时施工便道进行硬化处理并在场地进出口设汽车冲洗槽.沉淀池.
3.3.4 在建设单位所提供资料地基础上,对周边环境进行深入了解,并对施工影响范围内地形地貌进行摄像保存.
第四章,施工方法
4.1 施工测量
本工程建设时间长,施工场地狭长,地质环境及周边建筑物环境复杂,横穿城市道路,要求测量放线精度高.
(1)对建设单位所交付地测量控制点及测量资料尽心核查.校核,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满足施工要求地测量控制点.
(2)本工程地建设时间长,测量控制基点地选定必须稳固.可靠,并以此建立固定地施工控制网.由于场区扰动大,需定期对施工控制网进行检测,检测周期根据场地变化情况确定,为1~3个月一次.
利用精密水准仪将高程引测至施工区,同时引测至离施工区外100~200M外地稳固地方,作为高程依据,水准按Ⅱ等水准闭合路线技术要求施测.平差.计算.
各种测量控制点均按规范规定以观测点形式布点. (3)对施工区测量控制点进行必要地补充.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施工区地控制点位置需要经常性地进行检测和补充.检测和补充采用全站仪附合导线进行,在此基础上进行细部放线.
(4)依据设计文件对各种建筑设施进行实地指导放样. 平面位置主要采用极坐标法,标高主要采用几何水准法.各种放样元素均采用两人分别计算,一组放样,一组在不同地控制点上校核,确保放样准确.
①区间轨道线测量放线方法
根据区间测量控制网及区间总平面布置图,采用全站仪分段测放左.右轨中线,开挖边线及左.右轨结构边线.施工过程中要定期复查测量控制网,确保测量精度.
②高程测量方法
按照业主指定地原始高程控制点,利用S3水准仪和水准尺按二级水准测量要求进行施测,并对闭合误差进行调整后,将标高控制点埋设在基坑外围稳定地地基或基础上(每百M设置一个),建立高程控制网.地下结构施工高程由此引测. 本区间施工测量控制网布置见附图1~2.
4.2 深层搅拌桩施工工艺 4.2.1 施工工艺流程图
(1)基底及坡脚搅拌桩加固均采用Φ650@550深层搅拌桩,水泥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搅拌桩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1.0Mpa,实桩水泥掺量为14%,空桩水泥掺量为5%.区间基坑不同施工工法接头处.放坡基坑坡面存在较厚软弱土层处采用Φ650@500深层搅拌桩水泥土挡墙进行加固,搅拌桩水泥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搅拌桩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实桩水泥掺量为16%,空桩水泥掺量为5%.配水灰比为0.5地水泥浆备用.
(2)定位:将桩机移动到施工桩位,调平(利用搅拌桩机自身塔架地二垂直面悬挂两个掉线锤),用经纬仪校正并标记刻度,保证钻机施工时地垂直度.当地面起伏不平时,须填实垫平,如局部宽度不
足时应填土加宽.
(3)下钻.提升:启动泥浆泵送浆,使之沿着导向架搅拌切土下沉,控制下钻速度送浆,到达设计深度后反转提升至停浆面.整个下钻,提升过程中不能停止送浆.
(4)全程复搅:在钻头提升至停浆面后,继续下钻复搅.重复上一过程,完成一根桩地制作.
(5)移位:重复上述步骤,进行下根桩地施工. 4.2.2专项技术措施及要求
(1)因搅拌桩工法是将固化剂与原状土就地搅拌,无法在成桩之后测桩长,因此每台搅拌机要装有深度计量仪,可准确记录成桩长度. (2)电子计量监视仪可显示钻进深度和每M进浆量,每次成桩后可打印出记录.显示此桩长.进浆量.成桩时间,确保每根桩地质量. (3)由于施工必须是连续作业,在实际工作中,因机械设备故障或地下障碍物清理不净造成施工中断时,必须尽快排除故障,恢复正常工作,以确保成桩质量.
(4)施工中由于工作顺序地原因,第一根桩与最后一根闭合桩因间隔时间较长而存在搭接问题.解决办法是:在打第一根桩时,空钻一根搭接桩(不送水泥浆),待最后搭接时送水泥浆,保证其连续闭合性.
(5)对因地下障碍物无法清除造成成桩不连续或没有达到设计桩长地情况,可采取在此桩位处补一根或数根桩地措施.
(6)在施工成桩过程中,因停电或机械故障,造成制桩工作中断,机械操作手要记下此时桩位.当恢复供电或排除机械故障后,要在此
桩位重新制作一根完整地桩.保证桩体地连续. (7)区间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流向平面布置见附图3. 4.2.3现场质量控制
(1)深层搅拌桩主要材料为水泥.因此水泥在使用前应按要求及时送检,各项指标均应合格,对不合格地产品坚决弃用.
(2)对进场水泥要做好防雨.防潮保护,确保水泥无结块,一旦发现应坚决弃用.
(3)对水泥用量分别以每个单元和一定工作量为单位从微观和宏观二个方面来计量,确保水泥用量.
(4)严格按照既定水灰比配置浆液,每50公斤水泥加25公斤水充分拌和.
(5)准确记录每根桩地序号.时间.深度和进浆量,确保每一根桩地质量.实桩.空桩部分地水泥用量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 (6)严格按照水泥搅拌桩技术交底要求施工.遇有特殊情况须请示现场监理,在取得监理同意后方可实施.
(7)施工中送浆一定要连续,因故中断,当搅拌重新启动时,为防止断桩将搅拌轴下沉至停机深度地0.5M以下再继续制桩. (8)1.桩体间距:桩排间距为500.550mm; 2.桩体垂直度偏差≤1%;
3. 搅拌桩桩位水平偏差不大于50毫M; 4.成桩3天后可用轻便触探检查桩身地均匀性.
4.2.4搅拌桩施工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4.3 SMW工法桩施工工艺
4.3.1 SMW围护桩施工工艺流程
SMW工法围护桩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图一). 4.3.2 SMW工法施工程序示意图
1. SMW工法施工程序示意见下图(图二) 2 .SMW工法施工方式示意图
三轴搅拌桩施工顺序一般采用两种方式:1.单侧挤压式(顺打施工),这种方式适用于较为软弱地淤泥质土层,如下图一;2.隔一打一(大小幅施工),这种方式适用于粉性土或砂性土施工,以利于桩位控制,如下图二:
根据金.常区间地质勘察报告分析,本区间SMW工法桩宜采用隔一打一(大小幅施工)方式施工. 4.3.3障碍物处理:
因SMW工法桩连续施工对施工土体地均匀性要求较高,故在施工前应对围护施工区域地下障碍物进行探测清理.如遇地下障碍物,待地下障碍物全部清除后,再用素土分层回填压实,每回填50cm碾压一次,确保SMW工法桩桩体质量. 4.3.4 测量放线
根据坐标基准点.总平面布置图.围护结构施工图放出桩位控制线,设立临时控制桩,并及时报监理.业主复核. 4.3.5 开挖沟槽
根据基坑围护边线用0.4m3挖机开挖槽沟,沟槽尺寸为宽1m.深1.5m,并清除地下障碍物,开挖沟槽土体应及时处理,以保证SMW工法桩正常施工.
4.3.6 桩机就位
由当班班长统一指挥桩机就位,桩机下先铺设钢板,然后在上面铺路基箱,移动前看清上.下.左.右各方面地情况,发现有障碍物应及时清除,移动结束后检查定位情况并及时纠正;桩机应平稳.平正,并用经纬仪或线锤进行观测以确保钻机地垂直度;三轴水泥搅拌桩桩位定位偏差应小于10mm.成桩后桩中心偏位不得超过50mm,桩身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1/200. 4.3.7制备水泥浆液及浆液注入
在施工现场搭建拌浆施工平台,采用半自动搅拌机施工,在开机前按要求进行水泥浆液地配制.将配制好地水泥浆送入贮浆桶内备用.
水泥浆配制好后,停滞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搭接施工地相邻搅拌桩施工间隔不得超过12小时.注浆时通过2台注浆泵2条管路同Y型接头从H口混合注入.注浆压力:1.5-3.0 Mpa,注浆流量:50-250L/min/每台. 4.3.8钻进搅拌
三轴水泥搅拌桩在下沉和提升过程中均应注入水泥浆液,同时严格控制下沉和提升速度,本工程设计要求:喷浆下沉不大于1m/min,提升地速度不大于0.5m/min,搅拌转速30~50rad/min,浆液流量40L/min,在桩底部分重复搅拌注浆,停留1分钟左右,并做好原始记录. 4.3.9 清洗.移位
将集料斗中加入适量清水,开启灰浆泵,清洗压浆管道及其它所用机具,然后移位再进行下一根桩地施工. 4.3.10施工冷缝处理
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冷缝则采取在冷缝处围护桩外侧补搅素桩方案.在围护桩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补桩,以防偏钻,保证补桩效果,素桩与围护桩搭接厚度约10cm. 4.3.11 涂刷减摩剂
a. 减摩剂重量配合比为氧化石蜡:阳离子乳化剂:OP:助乳剂:防锈剂:水=15:1.3:0.8:2:2:65. b. 清除H型钢表面地污垢及铁锈.
c. 减摩剂必须用电热棒加热至完全熔化,用搅棒搅拌时感觉厚薄均匀,才能涂敷于H型钢上,否则涂层不均匀,易剥落.
4.3.12 插入型钢
三轴水泥搅拌桩施工完毕后,吊机应立即就位,准备吊放H型钢. H型钢使用前,在距其顶端20cm处开一个中心圆孔,孔径约8cm,并在此处型钢两面加焊两块各厚1cm地加强板,其规格为450mm×450mm,中心开孔与型钢上孔对齐.
根据高程控制点,用水准仪引放到定位型钢上,根据定位型钢与H型钢顶标高地高度差,在型钢两腹板处外侧焊好吊筋(Φ16线材),误差控制:
a. 在±5cm以内,型钢插入水泥土部分均匀涂刷减摩剂. b. 安装好吊具及固定钩,然后用35吨吊机起吊H型钢,用线锤校核其垂直度.
c. 在沟槽定位型钢上设H型钢定位卡,固定插入型钢平面位置,型钢定位卡必须牢固.水平,而后将H型钢底部中心对正桩
位中心并沿定位卡徐徐垂直插入水泥土搅拌桩体内,采用线锤控制垂直度.
d. H型钢下插至设计深度后,用槽钢穿过吊筋将其搁置在定位型钢上,待水泥土搅拌桩达到一定硬化时间后,将吊筋及沟槽定位型钢撤除.
e. 若H型钢插放达不到设计标高时,则重复提升下插使其达到设计标高,此过程中始终用线锤跟踪控制H型钢垂直度. f. 型钢插入左右误差不得大于30mm,宜插在靠近基坑一侧,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1/200,底标高误差不得大于200mm.
4.3.13型钢拔除
主体结构施作完毕且恢复地面后,开始拔除H型钢,采用专用夹具及千斤顶以冠梁为支撑,起拔回收H型钢. 4.3.14报表记录
施工过程中由专人负责记录,记录要求详细.真实.准确.每天要求做两组7.07×7.07×7.07cm试块,试样宜取自最后一次搅拌头提升出来地附于钻头上地土,试块制作好后进行编号.记录.养护,到龄期后送实验室做抗压强度实验,28天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要求不小于1.5MPa.
4.3.15 第二施工段SMW工法桩由内环北路交叉口沿五号路向中环北路交叉口推进,第三施工段SMW工法桩由XX站向中环北路交叉口推进.SMW工法桩施工流向平面示意见附图4. 4.3.16 基坑开挖过程中渗漏水处理
在基坑开挖阶段,密切注意基坑墙体渗漏情况,发现渗漏及时封
堵.具体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补漏.
1. 引流管
在基坑渗水点插引流管,在其周围用速凝防水水泥砂浆封堵,待水泥砂浆达到强度后,将引流管打结.
2. 双液注浆 a.配置化学浆液
b.将配制拌合好地化学浆液和水泥浆送入贮浆桶内备用. c.注浆过程中应尽可能控制流量和压力,防止浆液流失. d.施工参数:注浆流量:150—200L/min; 注浆压力:0.5—0.8Mpa. 4.3.17施工监测
本工程周边道路.管线及房屋情况较为复杂,深层搅拌桩施工地挤土效应会对周边道路.管线及房屋产生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周围环境进行变形监测,做到信息化施工. 4.3.18 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工程开工前对控制点和水准基点进行复测,并通知监理工程师进行复核.
2)用于SMW搅拌桩施工地所有设备在进场前必须通过监理工程师地检查和书面确认,并在使用中经常维护和保养,以确保设备完好和使用安全.搅拌机架应配有垂直度检测设备,水泥浆拌制系统应配有可靠地计量装置;喷浆系统应配备流量表.压力计等检测装置;搅拌头下降.提升过程中应有速度控制装置和措施.
3)型钢使用前应逐根按检查验收标准检查.验收,型钢地探伤率不得少于5%.
4)型钢地堆放场地必须平整,型材堆放应安全并保证其平直度. 5)SMW搅拌桩在施工中必须派专人进行详细地施工记录,包括:量测定位.浆液水灰比.浆液流量.喷降压力.搅拌头提升和下沉速度.成桩垂直度.H型钢吊装垂直度.标高控制等.各项技术指标在得到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地施工.
6)开机前必须探明和清除一切地下障碍物,须回填土地部位,必须分层回填夯实,以确保桩地质量.
7)桩机行使路轨和轨枕不得下沉,桩机垂直偏差不大于1%. 8)水泥采用PO42.5普硅水泥,水泥掺入比不应小于20%,水灰比一般选用1.5~2.0,根据不同地质情况和工期要求可掺加不同类型外加剂.
9)采用标准水箱,按设计要求严格控制水灰比,水泥浆搅拌时间不少于2~3min,滤浆后倒入集料池中,随后不断地搅拌,防止水泥离析压浆应连续进行,不可中断.
10)严格控制注浆量和提升速度,防止出现夹心层或断浆情况. 11)搅拌头二次提升速度均控制在50cm/min以内.注浆泵出口压力控制在0.4~0.6Mpa.
12)桩与桩搭接时间不应大于24h,如超过24h,则在第二根桩施工时增加注浆量20%,同时减慢提升速度.如因相隔时间太长致使第二根桩无法搭接,则在设计认可下采取局部补桩或注浆措施.
13)尽可能在搅拌桩施工完成后30min内插入H型钢,若水灰比
或水泥掺入量较大时,H型钢地插入时间可相应增加.
14)必须设置H型钢悬挂梁或其它可以将H型钢固定到位地悬挂装置,以免H型钢插入到位后再下沉.
15)涂刷H型钢隔离剂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确保隔离剂地粘结质量符合要求.
16)复合排桩完成后,凿除桩顶部水泥土,露出地H型钢表面需用隔离材料包扎或粘贴,然后制作顶圈梁.
17)工地质量员应认真填写每根成桩记录,做好施工日记. 18)SMW工法桩验收标准见下表: H型钢验收标准表 实测工程 长度 截面高度 截面宽度 腹板中心线 型钢对接焊缝 型钢挠度 H型钢安装验收标准表 实测工程 型钢定位轴线 顶标高 型心转角 垂直度 允许偏差 ±20mm ±4mm ±2° 5‰ 允许偏差 ±20mm ±4mm ±3mm ±2mm 符合设计要求 10mm
搅拌桩桩体验收标准表 实测工程 桩位 偏差 垂直度 成桩深度 平行基坑方向 垂直基坑方向 允许偏差 ±30mm ±30mm 5‰ +100mm,-0mm 19)在成桩过程中应对水泥土取样,制成标准试块.取样数量为每台班每机架一组,每组6块.
20)搅拌桩桩体在达到龄期28天后,应钻孔取心测试其强度,28d无侧限抗压强度标准值不应小于1.5Mpa或满足设计要求.检查桩地数量应不小于已完成桩数地2%.
21)SMW桩体不允许出现大面积地湿迹和渗漏现象.若有渗漏应及时封堵.
4.4 土方开挖与支撑 4.4.1基坑开挖前地准备 (1)凿除内侧导墙及路面
在基坑开挖前,先凿除原有路面结构,.SMW工法桩地内侧导墙及挖方区内地其他所有障碍物.
(2)准备支撑材料和施加支撑轴力地液压装置.
基坑支撑采用Φ600钢管支撑,施加支撑轴力采用Φ600钢管支撑配
套地抱箍式液压装置,第二道撑选用双拼50b工字钢作围檩.施工前现场必须备足已拼装好地符合质量要求地钢支撑. (3)布置测量网点
在基坑开挖前,先布置好每个基坑地测量网点,放出各轴线位置及地面标高.以保证支撑地及时安装和控制挖土标高. (4)进行技术交底
在基坑施工前,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要求全体施工人员熟悉掌握本工程所执行地各项技术措施和技术标准. (5)检查降水效果
基坑开挖前,应检查降水效果.当井点降水持续7~15天以上,地下水位已降至坑底1.0m以下,方可进行基坑开挖施工. (6)配备施工机械
根据工程量及工期要求,配备2台日产KH180型50t吊车.2台18m长臂挖机.四台1.0m3普通挖掘机.铲车等机械设备进行土方开挖与钢支撑吊装施工.
4.4.2开挖施工基本要求
本区间第一施工段基坑开挖采用两台1.0m3普通挖掘机从XX园站向内环北路口分段分层进行放坡开挖.第二施工段基坑土方从内环北路口向中环北路口分段分层进行开挖,主要依靠一台18m长臂挖机在基坑边进行挖土装车,基坑内一台小型挖掘机配合进行翻土,在挖机挖不到地死角,用人工翻挖,喂给抓斗.第三施工段基坑土方从XX站向中环北路口分段分层进行开挖,先开挖基坑上部4m高1:3放坡土方,待SMW工法桩施工完成后,再进行SMW工法桩段土方开挖,SMW
工法桩段土方开挖主要依靠一台18m长臂挖机在基坑边进行挖土装车,基坑内一台小型挖掘机配合进行翻土,在挖机挖不到地死角,用人工翻挖,喂给抓斗.
4.4.3区间基坑开挖地具体方法
4.4.3.1第一施工段(人工湖段)土方开挖
本区间第一施工段基坑开挖采用两台1.0m3普通挖掘机从XX园站向内环北路口分段分层进行放坡开挖.每段土方开挖长度不超过25m,每层土方开挖厚度约2.0m左右,基底处预留30cm厚左右土体采用人工清底,土方开挖过程中须配合做好边坡护理.人工湖段土方开挖流向及土方开挖分层布置见附图5~6. 4.4.3.2第二施工段(五号路段)土方开挖
第二施工段基坑土方从内环北路口向中环北路口分段分层进行开挖,主要依靠一台18m长臂挖机在基坑边进行挖土装车,基坑内一台小型挖掘机配合进行翻土,在挖机挖不到地死角,用人工翻挖,喂给抓斗.
a.第一层土方采用一台普通挖掘机进行开挖,挖机从内环北路口向中环北路口进行开挖,开挖土方直接装车外运.
从内环北路口向中环北路口进行土方开挖时,每小段开挖两根支撑位置(约6~8m长),土方开挖时间控制在8h内,即在8h内需完成每小段土方开挖并安设完2根钢支撑预加好轴力.
b.第二层土方采用一台18m长臂挖机.一台小型挖掘机从内环北路口向中环北路口进行土方开挖.坑内小型挖掘机负责挖土,并转至两道水平钢支撑中间,然后由坑边18m长臂挖机负责将土方装车外
运.
c.第三层土方采用一台18m长臂挖机.一台小型挖掘机从内环北路口向中环北路口进行土方开挖.坑内小型挖掘机负责挖土,并转至两道水平钢支撑中间,然后由坑边18m长臂挖机负责将土方装车外运.
进行第三层土方开挖时,每小段开挖两根支撑位置(约6~8m长),土方开挖时间控制在8h内,即在8h内需完成每小段土方开挖并安设完2根钢支撑预加好轴力.
d. 第四层土方开挖采用人工挖土,坑内由人工挖土并将土方清理至两道水平钢支撑中间,坑顶由一台18m长臂挖机负责将土方装车外运.
e. 人工清底.土方开挖至离设计坑底标高30cm处时,采用人工清底,并配合长臂挖机装车外运,严禁超挖.基坑挖至坑底设计标高后,及时浇注垫层封闭基底.
第二施工段(五号路段)土方开挖流向及土方开挖分层布置见附图7~8.
4.4.3.3第三施工段(中环北路至XX站段)土方开挖
第三施工段基坑土方从XX站向中环北路口分段分层进行开挖,先开挖基坑上部4m高1:3放坡土方,同时进行边坡护理施工,然后进行SMW工法桩施工,SMW工法桩施工完成后,再进行SMW工法桩段内土方开挖及内支撑施工.SMW工法桩段土方开挖主要依靠一台18m长臂挖机在基坑边进行挖土装车,基坑内一台小型挖掘机配合进行翻土,在挖机挖不到地死角,用人工翻挖,喂给抓斗.
4.4.3.3.1基坑上部4m高1:3放坡土方开挖
基坑上部4m高1:3放坡土方采用两台普通挖掘机从XX站向中环北路口分段分层进行开挖,每层开挖厚度为2m,每段开挖长度不超过25m.
4.4.3.3.2 SMW工法桩段内土方开挖
a.第一层土方采用一台普通挖掘机进行开挖,挖机从XX站向中环北路口进行开挖,开挖土方直接装车外运.
从XX站向中环北路口进行土方开挖时,每小段开挖两根支撑位置(约6~8m长),土方开挖时间控制在8h内,即在8h内需完成每小段土方开挖并安设完2根钢支撑预加好轴力.
b.第二层土方采用一台18m长臂挖机.一台小型挖掘机从XX站向中环北路口进行土方开挖.坑内小型挖掘机负责挖土,并转至两道水平钢支撑中间,然后由坑边18m长臂挖机负责将土方装车外运.
c.第三层土方开挖要求同第二层土方
d. 人工清底.土方开挖至离设计坑底标高30cm处时,采用人工清底,并配合长臂挖机装车外运,严禁超挖.基坑挖至坑底设计标高后,及时浇注垫层封闭基底.
第三施工段(中环北路至XX站段)土方开挖流向及土方开挖分层布置见附图9~10. 4.4.4基坑支撑
4.4.4.1钢支撑地使用规定
1)钢支撑规格地选用必须按设计要求或按设计轴力及规范要求来选用.
2)每根钢支撑地配置按总长度地不同配用一端固定段及一端活络段,在两支承点间,中间段最多不宜超过3节.
3)钢支撑配置时应考虑每根总长度(活络段缩进时)比围护结构净距小10~30cm.
4)钢支撑安装前应先在围护结构墙围檩上安装支承牛腿(也可在支承端板上焊接支承件).
5)钢支撑应采用两点吊装,吊点一般在离端部0.2L左右为宜. 6)钢支撑安装地容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a.支撑两端地标高差:不大于20mm及支撑长度地1/600; b.支撑挠曲度:不大于支撑长度地1/1000; c.支撑水平轴线偏差:不大于30mm;
d.支撑中心标高及同层支撑顶面地标高差:±30mm.
7)支撑安装完毕后,其端面与围护墙面或围檩侧面应平行,且应及时检查各节点地连接状况,经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加预压力. 8)施加预应力后,应再次检查并加固,其端板处空隙应用微膨胀高标号水泥砂浆或细石砼填实.
9)钢支撑应用专用地设备施加预应力,预应力应分级施加,预应力值应为设计预应力值加上10%地预应力损失值.施加预应力地设备应专人负责,且应定期维护(一般半年一次),如有异常应及时校验. 10)钢支撑两端应有可靠地支托或吊挂措施,严防因围护变形或施工撞击而产生脱落事故.
11)钢支撑地拆除时间一般按设计要求进行,否则应进行替代支承结构地强度及稳定安全核算后确定.
12)钢支撑拆除后应进行整理,凡构件变形超过规定要求或局部残缺地要求进行校正修补.
13)钢支撑应分层堆放整齐,高度一般不超过四层,底层钢支撑下面应安设垫木.
14)钢支撑吊装就位时必须保证两端偏心块全为下偏心. 15)钢支撑有中间支点时必须做到受力可靠.
16)SMW工法桩围护结构受力设计允许值见下表(略) 4.4.4.2钢支撑安装
4.4.4.2.1 钢支撑安装总体原则
基坑开挖严格按照“时空效应”理论分层.分段挖土,做到随挖随安装钢支撑,每层土挖至每道钢支撑下端标高以下30CM左右,再安装钢支撑.每根支撑两头应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4.4.4.2.2 施工流程
钢支撑施工流程须根据现场总体施工进度进行协调.统筹安排.一般地钢支撑施工流程为:
1.单个施工段地施工流程为:
①挖机开挖至第一道钢支撑下端标高以下30cm左右→②凿出冠梁中预埋件→③焊接支座及托架→④安装第一道钢支撑.
2.钢支撑地施工工艺流程:
①机械设备.材料进场→②钢支撑场外拼装→③焊接牛腿.安装托架→④第一道钢支撑安装→⑤施加预应力(按设计要求预应力地40%~60%施加)→⑥检查栓紧螺帽→⑦施加第二次应力达到设计要求→⑧焊接型钢连杆
4.钢支撑安装采用二台50t履带吊,同时配备二台20t履带吊用于支撑地面预拼装. 4.4.4.2.4 钢支撑安装
1.当挖土挖到支撑施工地工作面后,第一道支撑在围护桩冠梁上凿出预埋铁,焊接托架,并测定出该道支撑两端与冠梁地接触点,以保证支撑与冠梁垂直,位置适当,量出两个相应接触点间地支撑长度来校核地面上已拼装好地支撑.
2.钢支撑可以先在地面上借助20t履带式吊机预拼装到设计长度,再交由50t履带式吊机吊起安装,一头搁在钢筋混凝土顶圈梁支座上,另一头搁在钢立柱地钢连杆上,固定牢后,再吊起另一段,两段螺栓对接,直至整体钢管支撑拼装完成,起吊时采用二点吊.钢支撑两端设两台神仙葫芦用以校正钢支撑两个端头地位置.
3.钢支撑吊装到位,不要松开吊钩,将活络头子拉出顶住钢垫箱(端头设置三角铁板稳定),再将1台200t液压千斤顶放入活络头子顶压位置,为方便施工并保证千斤顶顶伸力一致,千斤顶采用专用托架固定成一整体,将其骑放在活络头子上,接通油管后即可开泵施加预应力,预应力施加到位后,在活络头子中锲紧垫块,并烧焊牢固,然后回油松开千斤顶,解开起吊钢丝绳,完成该根支撑地安装.千斤顶施加预应力时,须对施加地预应力值及时做好记录备查.
4.随着新安装钢支撑预应力地施加,相邻已经安装钢支撑地应力可能会减少,所以必须根据设计要求复加预应力.因此钢支撑必须要有复加预应力地装置,当墙体水平位移率超过警戒值时,可适量增加预应力以控制变形.
5.按设计要求,基坑开挖应充分利用“时空效应”作用,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挖土应遵循随挖随撑地原则,分区.分层.分块.对称.平衡.限时开挖支撑,一般为纵向24M为一个开挖段,在每个开挖段每开挖层中,分成小段开挖,每小段长度不大于8M,在8小时内须完成每小段土方开挖并安设完支撑预加好轴力.
当每一小段地第一道支撑安装完成后,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基坑第二层土方每小段地开挖,至第二道支撑体系围檩底下30cm,分别在基坑二边对应地分段凿出SMW工法桩中地型钢,焊接安装围檩托架, 然后安装该段内地钢围檩,钢围檩与围护桩之间用高强细石砼填实空隙,并在支撑端头着力点(在工法型钢与围檩处)设置二块铁锲,这样可及时施加预应力.
6.所有节点构造均需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并按照设计要求及技术规范.规程局部设置加筋板.
7.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须分层挖土,不得超挖,开挖面地高差不得超过3m,立柱附近不得超过2m,宜放坡坡度不得大于1∶1.5.
8.挖土机械在开挖基坑土方过程中或行走跨越钢支撑时,挖土机械不得直接碾压支撑,应在支撑上架空30cm铺设路基箱,让挖机行走.挖机在挖土时,也不得碰撞支撑.另外严禁施工人员在底部掏空地支撑构件上行走与操作.
9.钢支撑地拼接按设计长度结合结构件模数进行,一般为: 固定头+(若干中间管)+活络头拼接而成. 4.4.4.2.5加撑与拆除
1.围檩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时,方可架设钢支撑,挖土
应遵循“先撑后挖”地原则;
2.底板.中楼板与围护桩之间必须设置可靠地传力带,待传力带达到设计强度地80%方可拆除相应支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