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养生问答 疾病百科 养生资讯 女性养生 男性养生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部门合并后,更重要的是简政放权

2020-07-26 来源:华佗健康网
部门合并后,更重要的是简政放权

作者:暂无

来源:《公民与法治》 2013年第10期

近日出炉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对于“大部制”,公众最直观的感受是“合并同类项”之后“衙门”少了,“多龙治水”的局面或将有所改观,但人们对于“大部制”的期待,显然不仅限于此。

此前,“大部制”在一些地区已有试点,最明显的变化除了部门总数减少,便是“领导阵容”的加强,部分合并之后的行政部门,光担任副职的领导就有一二十个,以至于让公众产生“换汤不换药”和“瞎折腾”的感觉。

领导干部人数只是窥探“大部制”的一个切入点。“大部制”不等于“大裁员”,但与

“人”相对应的是“事”,如果人数不能精简,则意味着事还是那么多,政府管得还是那么多,这又容易让改革陷入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

就此而言,对于“大部制”改革,合并职能只是“初级任务”。接下来,就当在简政放权方面痛下工夫。进而言之,只有政府从不该管的事务中抽身,把不该由自己掌握的权力放开,才能实现真正的机构精简,而让政府的归政府,社会的归社会,让行政更合理、高效、专业,才是“大部制”改革的根本目的。

这些年来,广东在“大部制”改革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此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方案中,也有“广东的影子”。去年,广东开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这次改革被称为政府部门“自己割自己肉”。前不久,《深圳经济特区商事登记若干规定》正式开始实施,新的商事登记制度同以往最大的区别在于,执照上不再记载经营范围和注册资本,一般经营项目可以直接经营,大大降低了商业活动的准入门槛和公共管理成本。这些措施的共同指向是“放权”,而政府管的事少了,又为实现真正的“大部制”奠定了基础。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一些政府部门的“手”伸得太长,一面叫苦,抱怨事太多管不过来,一面又不肯放掉手中权力,担心利益受损。这种扭曲局面导致的后果,则是有利可图时大家都争着管,出了问题后谁都不愿管。而推行“大部制”,就是要简政放权,让权力归位,给权力定位,让政府部门无法恋权逐利,逼着它们把心思放到为公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上去。

(摘自2013.03.12《晶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