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孕育于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之中,历经了千百年的锤炼,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正由于它数量众多,历史悠久,而且使用频率高,使用范围广泛,使得成语成为了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同时又因为成语是汉语文化蕴含最丰富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引入成语教学,不仅可以让留学生深入广泛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他们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又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技能的运用能力。
标签:成语;对外汉语;教学
如何掌握成语对留学生学习汉语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留学生往往因为缺乏对中国文化的深层次了解,造成了对成语真正含义的曲解和误解,导致留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和运用这种语言。比如,“对牛弹琴”这个成语,从字面上看,仅仅理解为对着牛弹琴,则很难想到这个成语实际上是在说弹琴的人把一头不能欣赏音乐的牛作为演奏的对象,比喻对愚蠢的人说话或者讲道理不看对象。由此可见,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相关的文化因素,就无法真正理解和运用这种语言。所以,我认为,对留学生汉语成语的教学应该采用与文化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这也就是“溯源教学法”。
溯源教学法主要是从成语的来源入手。汉语成语是在千百年历史演变中慢慢形成的,通过分析成语出现的背景、发生的地点与发生的事件,再让学生明白成语的真正意思以及后来出现的引申意,这样理解起来就会容易得多。
成语经历了漫长的衍变过程,但有五个主要来源,我在这里归纳为文学作品、寓言故事、历史事件、神话传说和宗教典籍。下面我就对这五个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
第一,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成语通常比较抽象,如果不知道出处,则很容易出现使用上的偏误。如“行云流水”,这个成语出自苏轼《答谢民师书》:“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通过出处我们可以看出“行云流水”实际上是形容书法、书画自然流畅,挥洒自如,而后引申出的形容事物流转不定、易于消逝的意义。
第二,通过寓言故事总结出的成语的特点时大多会有很深的寓意。这类成语大多从形式上就可以判断出大致的故事内容,但是不明确知道寓言故事具体发生的原因、时间、事件等则很难理解成语所要表达的隐含意义,即成语的寓意。如“画蛇添足”,如果从字面去猜,这个故事可能讲的就是一个人画蛇的时候给蛇添上了几只脚,那么就有可能把故事的意思理解为画画的人不知道蛇没有脚,讽刺人缺乏常识,这就造成了理解上的错误。但知道这个寓言的完整内容的人,则很容易接受这个成语实际上是在讽刺那些做多余事情的人,使得结果反而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
第三,反映历史故事的成语,其来源与寓言故事基本相同,都是对一个故事的精要概括,但是寓意不像寓言故事那样隐晦,在理解上可能不会出现太大的歧义。如“纸上谈兵”,故事说的是一个叫赵括的大将,他对兵书上的知识十分清楚,但是只知道按照兵书生搬硬套,不懂得实际战场的形势变化,于是在一次战役中被敌人轻松击败。通过对故事的了解,这个成语是形容那些不知道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作出改变的人,要我们懂得处理事情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变。
第四,神话传说这一类的成语故事,其特点是带有强烈的中国文化色彩。这就要求如果想要了解这一类的成语故事,必须先了解这一类成语中的主人公是谁以及他在人们口中流传的事迹。如“夸父追日”,想要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必须首先了解夸父是谁。其次,要了解他为什么追日,并且通过人们对这段故事的描述也可以清楚了解夸父这个人物形象,了解到这些信息,也就不难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了。
第五,与宗教典籍相关的成语,它的特点是和中国本土的佛教和道教有较大的关系,但是由于佛教和道教的经典在理解上本来就透露着禅机,不好领会,所以这一类成语对留学生而言也会在理解上产生一定的障碍。如“醍醐灌顶”,这个成语出自《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令问维摩,闻名之如露入心,共语似醍醐灌顶。”这句话本来就表达得比较晦涩,如果仅从字面上翻译过来,还是不能很好地领会其中含义。对于这一类成语的教学,我认为,除了要对成语的出处进行讲解,还要对出处的意义进行简单的解释,这样才有利于留学生对成语的掌握。
参考文献:
[1]林宝卿.汉语与中国文化[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0.
[2]王美玲.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