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的目标、路径与策略
作者:王保林
来源:《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15年第12期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幼儿教师教育委员会2015年学术年会于10月17~18日在河南安阳召开。本次年会由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承办,主题为“新常态下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的目标、路径与策略”。来自各理事单位以及各级各类幼儿师范院校的200余位代表参加了本次学术年会。
本次年会安排了主题报告、学校交流两个板块的内容。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陈永明教授首先作了题为《教师教育的新常态:传承与创新——论卓越教师的培养》的主题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发达国家都在提倡全民终身学习理念,并且视师资队伍优化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重视对教师在培养、聘用、研修等不同阶段连续、系统的专业促进。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下我国的教师队伍专业素质还不是很强,学历水平也不是很高,教师的培养模式和研修水平均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具体地说,在信息化时代,我国的师范教育正面临重大挑战:是墨守成规、按部就班,还是更新观念、脱胎换骨?从终身学习的视角看,我们要尽快有机统合教师的职前教育和在职进修。要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就需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培养一批思想品德好、教育理念新、专业水平高、应变能力强的骨干教师,从而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陈永明教授在报告中提出,要努力探究中国特色的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注重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培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建议政府成立教师教育审议会,确保教师的工资待遇,建议创办教师教育研修网络学院,以促进教师的终身学习。
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项目办负责人、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师教育事业部主任魏振水作了题为《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认识与思考》的主题报告。他在报告中就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问题作了全面阐释,包括如何将培养目标具体化,如何建构课程体系,怎样开展师德教育,怎样管理实践课程,如何衔接职前与职后教育,怎样建设师资队伍,如何完善制度保障体系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以培养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为目标,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重视不仅仅是指增加实践类课程,也不仅仅是指延长实习时间,还包括在科学实践理论的指导下,将实践案例引进课堂,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规范、科学地开展教育实践类课程的教学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国内若干高校研发了一个教育实习管理的支持性平台,为教育实习的全过程管理提供整体解决方案。魏振水还介绍了有关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构想,以期将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在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课程资源、教学方法、评价改革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研发出能够支持线上线下混合学习的数字课程(或称网络课程)。预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将为教师教育带来理念、方法、实践、评价以及课程与资源建设等方面的巨大变化,从而成为顺利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重要保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主题报告之后,承担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的七所院校交流了各自理论与实践创新的经验。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李克建博士介绍了他们开展卓越幼儿园教师驻园培养模式的经验。卓越幼儿园教师驻园培养模式是一种大学、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与幼儿园联合培育、工学结合、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整合学习的创新机制,旨在培养服务与引领基层学前教育的高水平幼儿园教师。为此,他们花了十年时间建立了三位一体的协作共同体,并且建设了全实践评价平台、驻园硕士生教师专业发展网络互动平台等,以提升驻园硕士生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并促进所在园乃至所在地区学前教育师资水平的均衡提高,从而为本土幼儿教育家的成长奠定稳固的根基。
成都大学幼儿师范学院卢伟作了题为“反思性实践:卓越幼儿教师成长路径”的学术交流报告。她在报告中指出,卓越幼儿园教师不是由外在的技术与原理武装的“忠实执行者”,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建构和提升自身经验的“反思性实践者”。反思性实践能够促进教师从“工具性”到“主体性”的超越,实现从“新手型”到“专家型”的转变。教师应当从科学和伦理的双重视角出发进行反思。科学视角要反思的是所采取的实践方式是否经得起科学教育原理和儿童发展规律的检视和批判,在教育实践中所传递的知识、技术等是否符合科学原理和客观事实。伦理视角的反思针对的是教育实践中的正义和尊重两大主题。她在报告中进一步指出,要在实践中嵌入理论思辨,促使教师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注重教师职场经验的分散性、递进式获取。这些都是培养卓越幼儿园教师的必然路径。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介绍了他们开展学前双语师资培养的经验。据介绍,该校依据自己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申报并开展了卓越学前双语师资闽台协同培养项目。学校为此专门成立了“卓越学前教育双语师资闽台协同培养项目”领导小组、专家顾问组和督导组等,以指导项目的顺利开展,并通过置换互动式、教学演练整合式、课题驱动式、课岗证融合式等四种校地联动新模式,培养了大批拥有专科学历,有良好职业道德、较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和英语教学专长的幼儿园双语教师。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李桂萍介绍了该校卓越幼儿园男教师的“4+1+2+X”的人才培养模式。4是指前四年在校学习,开展分散式实践活动。1是指第五年顶岗实习,以提升综合实践能力。2是指接受两年本科教育,与江苏师范大学合作,实现幼儿园男教师的全日制学历提升。X是指职后培训提高阶段,主要包括攻读教育硕士和在职培训。
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杨丽在“基于园校共融理念的幼师分园实践研究”学术交流报告中,把卓越幼儿园教师定位为仁爱乐教、品优行雅、技高艺精、具有终身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复合型幼儿园教师。她介绍了该校探索的“校中园、园中校”双园互动型人才培养模式。“校中园”是指将学校附属实验幼儿园、校内实训室、网络虚拟幼儿园等资源有机整合为一体,为学生搭建体验式学习平台。“园中校”是指安排学生在不同时期深入到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幼儿园,以学生、准教师或研究者的角色进行实践体验。学校为此建立了校外“政策优惠倾斜”与校内“资源高端配置”的人才培养服务体系,为这一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支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介绍了他们在学前教育专业开展的“2+1”人才培养模式。据介绍,该校学前教育专业分为六个方向,分别是蒙台梭利教育方向、亲子教师方向、玩教具设计方向、育婴师方向、感觉统合训练方向和奥尔夫音乐教育方向,还开设了为青海、新疆等地培养双语幼儿园教师的相关专业和课程。
江门幼儿师范学校李怀星对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卓越幼儿园教师的目标定位、课程设计和实践能力培养作了具体分析。他认为,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教师应当具有积极稳定的学前教育专业情感和态度,能自觉、有效地开展专业工作;具备基本的人文、自然科学知识及多元文化视野;掌握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和能力,能胜任多领域整合的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了解幼儿年龄特征和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创设适合不同年龄幼儿发展需要的教育环境,科学组织幼儿的游戏和学习活动;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收集、分析相关信息的方法,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具备不断反思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为此,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可以分为综合素质课程、保教专业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三类。
与会代表还参观了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会代表认为,本次年会聚焦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的目标、路径与策略,重在问题探讨和经验分享,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启发性。大家进一步认清了学前教育发展的新态势、新走向、新问题、新任务。一年一度的学术年会业已成为我国学前教育教师培养学术交流的良好平台,为推动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