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优化舞蹈教学
【摘要】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舞蹈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紧抓“趣”“情”“美”三要素,就能提高审美教育的效果,完成舞蹈教学的任务。审美教育对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审美教育;舞蹈教育;趣;情;美
舞蹈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舞蹈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记忆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对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作用。一切表演艺术都遵循这样一个公式:审美效应=创作+表演+欣赏。作为从事舞蹈教学的教师都应当懂得:以优秀的创作节目和优秀的舞蹈表演艺术奉献给具有较高欣赏水平的对象,才能获得最美好的审美效应。系统论的奠基人贝塔朗菲曾指出: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机械总和。按照这个定律进行合理的优化组合就能产生整体效应,获得1十1>2的优化效果。如何将系统论最优化的观点、定律应用于审美教育过程中呢?笔者认为,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审美教育,在“趣”“情”“美”三要素中完成舞蹈教学任务。
1.“趣”是打开舞蹈殿堂的钥匙
舞蹈教学首先要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激发他们产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要用准确规范、优美动人的舞蹈示范来感染学生,并充分运用各种形式与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兴趣。以中国古典舞的身韵课为例,“身韵”的提法兼有身法和韵律的双重含义,包含着形神兼备、内外统一的要求。身韵课细腻地解剖了每一动的前因后果及其内外的紧密联系,让学生们感动,上身韵课便进入到一种特别的状态,这时,半抑制状态的大脑便开始习惯于随着肢体的动作而运动起来,这就是动作意识。身韵课实为心韵课,它练的是心。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一目的,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请古筝老师临场伴奏,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时,学生们立即感觉到了身体、气息、内心的节奏都高度统一在一种韵味当中,他们因为受到传统乐器演奏时气氛的感染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们随着优雅的古筝音乐声渐渐活跃起来时,人们才真切地感受到身韵课更深一层的价值。笔者在组合训练中也对学生进行大量的身韵训练等并配上古筝等传统乐器,起到了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目的。
教师还可以通过即兴编舞、即兴跳舞等训练形式调动学生的兴趣,要求学生根据所听到的音乐进行即兴创作,尽力让学生寻找听到音乐后的瞬间所产生的感觉。教师要教学生怎样去强化某个点,怎样依附于音乐又跳出音乐。在教学过程中,同学们还可以互相交流、切磋,对此,教师应适时地给予肯定与鼓励,以培养学生们的自信心。在舞蹈教学的最初阶段,基本功和强化技能技巧的训练是很枯燥的,但却是走向艺术王国的必由之路。笔者认为,可以把难度较高、较枯燥
的动作放在“趣”中完成,并保持“情”的状态。如“控制组合”在课堂的基础训练中,舞蹈动作是控制在舞姿的停顿上,或者在短暂的动作组合延伸过程中,这就要求舞蹈动作做到技巧高和稳定性强,这项训练一般是将重心放在单腿上完成的优美舞姿,因此做起来就显得非常吃力和枯燥,这时教师应选择以轻松、抒情为基调的音乐旋律,给人以舒展、自如的感觉,从而把枯燥的“控制组合”在感情上予以调节。训练动作中也应有情绪上的控制,不仅要考虑到动作的连续性与稳定性,还需要气韵的流畅。准确的音乐选择能使人闻声而动,这种选择能让学生达到动作的韵律与气息相呼应的目的。
随着“兴趣”的建立,教师在课堂上为扩大知识面,可以介绍舞蹈的类别、流派及艺术特点等,并辅之以相应的舞蹈动作,使学生们了解舞蹈类型的文化内蕴、价值取向和其中蕴涵的深层的民族心理等,由此而让学生们在“趣”中得到收获,提高对舞蹈的认识,增强自信心,萌发强烈的求知欲。
2.“情”是走向舞蹈美的必经之路
阮籍的《乐伦》称“舞以宣情”。舞蹈被称作人类艺术之母。中国古代典籍《毛诗序》说:“情动于衷,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磋叹之;磋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就是将舞蹈视为人们表达内心情感的最古老也最直接、最强烈的艺术形式,是人们在讲话、感叹、吟诵、歌唱皆不足以表达心中的感情时才生发的。教师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始终强调“情”,“情”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舞蹈是一种传情达意的艺术形式,没有“情”的舞蹈是空洞的,舞蹈毕竟和杂技、竞技体育不同。情感是动作的内心根据,动作是情感的外在表现形式。与动作紧紧相吻合的音乐形式,在表演性组合训练中能与舞蹈动作有机结合,从而达到一种崇高的艺术境界,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和高雅的文化熏陶。教师可以在舞蹈基训课中选择大量的与动作形式、风格相符合的音乐。
从学生的第一节课开始就培养他们在动作与音乐节奏相配合时的感觉。教师在为课堂教学设计基础训练的某个动作或组合时,首要的是关注所选曲目的风格、节奏是否与其动作或组合风格韵律合意,并且是否能抒发相应的思想情感与动作组合相统一的风格曲目能充分抒发与之相应的思想情感,这样的曲目在课堂排练中能较好地触动学生的兴奋点。舞蹈与音乐密不可分,舞蹈者在表演中,其内在情感被激发的依据是音乐。舞蹈形象是一种随着音乐飞翔的形象,它的激清和体验是蕴藏于对音乐的感受之中的。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贯穿“情”,鼓励学生们根据音乐的节奏节拍特点,用不同的舞蹈语汇来正确表达感情,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丰富学生们的想像力,增强她们观察生活的能力,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多多积累、不断钻研和提高形体表现能力,只有想像力和各种能力得到增强,表演时才可能展开想像的翅膀,随着音乐在舞蹈世界里自由翱翔。
3.“美”是舞蹈教学的最终目的
美是一切艺术的本质特征,也是舞蹈艺术的精华。与其他艺术不同,舞蹈是表现人体美的一种艺术。它讲究形象美、动作美、线条美、姿态美等无声的美。
通过这些无声的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增强人们的美学趣味,陶冶道德情操,净化思想感情。所以美是舞蹈的本质,失去美的特征,舞蹈也就会失去它的基本品格和艺术功能。审美教育是舞蹈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众多的美育手段和方法中,舞蹈艺术教育具有独特的美育作用。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舞蹈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艺术美的感受、美的爱好、美的表现以及对美的追求,以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修养。
在教学中,笔者采用芭蕾舞和中国古典舞为训练方法。芭蕾舞训练对舞蹈启蒙教育以及为低级班打下牢固的基础有非常好的作用和效果。芭蕾舞的所有脚位、手位都以“开”为基础,它具有上下肢外旋的特点。芭蕾舞在运用脊椎的屈伸中一般以伸为主,并常常以伸形成固定轴,因而人体的后背直立能力和旋转的垂直感觉非常突出。芭蕾舞的手位、脚位能很快使一个初学者领悟到舞蹈的真谛。芭蕾舞韵律的线条清晰、单纯,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力以及提高学习的兴趣也大有益处。而中国古典舞训练使身体的各部位关系达到柔韧、协调,它的舞蹈旋转、特技仿佛是以外向的抗力环拥着一个内向的圆形虚空来进行,能给学生以美的感受。从舞蹈艺术的表现手段来看,除软开度、技术能力外,身韵还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运用这些古典舞的手段,可以丰富平面和空间的表演范围,丰富表现力。民族古典舞是舞蹈土壤里的根,学生学习它能够获得取之不尽的丰富营养。舞蹈训练中的规格、规范是美感的基础。舞蹈教学与声乐、美术、戏曲等艺术教学一样,都有严格的形式美和严格的规范性,训练时无论是在地上或空中,也不论是过渡或是落地,都必须是连贯流畅、柔美和完善。舞蹈的基本训练又不同于排练课,教师必须严格要求学生按照舞蹈的基本规范,去练习摆放手脚的位置。可以讲没有严格要求的教学就没有美感而言。然而规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的。
在教学中,教师既要注意能力的训练,又要注意姿势、美感、风格的统一协调,编排出带有一定训练意义的组合,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舞蹈性和美感识,从而把干巴巴的体能基本训练与将来舞台的表演有机地结合起来。美是无止境的,审美情感是不断提高的过程。舞蹈在使人的身心受到美好熏陶的同时也提高了人的情趣,不仅仅是满足于外表的美,而是从形体到心灵均在追求一种更高层次的美。当今时代,舞蹈艺术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在舞蹈教学中,只要牢牢把握住“趣”“情”“美”,我们就能看到文化,看到民族特色,看到人类生命丰富的表现形式,从而领略舞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