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辉;顾蕾;岳永兵
【摘 要】According to the ifrst land survey data in 1995, and the second land survey data in 2009, as well as by using the land use change model,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land use change in the city of Cangzhou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change in the numbers,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the land use change degree.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nd use change in the past 15 years, and analyses some factors which could be having an inlfuence on land use such as population growth,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cy factors. All of these efforts will provide support means for relevant departments’ decision- making with regard to efifcient management and utilization of land resources. In addition, this paper sets forth some scientiifc land management measures for achieving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land resources to the local government of Cangzhou. These measures lay emphasis on the following: regarding building a resource-conser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coastal city 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goals; taking reasonable planning to use land resources; increasing land use efifciency;optimizing allocation of land resources; improving the intensive degree of land utilization.%依据1995年第一次土地调查数据和2009年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变化模型,从数量变化、区域差异、利用程度变化方面分析了沧州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的特征,阐述了沧州市15年来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和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水平、
政策因素等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高效的管理和利用土地资源提供决策支持。沧州市应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沿海城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采取合理规划、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化土地资源的配置,提高土地利用集约程度等科学的土地管理措施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期刊名称】《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年(卷),期】2014(000)012 【总页数】4页(P69-72)
【关键词】土地利用;时空变化;驱动力;沧州 【作 者】张军辉;顾蕾;岳永兵
【作者单位】河北省地矿局第四水文工程地质大队,沧州 061000;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石家庄 050081;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北京 101149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F062.1;F301.2
河北省沧州市位于“两环”(环京津、环渤海)前沿地带,是环渤海增长极的核心区域,有全国重要港口——黄骅港和发达的交通网络体系,是国家第二大能源陆海联运通道的枢纽,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四个特大城市交叉辐射地带,冀中南、鲁西北以及晋中南的重要出海口,具有发展沿海经济的优越条件。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沧州市建设用地需求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土地供需矛盾不断加大。因此,对沧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规律进行研究,为沧州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对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对比分析1995年的第一次土地调查数据和2009年的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获取变化信息,分析沧州市15年来土地利用变化的幅度、速度以及变化程度,阐明土地利用变化的特征和驱动力。 2.1 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
采用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模型分析土地利用的数量变化情况[1-2],计算公式为:
式中,K为研究期内某一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度,Ua、Ub分别表示研究期初及期末某一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T为研究期。 2.2 单一土地利用类型相对变化率
采用单一土地利用类型相对变化率(R)模型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在空间上的差异[3-5],其计算原理为:
式中,Ka、Kb分别为区域内某县(市)某一特定土地利用类型研究期初及期末的面积;Ca、Cb分别为全研究区域某一特定土地利用类型研究期初及期末的面积。 2.3 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
采用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模型分析土地利用程度变化[6-8],计算原理为: 式中,Ia、Ib分别表示b时间和a时间的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Ai为土地利用程度分级指数,Cib、Cia分别为时间b和时间a第i等级的土地利用程度面积比。如ΔIb-a>0,则该区域土地利用处于发展期,否则处于衰退期,但ΔIb-a>0的大小并不反映生态环境的好坏。 3.1 数量变化分析 3.1.1 总体分析
从总量上对土地利用变化的数量及结构进行分析,有助于从总体上把握土地利用时空结构演变的趋势与特点[4]。
对沧州市两个时期土地利用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1995-
2009年,沧州市耕地面积总体减少45342.90h m2,在各地类中耕地减少量较大,这是因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占用了大量的耕地。园地面积增加62812.95h m2,林地面积增加2449.08hm2,草地面积增加
8008.22hm2,城镇村及工矿面积增加17567.05hm2,交通运输用地面积增加10296.64hm2,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减少13023.87hm2,其他土地面积减少28902.86hm2。 3.1.2 变化速度分析
根据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公式(公式1)计算出沧州市1995-2009年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度(表2)。由表2可以看出:沧州市1995-2009年耕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和其他土地的年递减率分别为0.36%、0.55%和1.67%;园地、林地、草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的年递增率分别为14.42%、0.61%、5.10%、0.58%和1.67%。 3.2 区域差异分析
根据土地利用类型相对变化率公式(公式2)计算出沧州市各县(市)1995-2009年各类土地利用相对变化率(表3)。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1995-2009年,耕地中沧州市辖区、沧县、海兴县、肃宁县、献县、河间市的变化大于整个区域,其他各县(市)均小于整个区域,其中以沧县最大,相对变化率达到4.53;园地中沧县、盐山县、献县的变化大于整个区域,其他各县(市)均小于整个区域;林地中献县的变化小于整个区域,其他各县(市)均大于整个区域;草地中沧州市辖区、青县、吴桥县、黄骅市的变化小于整个区域,其他各县(市)均大于整个区域;城镇村级工矿用地中青县、沧县、东光县、海兴县、吴桥县、泊头市的变化小于整个区域,其他各县(市)均大于整个区域;交通运输用地中沧县、青县、东光县、南皮县、泊头市、任丘市的变化小于整个区域,其他各县(市)均
大于整个区域;水域及水利设施中南皮县、孟村回族自治县的变化小于整个区域,其他各县(市)均大于整个区域;其他土地中沧县、青县、黄骅市、河间市的变化小于整个区域,其他各县(市)均大于整个区域。 3.3 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土地利用程度可以反映土地利用的深度和广度,它既能反映土地利用中土地自身的自然属性,也能反映自然环境因素和人类因素的综合效应[3]。应用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值公式(公式3)计算得出沧州市1995年和2009年的土地利用程度分别为287.01和293.31,从1995年到2009年这15年时间里沧州市的土地利用程度提高了6.29,表明沧州市的土地利用处于快速发展期。沧州市土地利用程度较高的建设用地数量增加,而土地利用程度较低的未利用地数量减少,使得该地区土地利用程度提高。
土地利用影响因素的变化促使土地利用时空变化。通过对沧州市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把影响沧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因素分为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因素三个方面。 4.1 人口增长
人口的持续增长造成建设用地和耕地需求的急剧增加。人口的增长带动经济的迅速发展,城镇化步伐加快,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及数量迅速增加,而且人均住宅面积也在不断提高,从而使得耕地和其他非建设用地不断流向建设用地,土地利用布局发生变化。沧州市1995年的总人口为633.05万人,2009年总人口为717.50万人,1995年到2009年人口共增加了84.45万人。1995-2009年耕地面积从834374.40hm2减少到789031.50hm2,减少了45432.90hm2,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的面积由201223.73h m2增加到218790.78hm2,增加了17567.05hm2。 4.2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区域内土地资源的配置,使得土地利用结构和方式随之变化。据统计资料显示,沧州市的国内总产值从1995年的169.75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900亿元,增长了近10.19倍,经济的迅猛发展,影响了该地区的土地利用状况。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更大的居住面积、更方便快捷的交通条件,这就需要增加住宅用地和基础设施用地的规模,使得建设用地增加,耕地减少。 4.3 政策因素
一个地区的土地管理政策直接影响和制约着该地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各种政策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主要反映在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来干预、调整土地的利用,使得政府的强制决策行为和土地的自然状况发生变化(如修铁路、高速公路、设立各种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导致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变化。
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人口增长,城镇化进程加快,将使得沧州市土地利用发生更大的变化,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加剧。沧州市应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沿海城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采取合理规划、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化土地资源的配置,提高土地利用集约程度等科学的土地管理措施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关文献】
[1]王秀兰,包玉海.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J].地理科学进展,1999(1):83-89. [2]葛全胜,赵名茶,郑景云.20世纪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研究[J].地理学报,2000,55(6): 98-705. [3]鲁春阳,田永中,杨庆媛,等.重庆市主城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时空特征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31(5):186-189.
[4]张新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空间测算模型研究[J].地理信息世界,2004,2(6)14-20.
[5]朱会义,李秀彬,何书金,等.环渤海地区土地利用的时空分析[J].地理学报,2001, 56(3):253-259. [6]史培军,陈晋,潘耀忠.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分析[J].地理学报,2000(2):151-160. [7]王思远,刘纪远,张增祥,等.中国土地利用时空特征分析[J].地理学报,2001,56(6):631-639. [8]张军辉.基于遥感的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0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