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茹;张岩杰
【摘 要】心理复原力是个体从压力或逆境中实现良好适应的过程,其实质是心理复原力的保护性因子与危险性因子相互抗衡的过程.文章阐述了基于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干预心理复原力的依据和优势,设计团体干预训练的关键性因素和具体程序,以期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期刊名称】《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5(031)004 【总页数】3页(P48-50)
【关键词】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心理复原力;团体训练 【作 者】周茹;张岩杰
【作者单位】大连教育学院心理健康服务中心,辽宁大连116021;庄河市教师进修学校,辽宁庄河11640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B844.2
中学生的心理复原力是指中学生承受与调节逆境与困难所引起的压力感和负性情绪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应对逆境时的忍耐度、适应性和战胜力,承受力强的个体在面临困难情境和压力性事件时,他们的心理功能依旧健康,不会受到功能性损失,相反会出现发展良好的结果[1]。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既要面对自己生理及心理上的变化,又要面对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各种压力。因此,要提升和培养中学生的心理承受
力和抗挫折素质,引导中学生在遭遇逆境时,能对逆境进行积极认知,养成化不利为有利、化逆境为机遇的反转能力。利用理性情绪行为疗法(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简称REBT)干预中学生心理复原力有很大优势,因此,教师可以根据REBT的内涵设计团体干预方案,以提升中学生的心理复原力,改善中学生应对压力的方式,指导中学生建立起积极合理的信念、思维和认知模式,引导中学生学会检测并阻断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和思维,并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调控自己的行为。 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艾里斯(Albert Ellis)首创了理性治疗(Rational Therapy),并逐渐发展成今天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理性情绪行为疗法是一种经典的认知行为疗法,它重视认知,旨在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来实施相应的技术,重建个体的积极认知,引导个体建立起积极的自我意识,改变原有的消极的自我价值感,从而提升个体应对逆境、挫折及日常生活情境的能力。
基于REBT设计中学生心理复原力的团体训练,旨在阻断消极认知和消极思维,通过重建积极认知以提升心理复原力。基于REBT干预心理复原力的依据有以下几点。 首先,在“压力、逆境——发展功能”的因果关系中,社会认知具有调节作用,且能翻转压力、逆境对发展功能的影响,即提高社会认知水平,不仅能缓冲压力、逆境对发展功能的负面作用,而且当应对压力、逆境的社会认知达到一定水平时,压力、逆境反而会成为激发个体越挫越勇的催化剂。[2]
其次,社会认知是个体应对压力、逆境时心理复原力的主导因素[3],因而社会认知水平的提高能有效提升发展功能。
再次,基于社会认知转变的心理复原力干预方案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文章最后样例方案设计的出发点也是基于主体的自身主动性。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较其他认知疗法具有一定的优势。例如,它对来访者的不合理信念、非理性认识驳斥的更强烈和直接,同时它采用了更多的辅助工具和材料,结合了情绪疗法和行为疗法的技术和过程。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在治疗技术上,融合了各种不同的认知、行为和情绪技术,是一种多模式的整合式治疗方法。在使用认知技术时,多用质问、解释、思考、分析、说明和指导的技术来引导来访者认识并修正自身的非理性信念,常用的技巧包括对不合理信念的驳斥、应对性的自我陈述、阅读治疗、认知性的家庭作业以及视觉化和意象等。在使用情绪技巧时,包括角色扮演、无条件积极尊重和接纳、示范、自我对话与自我陈述以及想象技术。在行为技术上,各种行为治疗技术被广泛使用,如系统脱敏、生物反馈和肌肉放松法等,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又可采取多样方式,如演讲、讨论、录音带、歌曲、书籍、视听教材等。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与行为治疗都关注行为矫正,但行为治疗更在乎症状的去除,而忽视了认知在行为形成或消退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理性情绪行为疗法认为,当把着眼点放在目前的非理性行为或情绪上,反而会强化这些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若要改善它们,应该逻辑地分析推导出导致这种情绪和行为的认知过程。 1.团体干预训练设计的关键性要素
团体干预训练又称团体训练,是指运用团体动力学原理设计团体活动、课程、内容,用以预防及处理个体在各个发展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它是在团体情境下,利用团体动力营造和推动信任、接纳、理解、支持的团体氛围,通过共同商讨、训练、引导,解决团体成员共同的发展性问题或共有的心理不适应问题的一种辅导形式。团体辅导是一种系统性的辅导,它强调辅导的预防性和发展性功能。
心理复原力干预的实践研究中,通过对干预效果的分析和讨论,总结出影响或决定团体干预效果的关键性因素有以下几点[4]。
第一点,干预方案的提出要有理有据,方案的针对性要强,因此每次干预活动必须围绕一个主题,聚焦一个目标。
第二点,团体活动中,干预效果的产生部分借助团体动力学的原理,即依靠团体成员之间的互动与分享来实现成员的心理成长,因此每次干预活动都要持续激发和保持团
体凝聚力,特别是在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干预活动中,更要以组建团体,熔炼团体,升华团体为核心。
第三点,在干预方案中要紧扣认知辅导。众多研究者都提出对保护性因素的操作是提高学生心理复原力的干预切入点。
第四点,如果干预方案设计基于理性情绪行为疗法,方案设计中要体现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内涵。
2.中学生团体干预训练详案
基于团体干预活动方案设计的关键性因素,详案展示的团体干预活动共计8次,每次干预活动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和目的。详案中在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干预活动中分别设计了以形成团体和升华团体为目的的“你我相识”主题和“生命列车”主题。而且,每场干预中的每个活动都是团体协作类活动,这极大地保障了团体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产生。详案中的第二次和第三次干预活动,都是以理解和应用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为目的。详案中的第四次、第五次、第七次干预活动,都是以积极认知和提升自我效能感为目的,第六次活动以感受家庭支持为目的。因为自我效能感和积极认知正是心理复原力的内在保护性因素,家庭支持是心理复原力的外在保护性因素[]。 干预活动分为渐进性、系统化的8个小主题,一周开展2次或1次活动,设计一定的时间间隔以保障成员将活动中的体验、所学迁移运用于生活中,但时间间隔又不能过长,以保障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和系统化。每一次的团体训练聚焦于一个主题的连续性的发展过程,具体包括团体暖身阶段——团体转换阶段——团体工作阶段——团体结束阶段。每个阶段所需的时间并不固定,为使每个阶段都工作充分,每次活动以1到1.5小时为宜。成员组成可以是事先招募或者是班级团体,但需要划分为小组进行活动,每个小组以6-8人为宜。根据团体成员的多寡可以分为“大团体”“中团体”和“小团体”。在第一次活动前和最后一次活动后,分别施测《心理复原力问卷》,以期对干预效果进行科学监测。综上所述,基于REBT设计的中学
生团体干预方案详情如下。
第一次:你我相识——激发团体凝聚力。首次相识,训练师进行自我介绍,以“雨点变奏曲”热身,并通过“哼小调找队友、共唱队歌、自我命名、共植希望树”活动,实现成员之间的互动相识和随机分组,并协商确定团体训练活动的契约和规则。 第二次:情绪ABC——帮助成员明确认知观念在客观事件与情绪之间的中介关系,实现学生的认知转变,合理面对挫折和困境。通过“人名叠罗汉”和“抛物唤起”,强化成员间沟通互识;通过“辩证ABC理论核心”,引发成员理解事件(A)、看法和信念(B)、情绪和行为(C)之间的关系;通过“脑力激荡不开心的事”和“三栏目技术”,促进成员探索并交流生活中曾经遇到的不愉快事件,并学会区别ABC。
第三次:挑战不合理信念——进一步帮助成员识别、挑战不合理信念,重建合理信念。通过“成长三部曲”,热身互动增强团体凝聚力;通过“ABCDE”,帮助成员学习分辨不合理信念的关键词及常见的11种不合理信念;通过“侦探大赛”和“驳斥五宝二法”,引导成员交换挑战彼此的不合理信念,并帮助建立积极合理的新信念。 第四次:接纳不完美的自我——积极合理地认知自我,感受欣赏与被欣赏的人际氛围。以“解开千千结”热身互动,通过“天使在行动”引导成员彼此关怀,通过“我的小番茄”和“红色轰炸”引导成员欣赏自己,欣赏他人,提高自我认识。
第五次:生命线上的成功——强化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是心理复原力的重要保护性因子和特质,有助于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以“盲人之旅”热身互动,体验人际互信;通过“生命线上的成功”,回顾与重新体验以往成功,强化自我效能;通过“猜猜我是谁”,强化自我意识。
第六次:感受家庭支持——家庭支持是心理复原力的外在保护性因子,是个体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信任背摔”互动热身,再次强化人际互信,通过“家庭对我的影响”,梳理自己的成长动力,绘制“家庭树”,感受家庭支持。
第七次:换副“眼镜”看世界,柳暗花明又一村——培养积极的心态、以辩证的视角
看待困境和挫折。通过“搭桥过河”,引导成员辩证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多角度解决问题;通过“国王的梦魇”的故事接龙和角色扮演,以及“两歧图”和“眼镜图”,帮助成员发现事件的积极意义,培养积极心态。
第八次:生命列车——结束团体,升华感情,总结主题。通过“天使在身边”活动揭晓身边天使,通过“真情告白”,互赠祝福,留下温暖的记忆,结束团体活动。
【相关文献】
[1]范燕宁.抗逆力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两面性特点——以北京市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服刑者的情况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06(11):10-13.
[2]于肖楠,张建新.韧性(resilience)——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05(5):658-665.
[3]马伟娜.心理弹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述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89-96. [4]滕秀杰,崔丽霞,李旭培.认知行为团体心理辅导促进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实践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2010 (7):875-878.
[5]许书萍.上海市吸毒人员子女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的探索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