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养生问答 疾病百科 养生资讯 女性养生 男性养生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震惊:切断迷走神经可以减肥!

2024-11-13 来源:华佗健康网

1

食欲受神经控制:科学家用蝗虫做了一个实验

食欲是受神经控制的。大家应该不会反对这样一个说法。

神经不但能打开食欲,也应该能关闭食欲。

有没有什么实验来证明呢?

有。

在《动物为什么吃不胖》一书里,记录有这样一个实验:科学家们把蝗虫的神经切掉后,蝗虫就好像失去了“食欲刹车”,不停地吃。

蝗虫应该是最能吃的物种。闹过蝗虫灾的地区,农作物可以片甲不留。

但是比蝗虫更能吃的,是切除神经后的蝗虫。因为它们可以一直吃。

科学家们把这些失去神经的蝗虫放在一个盒子里,等待术后“康复”。但是第二天一早,当科学家们打开盒子的时候,简直是惊呆了:他们没有看到如期康复的蝗虫,却只是看到排成一圈的蝗虫尸体!

而且是残缺的尸体:后面的蝗虫把前面蝗虫的腹部给吃掉了。

这说明蝗虫的神经系统在调节它们的食欲和进食行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当神经被切断后,这种调节机制就被破坏了,导致蝗虫无法控制自己的食欲。

2

肝脏的生物钟通过神经调节食欲:科学家用小鼠做了一个实验

近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Mitchell A. Lazar实验室发表的研究结果表明, 当小鼠肝脏的生物钟被打乱之后,会通过肝迷走神经向大脑传递错误的节律信号,使得大脑在静息时间段食欲暴涨,导致进食增加、体重增加。(1)

首先需要解释一下:小鼠是夜行性动物,跟人类正好黑白颠倒。在晚上,小鼠进入活跃期;在白天,小鼠进入静息期。

所以在正常情况下,小鼠的进食行为主要发生在晚上。白天(光照期)进食行为比较少。

当科学家将控制调节昼夜节律的基因在肝脏里特异性地删除之后,小鼠的生物钟乱了,小鼠吃得也多了。

在本不该多吃的静息期,小鼠的也会大吃。

下丘脑弓状核(Arc)是身体里调控进食的中心。一般来说,身体调控进食,要根据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也要依靠瘦素等传递信号的关键分子。但是,研究者发现,生物钟紊乱的小鼠,血液中葡萄糖、瘦素等水平都正常,下丘脑弓状核中接受信号的受体也正常。

研究者推测, 应该是连接肝脏的迷走神经出了问题。

在研究者给小鼠进行肝迷走神经切断手术之后,小鼠的异常进食行为得到纠正,进食时间从静息期移至活跃期,总的食物摄入量也减少了。

但是,你可能会问,把小鼠控制生物钟的基因删除掉,导致时间节律紊乱;再把小鼠的迷走神经切断,恢复小鼠的正常进食行为,这研究的意义何在呢?

其实科学家在之前就已经发现, 能够诱发肥胖的高脂饮食(HFD),会让小鼠在静息期也摄入更多食物,也会让肝脏的生物钟受到破坏。

所以,进行生物钟的基因删除,只是想确认这样一个假设: 高脂饮食所导致的肝脏生物钟紊乱,是改变进食行为的直接原因。

最关键的问题来了:如果切断迷走神经,是否可以修正高脂饮食所改变的进食行为呢?

科学家把小鼠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假手术(即没有切断迷走神经),实验组接受肝迷走神经切断术。 在12周的高脂饮食喂养后,实验组在静息期食量减少,活跃期食量增加,总体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

总结一下对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的这份研究结果的理解:

第一个层次的理解:如果不想靠切断迷走神经来减肥,那就最好避免高脂饮食。

第二个层次的理解:如果不想变胖,就要注重生活规律,该吃吃,该睡睡。

常说减肥需要“ 管住嘴,迈开腿”。现在要加上一句: 该睡睡

#减肥# #高脂饮食# #迷走神经# #健康科普#

参考文献:

1. Woodie LN, Melink LC, Midha M, de Araújo AM, Geisler CE, Alberto AJ, Krusen BM, Zundell DM, de Lartigue G, Hayes MR, Lazar MA. Hepatic vagal afferents convey clock-dependent signals to regulate circadian food intake. Science. 2024;386(6722):673-677.

(作者:张洪涛,笔名“一节生姜”。前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病理及实验医药系研究副教授,研究领域:癌症的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著有科普读物:《吃什么呢?——舌尖上的思考》,《如果舌尖能思考》。可以谈最前沿的医学研究,也可以讲最通俗的故事。)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