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娥,滕欣宇
摘 要:组织韧性反映组织在面对困难和挑战后的复原能力,是企业可持续成长领域研究的关键问题。近年来,学术界对组织韧性研究逐渐关注,但对于组织韧性内涵、维度及测量方法仍缺乏共识。基于已有组织韧性理论,通过对文献的系统梳理和对企业实践者的半结构化访谈,提炼出组织韧性内涵及维度,并开发相应的测量量表。利用二次大规模问卷调查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开发的测量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能够很好地反映组织韧性内涵及维度,可弥补已有组织韧性研究测量量表的缺失,为后续开展中国情境下组织韧性研究提供参考。
:/:资源服务)标识码(DOI10.6049kbdc.2020090049 开放科学(OSID)jjy
()中图分类号:文章编号:C936 文献标识码:A 1001-7348202110-0009-09
()吉林大学商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关键词:组织韧性内涵;组织韧性维度;组织韧性量表
,TheConnotationDimensionsandMeasurementofOranizationalResilienceg
:,AbstractOranizationalresiliencereflectstheresilienceofanoranizationafterfacinifficultiesandchallenesanditisgggdg,oneofthekeissuesinthefieldofsustainablegrowthofenterrises.Inrecentearsacademicinterestinthestudfor-ypyyo
,ZhaniueTeninugXgXy
(,,,)BusinessSchoolJilinUniversitChanchun130012Chinayg
refinestheconnotationanddimensionoforanizationalresilienceanddevelosthecorresondineasurementscalebgppgmy
,,anizationalresiliencehasgraduallncreasedbutthereisstillalackofconsensusontheconnotationdimensionandgyi
,measurementoforanizationalresilience.Basedontheexistintheoreticalresearchonoranizationalresiliencethispaergggp
sstematicallombintheliteratureandsemi-structuredinterviewswithenterrisepractitioners.Exloratorfactoranal-yycgppy
theconnotationanddimensionoforanizationalresilienceverellandcanmakeuforthedeficiencftheexistinscalegywpyog
,oforanizationalresilienceresearchrovidineferenceforthefollow-utudforanizationalresilienceinChina.gpgrpsyog
sisandconfirmatorfactoranalsisarecarriedoutbsinthedatacollectedfromtwolare-scaleuestionnairesurves.yyyyuggqy
,wTheemiricalanalsisshowsthatthescaledeveloedinthisresearchhashihreliabilitndvalidithichcanreflectpypgyay:;;OKeordsOranizationalResilienceConnotationOranizationalResilienceDimensionranizationalResilienceScalegggyW
的重要研究课题。
0 引言
自韧性概念被提出以来,韧性研究在许多领域取
[2]
得进展。Meer首次将韧性概念运用到商业和管理y
作为新兴经济体的典型代表,中国经济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但与此同时,高速增长积累的结构性痼疾、外部不确定性和内部不稳定性使企业正常运营受“到严峻挑战。“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频发使管理者不得不重新思考企业该如何穿越危机、持续成长。研究表明,韧性作为应对各种逆境的理想组织特征,能够帮助企业从危机中快速恢复,并利用危机实现逆势增
1]
,长[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如何理
学文献中,并将其定义为组织经历初级变革和单环学习的结果。随后,管理学领域学者分别从高可靠性组
3]4]5]6]
、、、织[组织学习[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等角度
对组织韧性进行广泛和多方面的研究。其中,大部分研究采用定性分析方法,从能力、过程或结果等视角对
1]
,组织韧性进行概念化[而不同内涵界定又衍生出不
同的测量方法。有些研究从系统角度测量组织韧性,强调韧性组织所具备的特征;也有研究从战略角度衡量组织韧性,侧重于组织在不确定环境中为提高其韧
解组织韧性的本质?组织韧性包含哪些维度?如何衡量组织韧性上述问题成为新兴经济背景下管理领域
收稿日期:2020-09-03 修回日期:2020-11-19
:(;);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委托项目(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0200101057FG)2020XGZX22
)项项目(2020SZQH06
,,作者简介:张秀娥(女,吉林东丰人,博士,吉林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创业管理;滕欣宇(女,吉林长1963-)1997-)
春人,吉林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创业管理。
·10·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年
性而开发的独特能力。由此可见,现有研究在组织韧性内涵、维度以及衡量方法上存在不同观点,缺乏适用性理论框架,难以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此外,由于受情境因素影响,组织管理领域的相关概念
往往缺乏普适性[
7]
主要风险与西方国。家新存兴在经一济些背差景异下,主中要国反企业映面在临竞的争意识缺失、市场机制不完善以及法律面[未对本土化问题予以充分解释。然而,现有文献在研究组。
织韧制性度相不关健问全题等时方
8]
并
鉴于组织韧性是一个情境化概念[9]
国情境下清晰界定组织韧性内涵,并规范,组有织必韧要性在测中量工具。首先,对组织韧性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深入分析国内外学者对组织韧性的概念界定及维度划分,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开发并修订各维度测量题项。随后,通过大规模问卷调查对组织韧性测量量表进行实证检验。最后,得出组织韧性量表开发的研究结论,并提出研究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结论能够帮助学者们更好地理解组织韧性的本质,并为中国情境下组织韧性实证分析提供可靠的测量工具和理论依据。
组织韧性内涵与维度研究回顾
.1 组织韧性内涵
韧性一词源于拉丁语“最早出现在物理学文献中,r用esil来io
描”,述意材为料“反在弹负、载弹下回储”,存应变能以避免断裂或变形的属性
[10]
在生态学和心理学领域发展起来。。系统完整性的一H个ol随[1后1]
,该概念
指lin标g
指出,韧
性被视为度量生态,它意味着通过维持组织功能而不产生重大分歧来同化变化和干
扰;Coutu[12]从心理学角度解释韧性,
发现具有韧性的个体具有3个特征,即接受现实、坚信生活是有意义的,以及具备随机应变能力,这种个性有助于个人承受事件的消极后果,并以乐观心态抵御生活逆境、消解负面情绪。韧性概念在灾难和危机管理领域也被广泛讨
论。在针对地震灾害的研究中,织、社区)B减ru轻nea和u等[13]指出,
韧性是指社会单位(如组控制灾害产生的影响,以及以尽量减少社会混乱的方式开展恢复活动的能力。上述概念描述表明,韧性既涵盖预防危机发生的防范措施,又包括应对和尽量减少危机影响的事后战略。
随着商业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组织韧性开始成为管理学领域关注的焦点,被视为企业确保可持续性
发展和成长的关键因素[
14]
可归纳为组织对外部威胁的。响现有关于组织韧性的文献应、组织可靠性、员工优势、商业模式适应性,以及韧性供应链设计题[
5个研究主
15]
内涵。。例如学者们通常从某一研究视角出发诠释组织韧性,在员工优势研究主题中,组织韧性被视为员工心理资本的重要因素,与工作幸福感和组织满意
度呈正相关[16]
;在商业模式适应性研究主题中,组织韧
性则强调组织如何调整和重新设计商业模式,以便在
危机中快速恢复绩效水平[17]
主题中,组织韧性是指组织供;应在链韧网性供络应从链故设障计中研快究
速
恢复的能力[18]
织韧性内涵界定。缺各乏研一究致主性题,关大注多的数角研度究不主同要,导关致注组
组织“从意外情况中快速恢复”的静态属性。实际上,组
织韧性是指随着时间推移,组织不断发展其适应性的
动态能((组织对环力[19]
境。变与化T中ee存ce在提的出机动会态或能威力胁所的具感备的、感知
重构组织将新(组织重新机会知)捕获
配转置化资为源新或产结品构、流的程能或力服)务的过程)和在面对危机时会3个关键特征相对应,具有韧性的组织经历预期、防
御和适应2过程研究3个连续过程[0]
,系统梳理现有组织韧性文献。因此,本文,基通过表于组织1韧概性
述学者们对组织韧性内涵的界定,并强调其关注点。
一种观点从预期视角解释组织韧性概念,强调具有韧性的组织可以预测挑战,并在破坏发生之前制定
预案,作为危机处理的第一步[21]
为危机预防的可行替代方案,帮。助因此组织,最组织韧性被小化甚至视
避免意外事件的影响。例如,al[22]
认为,
组织韧性可通过预测组织面临的潜在危机Ortiz-de-Mandoj
ana&Ban-,提高组织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强调预测和识别潜在风险,防Bo止in等[23]
指出,
组织韧性潜在问题升级为全面危机或崩溃。这类形式的组织韧性与系统警觉性密切相关。
还有观点从防御视角诠释组织韧性内涵,将其描
述为组织忍受挫折并从挫折中反弹的能力。例如,
Linnenluecke&Griffith[24]
组织韧性是指组织吸响s认为,
收突发事件的不利影并从中恢复的能力。上述概念
描述意味着在面对意外事件时,具有韧性的组织能够抵抗冲击,并能从超出组织应对范围的冲击中快速恢
复;Horne&Orr[25]
指出,
韧性使组织努力在系统状态恢复和新现实之间实现契合,同时避免组织功能失调或“倒退行为;Limnios等
[26]
将这类组织韧性描述为一种建立的反应渠道战略防御”。在,这以降低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种情况下,组织韧性依赖于[20发]
织必须在逆境中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和专业知识,,展即组已
在维持组织运营的同时承受一系列冲击,并快速恢复预期绩效水平。这类形式的组织韧性与系统稳健性或复原能力密切相关。
第三种观点认为,组织韧性超越了抵御和恢复功能,强调组织能够主动且迅速制定具体措施以应对挑战,并通过利用威胁组织生存的破坏性意外事件所带
来的机会,在经历危机后变得更强大。如,组织韧性可以帮助组织在挑战中获得Gil持ber[27]
续t等
认为增长。这种观点既强调组织新能力开发,即组织通过创新不
断自我更新,以适应市场和技术变化[28]
新机会的识别,即组织能够有效利用变,化又强调组织对
,甚至将不利条件转化为学习和创新机会,以确保自身发展的连续
s11
第1滕欣宇:组织韧性内涵、维度及测量0期 张秀娥,
·11·
[29]30]
。H性[amel&Vaelikanas将这类组织韧性描述为g
,一种“战略进攻”即组织可以通过利用现有资源和能力进行战略调整,以适应当前发展实际,有效摆脱困境。这类形式的组织韧性与系统持续学习、适应性及
20]
。灵活性特征相关联[
33]
,部环境匹配的动态行为过程[这意味着无论是在意
外事件发生之前、期间还是之后,具有韧性的组织均需
[20]
要及时采取行动应对危机。Burnard&Bhamra结合
预期、防御和适应3种观点,指出组织韧性是组织系统的新兴属性,能使组织努力提高情景意识,降低其面对系统性风险的脆弱性,并有效吸收、应对和利用破坏性意外事件。因此,本文借鉴Burnard&Bhamra给出的定义,认为组织韧性是指组织预测突发事件,主动接受新的风险和威胁,并创造性地制定应对措施以实现逆
34]势增长的能力。该定义与李平[结合中国企业案例所
种观点,但最近研究认为,应从更广泛的视角诠释组织发现组织韧性不仅包括恢复正常功能的能力,还包括组织在逆境中学习和成长,使其变得比以前更强大的
[6]
能力;认为组织韧性是Somers结合预期和适应观点,
综上,大多数组织韧性概念性研究侧重于上述3
[1]31]
。如S韧性[utcliffe&Vous结合防御和适应观点,g
提出的组织韧性发展“三段式”相吻合,即预备与戒备、反映与调整、恢复与改进。通过这一演化过程,组织韧性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有助于其塑造可持续竞争优势。因此,组织韧性常被用来解释“为什么有些组织在
[30]
。处理危机事件时比其它组织更成功”
指识别潜在风险,并采取积极措施以确保组织在逆境
[32]
中茁壮成长;组织韧性不仅强调组织适Weick认为,
应能力,还强调通过创造性和前瞻性的解决方案处理动荡环境中遇到的难题。组织韧性的本质是组织与外
观点分类观点1:预期型
代表性学者
Teixeira&Werther
表1 组织韧性概念示例年份201320162016199720002007200020112014
变化而发展
概念
组织韧性涵盖预期性创新,并且这种预期性创新随着可预测买方偏好的组织韧性帮助组织挖掘市场机会信息,预测潜在问题,以提高组织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组织通过战略意识和对内外部冲击的运营管理,提前应对干扰和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
组织韧性是一种基本特质,它能对破坏事件预期模式的重大变化作出有效反应,而不会陷入长期倒退行为中
组织韧性是一种抵抗冲击或灾难的能力,这些冲击或灾难可能会影响组织或系统内部或外部
组织韧性被认为是脆弱性的积极方面,代表抵抗未来事件造成的损害和变化的能力
组织韧性重视通过不断创新以适应市场和技术变化,它帮助组织成功地避开不稳定业务环境的持续干扰,并有效达到最终组织目标
组织韧性是组织针对具体情况制定应对措施,并最终参与变革活动,以利用潜在威胁组织生存的破坏性意外事件的能力
组织韧性被定义为一个组织吸收意外事件造成的冲击并迅速制定具体应对措施,最后利用可能威胁到组织生存的毁灭性事件的能力
Ortiz-de-Mandoana&BansaljAnnarelli&Nonio
观点2:防御型
Horne&OrrLuthar等Gaillard
观点3:适应型
Robb
Lennick-Hall等gLimnios等
1.2 组织韧性维度
在组织韧性研究中,学者们试图从不同维度分析组织韧性结构。一些学者认为,组织韧性是通过强调韧性系统应该具备哪些特性进行衡量的。如Burnard
35]等[指出,组织韧性包含准备度和适应度两个维度,准
韧性进行研究发现,组织韧性包括情景意识、关键漏洞
[40]
管理和适应能力;在MLee等cManus的研究基础上,定义组织韧性由适应能力和计划两个因素构成;[41]Richtnér&Löfsten对韧性组织所需要的能力进行分析发现,构成组织韧性整体结构的4个关键维度是结[42]构资源、认知资源、关系资源和情感资源;Pettit等指
备度是指组织采取主动或被动方法管理风险的程度,适应度是指组织刚性或灵活分配资源的程度;Kantur&Ieri-Saʂy
出,组织韧性的关键维度包括预期、适应和恢复能力,且3个维度相互联系。
此外,有学者从不同层次划分组织韧性维度。
[14]
提出了组织韧性的三维结构:稳健
[36]
性、敏捷性和完整性;组织韧性可通过Tierney提出,
稳健性、冗余性、充足性和敏捷性4个维度衡量。度划分。Hind等
[38]
[37]
还有一些学者通过韧性组织所具备的能力进行维
从变革能力、组织承诺、社会关系、
[31]
组织韧性是一种跨层次自我Sutcliffe&Vous认为,g
增强能力,可以从个体、团队和组织3个层面进行考
察。综上,现有文献为后续组织韧性维度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尚未就其维度划分及每个维度的测量题项选择达成共识。因此,有必要规范组织韧性测量标准,以便进行组织韧性量表开发和测量。现有组织韧性研究大多以动态能力理论为依据确定其维度,如
策略规避、危机认知、角lak从目标导向的方案搜寻、
色依赖、资源依赖和资源获取6个维度对组织韧性进
[39]行探索;McManus运用扎根理论对新西兰企业组织
团队凝聚力和情景意识等维度研究组织韧性;Mal-
Chowdhur&Quaddusy
[43]
依据动态能力理论,将组织韧
·12·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年
性分为主动性与反应性两个维度;M力a等[9]将组织韧性
作为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动态能整合到框架中,认为组织韧性可划分为认知、行为和情境韧性此,本3个维度,且三者间彼此相互促进、互相影响。因文试图从动态能力理论视角对组织韧性维度划分进行分析。
动态能力理论弥补了传统资源基础观的缺陷,主张在企业内部发展适当的能力和重新配置资源以应对
快速变化的环境[44]
的重要理论基础。首,是先理,根解据组动织态韧能性力运理作论机,制面与对过不程
确定性环境,组织必须主动扫描环境变化,通过适应、整合、重新配置其能力和资源获得必要的灵活性与适应
性[
44]
称。情景。这与组意识是织指韧组性织的应情景时意刻识关和注适其应内能外力部维环度境相变化,以获得与组。织作活为动新相兴关经并济影体响的组典织型各代级表决,策中制国定的关键信息
[45]
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市场正式机制不完善、法制环境企
不健全等风险[46]
搜寻有用信息,以便,企更业好必地须应密对切危关机注。政因策此、,法情规景变意化识,
能够较好地反映中国企业的韧性特征。适应能力则意味着组织能够利用其流程整合、构建和重新配置组织资源,以便从意外事件中快速恢复,并利用困境所带来
的机遇实现组织持续学习和成长[
45]
激烈的市场竞争给中国企业特别是。中新兴经济情境下小企业带来挑战,前瞻性规划不足、资源有限性、管理。创同新时和,业中务小经验匮乏等问题削弱了企业适应能力
[47]
业所具有的灵活变通、紧密联系客户、快速交换信息等企
优势可以帮助企。业因在此破,适坏应性能事力件评中估寻可找客机观会,反提映升企干扰应对能力
[48]
韧性水平。其次,在动态环境下,具有较强预期能力的业
组织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快感知到意外事件并快速作出
反应[49][21事件发生之。All前ig
e或r等]
认为,预期能力可以帮助组织在其最早出现时制定计划,从而降低甚至避免意外事件的影响。该维度对中国企业组织韧性尤为重要,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加深,新兴经济体更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只有注重风险防范并提前制定应对措施,才能更好地抵御风险。因此,预期能力可以作为衡量组织韧性的关键维度。基于此,本文将中国情境下的组织韧性分为适应能力、情景意识和预期能力3个关键维度。
组织韧性量表开发
本文借鉴单标安等[50]开发方法,即文献资料收集、与张半秀结娥构和赵化敏访慧[51]
的量表
谈相结合的质性研究方法,确保所开发的测量量表更为可靠。首先,梳理以往文献,提炼出组织韧性维度及各维度包含的题项。其次,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深入理解组织韧性的内涵,并对已有测量题项进行修订和完善。最后,编制初始测量量表,采用两组不同样本对量表信效度进
行评估。总之,本文旨在通过开发一个可靠有效的测量工具,为中国情境下组织韧性研究作出贡献。2.1 文献调研
本文通过系统文献梳理确定组织韧性的度,即适应能力、预期能力和情景意识,并深入分3个维
析各
维度的具体内涵及题项。适应能力测量主要借鉴
[25]
dHDoo[52]
rrfn[5e3]&O、Lrr[、40E]
dmondson预、K期en能dr力a测&量主Wa要cht借en鉴-Muchekee等的研究成果,
[1]
等的理论研究成果,
情景意识测量借鉴[54][4韧性测量题asy
s、Le项e等0]
的研究成果。由于本文在提炼组织时所借鉴的英文文献较多,为确保题项
内容的准确性和流畅性,邀请相关学者和英文专业博士将英文题项逐一翻译为中文,并根据中国企业特点对翻译后的题项进行修改、合并和删减。中国企业普遍受高权力距离文化的影响,组织内部采用集权式管
理方法,上下级关系明确,双向沟通较少[47]
景意识部分删减了“我们组织任何部门的员。工因都此认,情
为可以向高级管理层指出错误”适应能力部“危机发生时,组织中最1个题项,分删减了有资格做决定的人会不顾资历而做出决定”1个题项。此外,
中国集体主义文化使企业内部员工更加强调合作精神[47]
将原题项“我们的组织中有一种极好的团。队因意此识,本和文
同事情谊”和“危机发生时,我们组织中的员工可以与任何他们需要合作的人一起工作,而不管部门或组织的界限”进行合并,修改为“我们的组织在危机发生时能够建立集体协调机制以确保组织进入全系统响应状态”。最终,形成3个、情景意识9个测量题项,适应能力3个,具体题项内容见表3个、预期能力2.2 半结构化访谈
2。
为确保所开发测量量表能真实反映组织韧性内涵和结构,本文选择6位来自不同行业背景并担任管理者职务的企业实践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以修订量表题项。6位受访者分别来自农林牧渔、住宿餐饮、服装纺织、建筑建材、旅游休闲、医药卫生行业企业。围绕如何理解组织韧性、韧性组织应具备哪些能力、组织如何意识到并适应可能影响组织的环境变化等问题,与受访者进行深入交流。受疫情影响,本文采用线上访谈形式。对访谈过程进行录音,并在访谈结束后尽快由一名团队成员进行转录,然后发送给另一名成员检查错误或误解,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本文对适应能力、预期能力和情景意识获得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并根据访谈内容对现有测量题项进行补充。其中,适应能力维度添加了“我们的组织能够迅速从一切照旧的模式转变为应对危机的模式”“我们的组织在危机发生时表现出坚定的接受态度”及“我们的组织在危机发生时能快速获得应对意外事件所需的资源”3个题项,预期能力维度补充了“我们的组织已经准备好应对任何紧急情况,并准备好利用
2
第1滕欣宇:组织韧性内涵、维度及测量0期 张秀娥,
·13·
不可预见的机会”和“我们的组织不仅能观察和识别实际变化和即将到来的危机,还关注潜在的未来发展”两个题项,情景意识维度补充了“我们的组织了解成功运营所需的最低资源水平”和“我们的组织能随时调配相2.3 小范围针对性测试
)。关人员来弥补关键员工的空缺”两个题项(见表2
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各选择1~2个代表性省份或直辖市进行调研,确保调研结果的普适性,问卷收集范围确定在吉林、河南、浙江、四川、广州、北京等地区。此外,本文选取企业管理者作为受访对象,将其分为基层、中层和高层管理者,他们熟知企业的基本情况,能够保证调研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对2020年3~4月进行第一次问卷调研。一方面,
吉林大学MB另一方面,依托吉A学员发放线上问卷;林大学商学院北京校友会成员的力量,对北京地区企业进行问卷调研。该阶段是为了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共回收2剔除无效问卷后获得181份完整问卷,94问卷主要通过以下3类途径发放:第一,通过吉林省中小企业发展局、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吉林省中小企业家协会等相关机构获得企业联系方式,主要采用电话沟通和短信发放问卷链接的方式回收问卷;第二,通过购买线上调查问卷服务,对浙江、广州、北京等省(市)企业进行调查;第三,利用团队成员的社会关系网络,以发送电子邮件或微信链接的形式,向河南、四川等地企业工作的亲朋好友发放问卷。该阶段的目的是对量表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共回收2剔除09份完整问卷,无效问卷后获得163份有效问卷。
测量指标
本文在吉林大学商学院MB挑选出1A学员中,5
名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企业实践者进行预调研。根据小样本测试意见反馈对测量题项进行调整,最终。组形成可用于大规模问卷调研的测量量表(见表2)织韧性量表由3个维度共1并采用李克6个题项组成,特5点量表的提问方式,要求被调查者选择与企业实际情况最符合的题项内容进行作答。
份有效问卷。第二次问卷调研时间为2020年5~6月。
3 量表有效性检验
3.1 数据收集与样本特征
[55]56]
、刘镜等[收集两组数据Anderson&West的观点,
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因此,本文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检验量表有效性,并参考
于2020年3~6月进行两次大规模问卷调查。为避免地域差异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本文在东北地区、东部地
维度适应能力
相关概念
接受问题并及时制定和实施解决方案以响应内外部变化的能力
表2 组织韧性初始测量量表
来源
文献调研企业实践者访谈企业实践者访谈企业实践者访谈文献调研文献调研文献调研文献调研文献调研企业实践者访谈企业实践者访谈文献调研文献调研企业实践者访谈文献调研企业实践者访谈
我们的组织能够成功地从过去或现在的项目中吸取教训,并确保这些经验教训被贯彻到未来项目中
(H,1,我们的组织能够迅速从一切照旧的模式转变为危机应对模式orne&Orr997;Edmondson
2002;Lee等,2013;Kendra我们的组织在危机发生时表现出坚定的接受态度,)&Wachtendorf2010
我们的组织在危机发生时能快速获得应对意外事件所需的资源我们的组织在危机发生时能够建立集体协调机制以确保组织进入全系统响应状态
我们的组织在危机发生时具有随机应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预期能力
预测意外事件并提前做好准备的能)力(Duchek,2020
我们的组织主动监控其行业中正在发生的情况,以便对新出现的问题进行早期预警
我们的员工知道组织会多快受到意外和潜在负面事件的影响我们的员工通常能够从其日常角色中抽出时间来参与练习如何应对紧急情况
我们的组织已经准备好应对紧急情况,并准备好利用不可预见的机会
我们的组织不仅能观察与识别实际变化和即将到来的危机,还关注未来潜在发展
情景意识具有感知组织周围发生的事件,并理解这些信息如何影响组织的能力(,)Mass2005;Lee等,2013y
我们的组织意识到内部各部门的成败是息息相关的
我们的员工在危机发生时交流足够频繁,以至于很清楚组织正在经历什么
我们的组织了解成功运营所需的最低资源水平
我们的组织已经为危机期间和之后的重要事项明确定义了优先级我们的组织能随时调配相关人员来弥补关键员工的空缺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文献及访谈整理
其个体和组织层面特征如表 本文收集两组有效样本,
女性受访者较多,年龄在23所示。从个体层面看,6~35岁的人数较多,拥有本科学历的人数占比较大,职务为中
层及以上管理者的人数占比较大;从组织层面看,住宿餐饮业和零售业企业较多,经营时间在6~10年的企业数量较多,拥有101~200名员工的企业占比较大。
·14·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年
表3 样本特征
第一阶段调查问卷
类别性别年龄
男女
25岁及以下26~35岁36~45岁
学历
条目
频率1062484533310489046138893438132241420915429105137688
百分比(%)45.454.612.443.327.317.024.746.423.745.447.922.241.816.512.410.446.927.814.939.254.16.7
企业规模
7.1
企业年龄行业分布
6.7
职位
5.2
学历
第二阶段调查问卷
类别性别年龄
男女
25岁及以下26~35岁36~45岁
条目
频率73903757482113246957476254526126111331644325456256
百分比(%)44.855.222.735.029.412.914.742.335.028.838.033.131.937.416.06.78.08.0
46岁及以上初中及以下高中或中专本科硕士及以上
46岁及以上初中及以下高中或中专本科硕士及以上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农林牧渔业批发业其它行业1~5年6~10年
职位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
行业分布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农林牧渔业批发业其它行业
企业年龄
1~5年
6~10年
19.039.326.415.327.638.034.4
11~15年
企业规模
15年以上1~100人101~200人
11~15年15年以上1~100人101~200人200人以上
3.2 探索性因子分析
200人以上
分析,以确定测量量表的最佳结构,并判断量表包含的0.893,Bartlett近似卡方值为2385.952,.000,p值为0低于显著性水平,说明本文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本文运用SPSS23.0对16个题项进行探索性因子
项,我们的组织已经准备好应对紧急情况,并准ANC1:备好利用不可预见的机会;我们的组织主动监ANC2:控其行业中正在发生的情况,以便对新出现的问题进行早期预警;我们的员工通常能够从其日常角ANC3:我们的员工知道组织会多快受到意外和潜在负面事件的影响;我们的组织不仅能观察与识别实际变ANC5:化和即将到来的危机,还关注未来潜在发展。情景意识包含4个题项,我们的员工在危机发生时交流SIA1:足够频繁,以至于很清楚组织正在经历什么;我SIA2:我们的组织意识到内部各部门的成败是息息相SIA3:
关的;我们的组织了解成功运营所需的最低资源SIA4:
题项与相应概念是否相符。结果显示,KMO值为采用主成份分析法对第一次收集的194个有效样本进
色中抽出时间来参与练习如何应对紧急情况;ANC4:
行因子分析,结合碎石图发现,有3个大于1的特征值。因此,本文共析出3个因子,并进行正交旋转。其中,第三个因子中有一个题项,即“我们的组织已经为危机,期间和之后的重要事项明确定义了优先级”与其它题项区别明显,本文将其删除。
到0.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7以上,0.644%。3个公因子分别对应组织韧性的3个维度,即适应能力、预期能力和情景意识。适应能力包含6个题项,我们的ADC1:组织在危机发生时表现出坚定的接受态度;我ADC2:们的组织能够成功地从过去或现在的项目中吸取教我们的组织能够迅速从一切照旧的模式转变为危机应对模式;我们的组织在危机发生时能快速获得ADC4:应对意外事件所需的资源;我们的组织在危机ADC5:发生时能够建立集体协调机制以确保组织进入全系统响应状态;我们的组织在危机发生时具有随机ADC6:应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预期能力对应5个题训,并确保这些经验教训被贯彻到未来项目中;ADC3:
最终结果如表4所示,3个公因子的因子载荷均达
们的组织能随时调配相关人员弥补关键员工的空缺;
水平。随后,本文对量表进行Cronbach'sα信度检验,结果显示,各维度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均大于0.8,说明本文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
3.3 验证性因子分析
利用第二次收集的1本文使用A63份有效样本,-MOS23.0对提炼出的15个题项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
,标准值为大于0.标准TLI=0.942(9)AGFI=0.828(
),(,值为大于0.标准值为大于0.9NFI=0.9139)PGFI(,标准值为大于0.标准值为=0.6355)PNFI=0.757(,,大于0.标准值为小于0.5)RMR=0.039(08)RM-
22
/χχ模型拟合指标为:=184.109,df=87,df=2.116
(),(),标准值为小于2.标准值为大于0.5CFI=0.9529
第1滕欣宇:组织韧性内涵、维度及测量0期 张秀娥,
·15·
S型具有良好的拟合优度EA=0.077(标准值为小于。
0.08)。该结果显示,本模同时,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见图有潜变量的路径系数均大于1。图1显示,所
最小值为著相关系数0.7(1见表2(均大0,.5,3个变量组合信度的量题项能够很好地5)于0.7)且3个潜变量间存在显反。映由此可见3个潜变,本文量表所包含的测量,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表4 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
测量题项
因子因子1:适应能力1因子2因子3 A(AD AD0.881
0.183
0.150
ADCC)
C120 ADC30..88762
8
00..22031
131
ADDCC45
0.865
4
0.177
4
因子2:预期能力 ADC6
00..88604
0.195
0.9
00..22002
0.200
0..22637
09
A(ANC ANC1)
0 ANC20..11796
4
0.884
0.185
ANNCC34
0.151
0.8104
3
0.217
0.092
因子3:情景意识 ANC5
00..21889
0.82
00..77631
9
00..11281
4
S SIA(1SIA)
0 SIIAA230..01749
0
0.103
0.875749
45
Cronb SachIs'Aα4
0系数
0..21494
0.253
3
0.275
0.4
公因子贡献率
290.9.93506
0%220..8.189196
0.94
0%170..8.780939
62
%
图1 组织韧性测量模型验证性因子分析表5 各变量相关系数与描述性统计结果
平均值
标准差适应能力2预期能力33..67285
8
00.996
13
1
情景意识
0..77203500..44757
**
3.553
1
**
01
注:***表示p<0.001,**表示p<0.01;*
表示p<0.05.4,
6均为双尾检验6
**
1
4 结语
4.1 结论
组织韧性有助于提高组织情景意识,预测组织所处环境的未来变化,并抵御各种风险对组织的干扰,是组织在动荡变化的环境下实现生存与发展的必备能力。因此,加深对组织韧性的理解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应对技术变革、全球竞争等一系列挑战,为增强我国经济韧性与抗风险能力提供指导。本文从预期、防御和适应3个视角对现有组织韧性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只有将3个研究视角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组织韧性内涵,并从动态能力理论出发,提炼出中国情境下组织韧性维度,利用两次独立样本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国情境下组织韧性测量模型包括适应能力、预期能力和情景意识个维度共上具有较高15个测量题项,并且这3个维度在整体架构3的信度与效度,能够较好地解释新兴经济背景下中国企业组织韧性。4.2 理论贡献
尽管组织韧性研究在管理学领域不断完善和发展,但其中大部分仅从某个单独视角讨论组织韧性的概念与特征,研究结论较为分散,而且仅停留在将组织韧性视为一种静态结果的阶段,忽视了其动态属性。本文从预期、防御、适应视角,强调组织韧性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明确了组织韧性概念界定及维度,弥补了现有研究对组织韧性内涵解读的不足。在大量文献归纳和半结构化访谈的基础上,开发组织韧性测量量表。该量表根植于中国情境,且不受限于某个特定行业。通过组织韧性问卷进行样本调研,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证实所开发的组织韧性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可为后续深入分析组织韧性的前因变量,以及组织韧性对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影响提供理论基础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测量工具。4.3 实践启示
随着风险(1
)强化,而企最业大情的景风意险识就是是缺前乏提。面企对业危发机展的始情终景伴意识。企业是否具有情景意识,既关系着其应对环境变化的行动力,也关系着企业成长与创新动力。对此,企业管理者应为员工创造“发声”机会,鼓励企业员工对企业潜在问题进行询问,而不必担心遭遇尴尬或受到
惩罚,这有助于加深员工对企业所处环境的认知和理解,为预测和应对危机提供必要信息助于企业应(。
2
)培养对企不业可预预期见能的力逆是境关,是键。提提高前企作业好预准期备能有力的有效方法。企业应建立完备的危机管理预警系统,运用科学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对企业在生产运营中的变数进行分析,针对可能发生危机的环节设置警报并
·16·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年
制定预案。同时,企业可根据制定的危机管理预警方案进行定期演练,演练内容包括危机处理的心理素质训练、基础知识与能力培训、角色与任务分配等。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强化企业员工的危机管理意识与危机处理能力管理能力旨在为企(3
)增强企业适,还能检验已制定的预警方案是否可行业应提能供力可是行重的点解。决一方方案面。,提。变高革变管革理能力不仅要求企业管理者推翻或绕过以往经验制定灵活的解决方案,强调克服变革阻力,还要求管理者积极承担“变革推动者”的角色,通过引导企业内部加强合作、重新设计组织架构等管理方法,化解变革面临的不利因素。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需要营造可以进行组织韧性实践的学习氛围,鼓励企业成员从亲身经历的意外事件或竞争对手的失败经验中进行学习和反思,并建立知识管理体系将经验保存下来,方便未来遇到相同问题时,及时调出解决方案以应对危机。总之,在企业运行过程中,管理者应培养并灵活运用上述,从而实现企业长期发展。3种能力以增强组织韧性.4 研究局限与展望
作为一项探索性研究,本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组织韧性本身是一种复杂的组织能力,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组织韧性可能存在差异。本文样本主要集中在住宿餐饮业和零售业企业,且企业规模较小,未来研究可对其它行业企业,或大型企业、非盈利组织和公共机构作进一步验证。其次,对于组织韧性的衡量标准存在差异,虽然本文将组织韧性划分为适应能力、预期能力和情景意识3个维度,但还有其它更适合测量组织韧性的维度及题项有待探索。因此,未来可使用案例分析、扎根理论等研究方法进一步挖掘中国情境下的组织韧性特征,完善适用于中国本土的组织韧性量表,以丰富补充组织韧性理论,并为企业管理者培育和提升组织韧性提供指导方法。参考文献:
[1] DUCHEK:[2] Mcep
tualizatiS.[Or]ganizationalresiliencea,c,apab(ili)t:y
-basedcon-traEtYivEeRScAonienD.JceA.QdBauupsatirintneegssrlty
oRe,es1ne9va8ir2rcoh,n2m27e0(n24t0)al13:5j1o5lt1-s[53J1]-37..2Ad.minis-[3] MAtiTHILDEB.Thelegacyofthehighreliabilityorg
aniza-moenntpr,oect[J].JournalofContinencies[4] LtiIoNnN:rE2jeN01silL1,ieU1nE9(ceCK1):foE9rbM-13gandCrisisManage-usiK.
,nesGsRinIFliFgIhTtHofScA.limBaetyeocnhdanag
deap
atna-d[5] 4w朱瑜7e7atherextremes[J].Business&Society
,2010,49(3):-5,1王小霏1.
,孙楠,等复原力研究[J].管理评论.基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视角的组织,[6] SOMERSS.Measuringresilie2n0c1e4,po2te6(nt1ia2):l:a7n8-a9d0ap.
tivefororganizationalcrisisplanning[J].JournalofContisntg
reantceigey
s[7] SanrUdDCDriAsiBsYMaR.naEg
edimtoern't,sc2o0mm09,en1t7(s1)::co1n2s-t2r3uc.tclarity
intheo-[8] 魏江aig
eesmof,
e邬爱其nmtaRneavgie,em彭雪蓉we,2nt01a0nd,.中国战略管35or(g3a)n:i3z4at6i-o理3n[5研7J]..Academyo
fMan-究:情境问题与理论前沿[[9] MAJ].管理世界,2014,():3012167-171.
zatioZ,nalXrIeAsilOienL,ceY[IJN].JN.aTnokwaiarBduasidnyenssamRiecvimeowdeIlntoefronrag
tiani-[10] Kal,2L0E1I8,N9(R3):J246-263.
on-,encetonaturT,alhNaIzCarHOds:LhLoSwRusJ1ef-uT2liHOMAs35t-h4is5cL.
onLcAep
Ft[.JR]e.sEilni--[11] HOvironmentalHazards,2003,5():temsL[LJI]N.AGnCnuSal.RReesviileiewncoefaEncdolostgaybil&itySy
osfteemcoaltoicgsic,al19s7y
3s-,[12] C4(1):1-23.
ReOvUieTwU,[13] BfrreaRsimUlieNewEncoerA2D0kU0L2.,Ho(wr)e:silienceworks[J].HarvardBusiness
oftoM8,0coqummaC5ntHuitnaA46ittiN-5G5S.
E,EGUCHIRT,etal.A
ievsel[yJa
]s.sEesasrtahnqduaeknehaSnp
ceecttrhae,se2i0s1m2ic,[14] K19(A4):Nience:T7aU33sR-7caD5,2leI.
dSeEveRlIo-p
SmAeYntA.[J]M.eJaosuurrnianlgoofrg
Baunsizinateisosn,reEsciol--[15] Lnomics&Finance,2015,4(3):456-472.
argIeNmNeEntNrLesUeEarCcKhE:aMrevK.iewReosfiliinefnlcueinbusinessandman-entialp
ublicationsandaReesveiaercwhs,a2g0e1n7d,a[19J](1.)I:nt[16] L4e-r3n0a.
tionalJournalofManag
ementl[oUJgicTaHlA].JoucraNnpiStaF,lalofdOeArvVg
ealEoYnip
mJenB,t:tAoVwOarLdIOaBzationalBehavior,2m0iJ,etal.Psycho-0cr6o,-i2n7te(r3v)en:tion[17] G39I3T.
387-Tsthips,ElLayLofJfsH,,anCdAMorg
EanRizOatNionK,alrLeIsiMlieS,ncee:taailrl.inReeliantidouns--[18] KhrayLvIirBoersIaploWSn,csieesMAntcoe,SRT2eE0pL0te6m,bA,4e2r(GU311[):IT3J]O0U0.-JN3oI2u9rnA..
alofApp
liedBe-Thebv2iu0es3wt[v(2Jal]u):2.eE-8uc3-rr2oeat9p3eian.
ngJsouuprnplayloc
fhaOip
nernaettiownoarlks:Resadeeacsrricig
htin,cao2lfr01ro0e--,[19] RtahIeCemcHaepTnaNtciE:tRyResfeoA,arrrceLhsiOlaiFnednScTeEDienNvfelluH.oenmcMeaesnntcargeiManatg
inviaitny
t:[uemJr]be.uRle,&ncDeMh,aonw-(g[20] B2):UR1N37A-1R5D1.
pg
nt201444KJ,BHAMRAR.Challeneso(n1a)l:1re7s-i2li5ence[J].Continuity&R
esiliengceRfeovrieorwg
,a2n0i1sa9ti,-1[21] A.
etLaLlI,.GTEeaRmGreM,silieCnEceR:AhSoOwLtIeaCmP,sflTouArNisNhEuNndBeArUM[pressSuI
re
[22] OJ]bR.TOIrZ-gaDnEi-zaMAtionNalDODJy
nAaNmAics,N2,B01A5,N4S4(AL3):P.1T7h6e-184.long
-termbeunsienfietsssopfraocrtigcaensiza[tJio]n.al2016,37(8):1615-1631.StrraetseilgiiecnceMatnharog
ueg
mhenstusJtoaiunranballe,[23] BOINA,MICHELJG,EETENV.Theresilientorg
ani-4
第1滕欣宇:组织韧性内涵、维度及测量0期 张秀娥,
·17·
zation:acriticalaraisal[J].PublicMa[24] L2013,15(3):429-p4p45.
nag
ementReview,ipzIatNioNnEalNrLesUilEieCnKceEtoMclK,imGatReIFanFdITwHeaSthA.erAesxstersesminegso:rg
an-com-Clheaxintg
iees,2a0n1d2,[25] IIIJF1m1e3th(3o-d4ol)o:9gi3c3a-l947pa.thway
s[J].ClimaticentorgaH,nizaOtiRoRnsJ[JE]..AEsmsepslsoiynmgeb
nethaRveiloartsiotnhsatTcordeaay
te,r1e9s9il7i-,[26] L24(4):29-39.
atlI.MNThIeOrSesiElieAncM,earcMAhitZecZtAurReOfLraT,mewGorHkA:DfOouUrANIA,et
org
aniza-2i0o1n4al,[27] GILBE3aR2rc(hT1e)ty:C,1p0e4s[-11J]6.
.EuropeanManagementJournal,resilience[J].HEaYrvRaIrNdGBuM,sineFssOSRTevEieRwR,2N.01T2w,9o0r(o1u2t)es:6t5o
-[28] R73.
diEveIrNMOsityaEnLdLrEeRsiliP,encBeA[AJR].DWMIITJKSlNoaV.nTMhaenalig
nekmbeenttween
[29] KviecoAw,():Re-ncNepT20tU0uaR5,liD4,6nteIgrS4aEtiR6vI1e--S6frA5aY.
meA.:woOrkrg
[aJn]iz.aJtoiuornnaallreosfilimeancneaea-[30] HmeAntME&LOGrg
,anization,2012,18(6):762-773.g
[]HarvardBusinVesAsLIRKevAieNwG,A2S003L,.T1 S81he(9q)u:e5s2t-6fo3rresilienceJ.
[UMT]C.SLaInFFFrEanKcisM,co:V[32] tWheEICKKE.ThecolBOlaerGUSTJ.Org,anizing
.
[3]forResiliencesreetto-fKsoeenhsleemra2003.
:MannGulchdisasterp[J].AdministraktiinvgeiSncioerng
caeniQzautairotnesr-[33] Wly
,aalI.L19eOL9mrI3,egnaAM38(tniaznaS4):tdiTornA62,8-G65R2U.BERDA,SUT:CLIFFEKM,et
easlilireenscpeonrseesetaorcahdvsetrrsityfusi]ngc
risisman-[34] 李Mga平nag
ementAnnals,2017,11(2):7e3a3m-7s[69J..Academyo
f[35] BJ..VUCA条件下的组织韧性:
分析框架与实践启示[]清华管理评论,():2020,10672-83.
iTnUrgRanoNsrAagcaRtinoiDnzatK,oinonBaElHngrAMienseielRireAinncgeR,:TMafnoSauIg
rNOemcoPennOtfiU,g
uLrO0a1tSi8oC,n6s.B[u5(Jild]-3).:[36] T35asnI1dE-3R62.
2coNmEmYunKityJ.rCeosinlcieenptcuea:lizliensgsoannsdmeasuringorg
anizational,fromtheemergencyr
e-[37] HtrpaoIdnNeseDcefPnoltl,Feorw[iRORn]gST.tDhieMsaS,sRteep
OrteWRmebLsEeearYrc1Sh1.TC2ehn0et0re1er,atsili2te0acn0kc3e.
ontheworldauditanp1s9y9c6h,ol1o1gi(c7al):contract[J].JournalofManagerialPsycholdogthy
e,[38] MALLAKL1.P8-u2tt9in.
ranizationalresilienceto[]9 Industrial[3]Manag
emgenot,g
1998,40(6):8-13.workJ.[MDC].MANeNwUZSeaSla.nOdr,g
Cahnirzisatticohnuarlchre:sUilineivnecresiitnyNo
fewZealandCanterbu-[40] Lry
,mEeaE20suA08reV.,andVcAoRmGpaOreJ,orSg
EanVizIaLtiLoEns'Er.eDseilvieelnocpein[Jg]a.Nt
oatolurtaol[41] RHaIzCarHdTsNREevRiehowthecapacAw,,2ityL0foO13,rFrSeT14(siEliN1):encH.29-einM4fa1lun.
eangicnesgi
cnret:autirvbituylen[
Jce].[42] PR&DpalETTsysechIMaiTannrTag
esJe,milieCenRnt,ceO2:X0ssmenttool[J].dT14,JeovOuerlN44():noKapmeL2,137-151.ntFaInKdSiElofBusinesmLsp
leJm.Eennstautriionngosfu,ap
-n([43] C1):46-76.
Log
istics2013,34snilHOWDaiemnicce:cacHUaobnicRlietpYtuMahliezMoartiH,onJaQ]nU.dAInstcDearlDneUatdSieovM.eloSpumpepnltyuc
shianigndrey
--[44] TctionEpconomyicts20y[
du,17,188:185-204n.
alJournalofPro-anEdECstEraDteJ,gicPImSaAnNaO3gemG,enStHU[JE]NA.Dynamiccap
abilities,3.
.StrategicManag
ement[45] S1997,18(7):509-5tiTonEsP[DHE].NNSeOwNZeAalaV.n,BCehnrcishtmchaurrkcinhg:tUhneivreerssiiltieynocfeCofanotreg
rabnuirsy
a-,[46] 2苏敬勤010.
,刘畅外国经济与管理.中国企业外部情境架构构建与研究述评[],[47] 蔡莉,单标安理世界,.中国情境下2016,38(3):的创3-1J.
业8研.究:回顾与展望[]管():J.[48] BoURNA2R0D13,K2,9BH12AM1R6A0-R16.9Or.
g
anisationalresilience:devel-[pJm].eInntteorfnaatcioonnaclepJtouuarlnfarlamofewPorrokdufcotrioonrgaRneisseaatirocnha,lr2e0s1p
1on,s():4e9
s[49] MA18workD5N5foI81rA-55resM99,ilieJ.
ncAeCeKnSgiOneNerSin.gT[oJw]a.rSdy
sstaemcosnJcoeup
rtnuaall,fr2a0m09e-,[50] 3(单标安2):18,
1蔡莉-191,.
鲁喜凤,等.创业学习的内涵、维度及其测量[[51] 张秀娥J].科学学研究,,赵敏慧.创业成功2014,32(1的2):内1涵86、7维-1度87及5.其测量[]科学学研究,():J.
[52] E2018,363474-483.
leaaDnrinMOzianNtgioinnDSSocrONigeannciAeza,tC2io.0nT0sh:e2,al[53] Kg
13gorcalandvarieg
atedna[tu]reof(o2u)p:-1l2e8v-e1l4p6er.sp
ectiveJ.Or-eNnEeceNDwaYfRtoeArrJktchieM,t'wsoWArelmdCetrrHaTedneENcceDntOeRerFratdiiosT.nasstEelrem:ernetcsonosftirteustiilni-g
[54] tMAers,S2Y0S10,AJ27y(.A1):s3st7e-5gm3ic.
yopcentre[J].Disas-ngeesns:,Ganeramnaalny
ysi[Js]ofy.Dtihse200p2ermsip
de-catiirvecololfisisoitnuaotvieornuabweralrien--[55] I刘镜ntern,
a赵晓康tionalJ,o马ur书na玲l,a,2s等0t0er.5,Pr我1e国4v(e知4n)ti:o识5n型48员-&5工57Ma创.
nag
ementan新能力感知的多维度量表开发[150.
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36(9):143-[56] ANDERSONNR,WESTMA.Measurinlimategmraotuepiinnvneonvtoatrio[n:J].Jdoeuvrelnoap
lmofenOtranandizvaatliiodnaatiglonc
ofthefto,eramwoc,lrik-(3):235-258y.
g
Behavior199819(责任编辑:张 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